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1NA’转育成的白菜核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 根据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转育方案, 向白菜可育品系‘青梗奶油白菜’中转育核不育基因, 经过3年5个世代杂交转育, 获得了新的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2.
芥菜及其原始亲本种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南奎  陈世儒 《园艺学报》1990,17(4):293-298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不同类型品种和其原始亲本种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黑芥(Brassi-ca nigra Kock)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的表现,分析了芥菜的起源与白菜、黑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芥菜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表现与白菜、黑芥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具有较强的同源性。作者初步认为菜用芥菜的原始亲本种很可能是起源于中国的野生型黑芥(伊犁油菜)和白菜。 芥菜不同类型品种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特别是APS—Ⅰ和APS—Ⅱ两个酶区,品种间差异明显。APS—Ⅰ比APS─Ⅱ表现更加稳定,APS—Ⅰ可做为标记酶区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加以利用。不同类型白菜的酶谱表现差异较小。供试大白菜(B.campestris L.ssp.pekinesis(Lour)Olsson)品种间酶谱表现完全一致,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的酶谱表现与大白菜的谱带基本一致,仅小白菜(B.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的酶谱表现与大白菜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大白菜,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绿叶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大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圆头型、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类型。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都是优良品种。大白菜的营  相似文献   

4.
以叠抱类型和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对中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和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进行表达量分析,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其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研究了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后继研究四倍体大白菜不同叶球类型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Bra018800和Bra018750基因分别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和莲座期表达量达到最高,比舒心类型同时期表达量高2.56~2.80倍和5.18~6.59倍。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2种激素在叠抱和舒心四倍体大白菜2类材料中表现为差异显著。其中ABA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含量达最高,比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同一时期的含量高2.05~2.12倍,与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莲座期IAA含量显著高于舒心类型同时期的2.58~2.60倍,与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综上所述,Bra018750和Bra0188002个基因调控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合成,分别在四倍体大白菜包心期和莲座期对叶球类型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于白菜和大白菜品种鉴定的EST-SSR复合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丽  郑晓鹰 《园艺学报》2009,36(11):1627-1634
 为了有效和全面鉴定白菜和大白菜品种, 研制了由3个引物对组成的6套EST-SSR复合标记 组合, 并形成了多重SSR的最佳实用试验条件。经由这6套标记组合完全鉴别了43个白菜和大白菜品种差异的检测, 并在3个大白菜杂交种个体之间的表现一致, 比较了单引物标记与复合标记的鉴定效率, 验证了这套技术和组合可以表达白菜和大白菜品种间多态性、品种内一致性及稳定性和重复性, 确认其可以高效准确和全面地鉴别白菜和大白菜品种的真实性和杂交种纯度。  相似文献   

6.
芸薹属农作物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白菜、芥菜和甘蓝型油菜同为芸薹属重要农作物,属于不同的种。沈阳农业大学冯辉等首先发现了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提出了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通过有性杂交,将该不育基因转入多种生态型的大白菜和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关于大白菜细胞质和核基因雄性不育类型及应用、雄性不育假说作了综述.同时介绍了相应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蔬菜》1985,(3)
贩白菜和窖白菜都是大白菜,是商业部门根据大白菜的耐贮性不同,采用的两种名称。大白菜一般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中、晚三种类型。贩白菜属早熟品种的白口菜,其特点是叶大,白嫩,包头,实心,水分大,抗寒不抗热,不耐贮藏,收获后需及时上市出售,故有“贩白菜”之称。每年中秋节前后陆续上市,对调剂淡季蔬菜供应起着一定的作用。主要品种有包头白、拧心白、翻心白、小白口等。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球色的大白菜为试材,测定收获期大白菜的内、外叶的叶柄、软叶的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桔红心白菜和深绿色、淡黄心的直筒类型大白菜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绿色、白心大白菜;VC含量分布总趋势是内叶高于外叶、软叶高于叶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布总趋势是内叶高于外叶。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白菜栽培面积仍居各种蔬菜之首,在蔬菜业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进步及运输业的发展,大白菜已实现周年供应。栽培和消费模式由过去的大型球发展为大球、苗用白菜、娃娃菜、和小型白菜并存。研究方面要适应专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注意选育出口专用和高水平商品菜生产基地专用品种,要注重育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记载,并测定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在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中,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有:‘强春大白菜’、‘强春2号大白菜’、‘夏菊黄芯白菜’、‘抗热快白菜’。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11,(4):40-40
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外,还含丰富的维生素等,有"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用于坏血病、牙龈出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维生  相似文献   

13.
白菜类软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脱帮等,与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合称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软腐病在全国均有发生,尤以南方发生较重,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期很长。在田间、贮运期以至市场上都能引起腐烂,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1):59-60
大白菜是我国广大地区民众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蔬菜,河南省浚县小河白菜以其独特的品质而久负盛名,2018年浚县小河白菜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为了挖掘浚县小河白菜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使民众吃上优质安全的大白菜,笔者介绍了浚县小河白菜品质特色,品质与产地环境的关系,以及与其质量控制相关的产地选择、环境保护、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建立等技术,以期为当地大白菜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白菜种类多样,包括白菜类(普通白菜、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等)和大白菜类(结球大白菜、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等)。由链格孢属(Alternairia)真菌引起的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肖长坤等,2003),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十字花科黑斑病最早于1836年报道,1934年开始有白菜黑斑病的记载。黑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除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侵染茄科、百合科、葫芦科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原产中国,古代称为“黄芽菜”,其栽培历史远晚于芜菁及白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的总结大白菜采种技术和交流经验,黑龙江省园艺学会与哈尔滨市农学会于1964年8月18-23日举行了第二次大白菜采种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各方面的代表34名。收到论文12篇。 有关采种方面的论文11篇,其中《黑龙江省牛心白菜采种技术考察报告》一文,以充分的调查数据论述了黑龙江省牛心白菜种子来源、采种历史、品种类型及选留母株、适期定植、严格隔离、施肥、灌水和防治病虫害的基本经验,同时指出了该省大白菜采种存在的问题。在《影响大白菜种子产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影响大白菜种子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母株定植后烂葫芦头和空秕荚等问题。目前在大母株采种田里因烂葫芦头造成缺株的占28.5-63.6%,全株空秕荚占6-11%。因此,如何提高母株成活率和保证正常结荚,增产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将快繁技术应用于大白菜的品种选育,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大白菜的快繁技术1.1 试验材料“白菜一号”(杂种一代)与“白菜二号”(雄性不育),均由本所大白菜课题组提供。1.2 试验方法在接种室内用0.1%升汞将种子消毒10分钟,再用  相似文献   

19.
王爱杰  章云  刘洋  冯辉 《中国蔬菜》2012,1(4):62-66
以3个耐抽薹大白菜和3个普通白菜(小白菜)一代杂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阿拉伯半乳聚糖(AG)和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对大白菜和普通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其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AG、10 mg?L-1AGPs或10 mg?L-1 AG+10 mg?L-1 AGPs,可以促进大白菜和普通白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及直接成苗。  相似文献   

20.
鲁运江 《蔬菜》2010,(3):30-32
<正>大白菜古代称之为"菘",起源于我国,原始大白菜是不结球的散叶类型,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与培育,才形成了今天的结球状态,所以又叫"结球白菜"。20世纪80年代一般北方种植面积较大,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菜篮子工程"产业的兴起,现今大白菜产业已成为嘉鱼县"四大"大宗蔬菜产业(大白菜、甘蓝、南瓜、冬瓜)的亮点之一,沿长江百里走廊,进入秋冬季节,大白菜、甘蓝两类姊妹大宗菜平分秋色,全县大白菜年生产面积6667hm2(10万亩),产值1.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