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是千岛湖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虽具独特风韵,但生物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功能脆弱,面临松毛虫和松材线虫的致命威胁;森林景观的单一性也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快速改善其森林结构七与功能迫在眉睫;文中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变千岛湖森林结构与功能的相应对策,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森林分类经营和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是3个先决条件,而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运用人为有利干扰则是其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如何快速改善千岛湖的森林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调研结果,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改变千岛湖森林结构与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森林分类经营和加大封山林力度是三个先决条件,而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运用人为有利干扰则是其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区新型多功能景观游憩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旅游资源的功能特点和价值评价出发,对千岛湖森林资源和旅游开发背景进行分析,指出森林旅游业是千岛湖和淳安县的主导产业,是林业的新经济增长点,提出了千岛湖新型多功能景观游憩林建设的3大模式,通过5个试建实例作进一步验证,并指出其发展前景和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森林氧吧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千岛湖森林氧吧个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氧吧是人们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森林浴是沉浸在森林空气中进行的一种养生活动,主要是通过人的肺部吸收森林中散发出来的植物精气和含量较高的空气负离子,刺激植物神经,改善身体状态,促进身心健康。通过对千岛湖森林氧吧森林环境、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千岛湖森林氧吧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森林旅游的关系,结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分析千岛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利弊,研讨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千岛湖森林生态环境现状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徐高福 《防护林科技》2007,(1):53-54,57
根据千岛湖森林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经验和森林资源特点提出了“营造和谐森林”的新理念,通过科学经营,改善千岛湖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现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与多色彩,突显森林多种效能,努力建设生态经济混交型森林生态与产业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森林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千岛湖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特色,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千岛湖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成为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领域的新兴追求。基于森林景观美景度与森林游憩功能相结合理念的风景游憩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旅游的根基。本着结构优化、健康活力、景观美丽、功能完善、效益全面的原则,保育、改造、提升森林景观是当下风景游憩林的核心任务。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岛屿风光,构建了最稳定的"山上、陆地、湖区"立体式综合保护体系,提出了加强千岛湖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沿湖湿地保护,强化森林生态修复与彩化建设,实施生物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保护,以地域景区化理念建设生态型城乡体系,旨在将千岛湖建设成为风景游憩林可持续经营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季相景观单调,森林稳定性低,观赏性欠佳等问题,提出了“恢复建立稳定的地带性、物种多样性森林类型和采取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森林演替,减少纯林,建立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物群少,提高森林结构质量”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大面积马尾松、杉木纯林林相调控改造的建议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千岛湖生态文化与森林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森林旅游的关系,结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分析千岛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研讨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千岛湖的建设者通过50年的不懈努力,建章立制,分类经营,创新工作,以渔护水,打造了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提供了佐证。针对千岛湖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困难,建议大力推进千岛湖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布点成网的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加强千岛湖山水资源保护,加大生态产业建设步伐,同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相似文献   

13.
探讨美、生态、生态美、生态美学、森林生态美内涵,以及生态美学在中国古代生态美学、国外生态思潮与生态美学思想、生态美学实证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以浙江千岛湖为例,研究现代生态美学在森林经营中应用。千岛湖以森林生态为指导,大力恢复植被,以生态美学为目标,调整林分结构,从单纯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进而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林相改造及其森林生态修复,为当下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深绿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成为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森林经营实践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千岛湖城镇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千岛湖城镇森林生态经营理念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联合提出按照“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要求建设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以浙江千岛湖龙川湾为例,分析其森林资源、地理区位、产业链、发展规模、社会合作、管理保障、三大效益等方面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优势,整合提升游憩观赏、研学文化、垂钓休闲、扶犁耕地、康养保健、疗养康复、健身拓展区域空间布局与发展举措,从康养体验、休闲体验、运动健身等方面增强千岛湖龙川湾森林康养基地功能,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千岛湖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鸟类6 435只,86种,隶属13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属古北界的有36种(占41.9%),东洋界39种(占45.3%),广布种11种(占12.8%).从居留类型看,千岛湖的迁徙鸟较多(46种),留鸟较少(40种),各占总数的53.5%和46.5%.千岛湖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其中,水鸟有28种,林鸟58种,各占32.6%和67.4%.千岛湖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在10月,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因此,千岛湖鸟类多样性状况以10月(即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最好,说明千岛湖是候鸟迁移途中的-个重要驿站.千岛湖全部鸟类物种平均密度为20.785只/km~2,秋季最高,达到43.40只/km~2,种数达到69种;春季最低,仅有9.30只/km~2,种数为37种.而且,优势种有5种,占总鸟类物种的5.8%;常见种有17种,占19.8%;少见种有36种,占41.9%;罕见种有28种,占32.5%.说明千岛湖鸟类中,有生存危险的物种百分比较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木荷防火林带群落及其不同立地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千岛湖地区不同林龄和立地条件的木荷防火林带的群落与生长特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木荷防火林带林分年龄的增加,易燃的蕨类逐渐减少,低矮耐阴的小草本和灌木树种甚至目的树种渐渐增多,但防火林带依然是单层优势群落,群落垂直结构较差;不同的立地类型对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生长影响较大,随着土层厚度降低、坡度加大、土壤石砾含量增加,防火林带各树种的高生长和径生长减少;木荷速生期出现在5~10年生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4 m3.hm-2以上;木荷树冠高大,叶子浓密、革质、含水率高达69%。木荷适宜在千岛湖区生长,可用于营造防火与用材两用林。  相似文献   

18.
竹子在千岛湖林相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竹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的多功能多效益常绿植物,本文介绍竹子景观、文化、生态、经济效益等功能在千岛湖林相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竹子——千岛湖旅游的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竹子在千岛湖旅游中的作用,提出了竹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