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4个草莓品种抗白粉病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粉病是草莓最常见的一种病害 ,常侵害草莓的叶片、果实 ,严重时也侵染叶柄、果柄、花萼和花瓣 ,造成减产和大面积死苗 ,在一些草莓主产区 ,白粉病已成为草莓发展的限制因素。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品种的抗病性有直接的关系。本调查以生产中推广的丰香、弗吉尼亚和四季草莓赛娃、美德莱特 4个草莓品种为重点 ,对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发病时期、感病程度等进行了观察与记载 ,为生产上选用抗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草莓品种抗白粉病调查在泰山植物组培中心试验地进行。试验用丰香、弗吉尼亚和四季草莓赛娃、美德莱特 4个草莓品种于 2 …  相似文献   

2.
正灰霉病是大棚栽培草莓的重要病害,其主要侵染果实、花柄和叶柄,以果实为重,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如何正确防治大棚草莓灰霉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邹志荣为广大农户进行科学指导。1病因及症状草莓灰霉病的病原真菌通过风雨、农事操作等传播,室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该病于草莓开花后,在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果实上均可发生,最严重的是果实发病。叶上发病时,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湿  相似文献   

3.
<正>草莓灰霉病(Strawberry Gray Mould)是南方草莓产区为害严重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露地栽培及半促成栽培均发生严重,大棚內在不注意湿度管理时,也容易严重发生。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1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特征草莓灰霉病的发病部位在果实上,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  相似文献   

4.
<正>1997年我县首次试种保护地草莓成功后,至2008年发展到66.67hm2。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保护地大棚的周年使用,草莓的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草莓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在我县发生最重,危害最大,成为主要病害,一般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现将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5.
 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地采集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组织上分离鉴定获得23个灰葡萄孢菌株, 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 分别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力。结果初步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接种草莓果实和叶片后均引起发病, 但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 并在不同草莓品种上表现也有差异, 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按照在草莓果实和叶片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致病力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 来自草莓和番茄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强, 来自辣椒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弱, 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 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草莓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夏末秋初始发,发病高峰正值草莓花芽分化期,对翌年产量有较大影响.为了解不同品种的发病差异,筛选出抗性品种,1999年9月在本所对10个品种的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草莓白粉病(Spharotheca aphanis)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和果实。近年来在我省保护地栽培草莓上发病偏重,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3月在建德下涯保护地(大棚)草莓上进行了0.28%农丰灵水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安全性的试验示范。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长安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促成草莓生产区,且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近年草莓育苗产业也在当地逐渐兴起。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苗圃生产的草莓苗成活率不高,不仅给育苗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给草莓种植户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损失。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苗携带炭疽病菌,导致草莓在定植初期易发病,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笔者根据长安地区草莓育苗实践,将草莓炭疽病发病规律和防控技术作如下总结。1发生规律草莓炭疽病是由草莓胶孢炭疽病菌引起的。该  相似文献   

9.
当棚室草莓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同时也将进入病虫害高发季节.受天气及连作障碍影响.草莓白粉病发病时间提前.发病程度加重.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食用安全。种植户要加强草莓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灰霉病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上的首要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草莓扣棚以后,导致草莓产区灰霉病发生整体情况偏重。棚室草莓发生灰霉病,病菌可以危害花器、果实、茎、叶柄和叶片,应提早加以预防。1发病规律草莓灰霉病多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从植株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引起发病,蔓延到其它部位,草莓植株下部的老叶、枯叶、散落的花瓣等都会成为侵入  相似文献   

11.
黄富琴  洪建源 《中国果树》1989,(2):40-40,29
<正> 关于草莓病毒病的研究,欧美早于20年代就引起重视,先后发现有20多种病毒侵染草莓。日本从1953年开始把它作为草莓的重要病害,目前已报道的病毒病主要有6种,即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和性黄边病毒(SMYEV)、草莓皱缩病毒(SCr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烟草坏死病毒(TNV)。近几年,我国的草莓病毒病虽已开始研究,但因其多具有潜伏侵染特性,尽管植株已被病毒侵染,却不能很快表现症状。因此对草莓生产上的病毒种类和发病情况尚不甚清楚,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亦较少。我们采用草莓病毒指示植物鉴定的方法,检测了田间3个草莓品种植株的病毒种类和发病情况,以引起生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7天,25%己唑醇SC7500倍液及25%乙嘧酚SC800倍液这两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8%、77.2%。  相似文献   

13.
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设施栽培时更易发病。该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1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  相似文献   

14.
草莓根腐病拥有发病广、为害重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莓的种植,尤其是重茬连作更为严重.草莓根腐病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褐色并伴随叶片卷缩、萎蔫亦或枯死的现象,大范围传播会导致草莓大面积死亡乃至颗粒无收.基于此,阐述了草莓根腐病的分类、病原和病症,及其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旨在为草莓的实际生产和根腐病防治提供参...  相似文献   

15.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1发病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叶、花、果梗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菌逐渐蔓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和花蕾受侵害后,花萼萎蔫,授粉不良,幼果被菌丝包裹,不能正常膨…  相似文献   

16.
2004-2008年在福建省宁德市、广东省深圳市对草莓主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东南沿海草莓枯萎病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普遍发病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经过多年采取农业和药剂防治,结果表明:在栽培上选用抗病品种,应用组培脱毒苗,实行水旱轮作,发病前,使用25g/L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0倍液喷淋基茎部,预防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及症状,通过掌握其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施肥等管理技术,以及药剂防治措施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年桥 《长江蔬菜》2013,(20):43-45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繁殖系数、移栽成活率、病虫害及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红颊草莓炭疽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其中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避雨栽培方式在平原及高山地区具有管理方便、预防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适宜继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在30%~50%。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危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危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观光采摘园的快速发展,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草莓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影响了草莓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草莓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供生产参考和同行交流。1灰霉病1.1发病症状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发病快,危害重,常导致烂果造成减产。叶片染病时,在叶缘出现"V"形病斑,背面有白色绒毛。花器染病时,先由花萼逐步延伸到子房及幼果,最终导致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