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珊  焦李  郭晟  刘石明  杨琳  肖波  胡智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02-14904,14932
[目的]研究两种生物质原料蓝藻与松木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方法]利用流化床冷态试验装置,采用降速法,对蓝藻与松木的流化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布风板开孔率、物料粒径、石英砂粒径和石英砂质量比等因素对蓝藻和松木流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蓝藻和松木流化质量最佳的试验条件组合分别为开孔率为2.597%、蓝藻粒径0.20~0.45 mm、石英砂粒径0.20~0.45mm、石英砂质量比80%;开孔率为3.393%、松木粒径0.20 mm、石英砂粒径0.20~0.45 mm、石英砂质量比60%。[结论]该研究为不同种类生物质原料在流化床中热解液化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物质裂解液化制生物燃油技术,提出一种内锥式流化床反应器,建立内锥式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以锥角和静床高为实验变量进行流化性能实验,探寻流化风速、锥角和静床高对流化床流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内锥式流化床与普通圆柱型流化床在流化性能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流化过程中颗粒粒径、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颗粒的配比等参数对流化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实现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数值模拟作铺垫。[方法]在内胆式双热型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中,通过流态化实验,研究不同的生物质粒径、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颗粒的不同配比等参数对颗粒流化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对于同种颗粒,随着粒径的增加,临界流化速度增大,床层压降随着气速的增加也逐渐增大;对于粒径相同的不同种类颗粒,临界流化速度随颗粒堆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颗粒混合比的增加,临界流化速度几乎都降低。[结论]选取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颗粒的配比为2∶3时,流化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红松、白松、落叶松、楸木的木屑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系统进行快速热裂解试验.在对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主要工况参数进行全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中反应温度、原料颗粒粒径、给料速率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500℃,给料速率为20 kg/h,生物油的最高产率达63.8%.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的燃烧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大量的生物质秸秆更需要合理的利用,而对于生物质秸秆燃烧锅炉,目前研究则不多。通过一系列秸秆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从秸秆颗粒度、密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研究了对其燃烧工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大小影响秸秆挥发分的析出以及传热过程,密度大小影响到原料的循环以及传热系数,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到秸秆的辐射换热。与煤相比,秸秆有其自身的特点,故生物质秸秆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到秸秆的具体特性,流化床炉膛燃烧温度控制在800 ̄90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的燃烧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大量的生物质秸秆更需要合理的利用,而对于生物质秸秆燃烧锅炉,目前研究则不多。通过一系列秸秆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从秸秆颗粒度、密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研究了对其燃烧工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大小影响秸秆挥发分的析出以及传热过程,密度大小影响到原料的循环以及传热系数,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到秸秆的辐射换热。与煤相比,秸秆有其自身的特点,故生物质秸秆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到秸秆的具体特性,流化床炉膛燃烧温度控制在800 ̄90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7.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IC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启动特性以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逐渐加大进水流量和COD浓度来提高有机负荷的情况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反应器污泥床区逐渐充满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到启动完成时经历了60d左右的时间;启动完成后污泥床区中粒径大于1mm的颗粒污泥量约占81.3%,且污泥床区下部的颗粒污泥粒径均大于上部的颗粒污泥粒径;在进水有机负荷率达到20.6kgCOD·m-3·d-1,HRT不低于12h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反应器对N、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T-N和T-P去除率约为20.8%和34.6%。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机废水或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氢气可以同时达到除废和产能的双重目的,是近年来生物质能的研究热点。产氢反应器的类型会影响反应器内产氢菌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微生物与底物之间的传质作用,进而影响产氢系统的稳定性和产氢效果。对厌氧产氢悬浮细胞系统和固定化细胞系统(颗粒污泥、生物膜、微生物包埋体)保留生物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厌氧序批反应器(AS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填充床、厌氧流化床(AFBR)以及复合生物反应器等不同反应器类型对厌氧产氢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展望,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了生物质燃料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的影响,并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更好适麻生物质燃料的一些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质热裂解技术中,介质作为流化床中生物质反应的载体,其流态化特性的好坏是制取高品质生物油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分别对石英砂、陶瓷球、高铝矾土3种常用介质进行不同粒径条件下的冷态流化特性试验,比较分析得出,粒径越大介质流化越缓慢,其临界流化速度越大;流态化特性最佳的介质是0.45 ~0.60 mm粒径的石英砂,通过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该介质进行流态化模拟,证实其流化效果符合BL-SCFB-4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潜力。在中国现代生物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利用比例整体上不超过25%,即使部分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地区亦不能超过35%;生物质产业发展应该兼顾生物质原料需要与传统利用方式需要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满足作物主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利用新鲜的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以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不同温度和物料起始pH对沼气生产进程和产气量的影响。[结果]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均可产生沼气,沼气产量随碳氮比成正相关。发酵物料的初始pH对沼气产生菌的影响十分敏感。调整温度和发酵物料起始pH值对产气周期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变产气进程和总产气量。[结论]该研究为动物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打瓜籽,葵花籽,以及杏仁与杏壳等扁平类农业物料在流化床试验台架上进行的分级与分离试验,分析研究了影响流化床分级与分离效果的各个性能参数,并对流化床是按物料密度进行分级与分离的论点提出了看法。文中同时提出了增强扁平类农业物料流化床分级与分离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秸秆粗饲料加工机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一种较好的粗饲料资源,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如何充分利用秸秆进行粗饲料的生产,对于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及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秸秆加工机械的发展有利于秸秆资源饲料化的利用,笔者对秸秆粗饲料加工机械进行了设计研究,重点对该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切碎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ANSYS对部分工作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模态分析,测试其稳定性及强度,确定机械工作性能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作为加工物料,通过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秸秆切碎性能的试验分析可知,该机设计合理、可靠,加工出的物料能较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臭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操作方便和运行能耗低的多相流反应器.为找到臭氧流化床反应器在水处理中能更好发挥其优势的参数,首先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搭建了气流内循环式反应器的研究模型,并将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数值模拟很好地给出了臭氧流化床的内部流体流态特征.再基于数值模拟,对该臭氧流化床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高径比、底部斜板角度、臭氧输入速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径比3、底部斜板角度为45°、臭氧输入速度为0.05 m/s时,臭氧流化床模型最能体现出其优秀的水处理能力和高效的经济效益,使污水处理技术更加高效和环保.通过创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这种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找到使臭氧流化床反应器发挥出其较好的处理能力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质秸秆灰渣中的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具有重要作用,开展生物质秸秆气化灰渣基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的研究。试验以生物质秸秆气化灰渣为原料,废硫酸量、蒸馏水量、堆置时间和不同生物质秸秆气化灰渣为影响因素,研究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硫酸量60%(以40 g生物质秸秆气化灰渣为标准),蒸馏水量为总质量的80%,油菜秸秆气化灰渣,堆制时间30 d。将该条件下制备的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均匀撒入含水率≥45%的土壤中养护30 d,测得土壤中粒径≥2 mm(指2 mm粒径3 mm、3 mm粒径5 mm、粒径5 mm团聚体含量的总和)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为59.7%,粒径0.25 mm水稳定性微团聚体含量为41.4%,与未加入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的土壤相比,粒径≥2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了40.9%,粒径0.25 mm水稳定性微团聚体含量下降了10.9%。这说明多元素农作物复合肥有效地起到改良土壤、废弃资源再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黑龙江省安达县拟新建一座生物质电厂,电厂建设规模为2×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配备2×12MW抽凝式汽轮机、2×15MW发电机组。安达市农业资源丰富,当地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本工程采用生物质(秸秆和牛粪)发电,不仅是我国能源利用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能源出路的有效途径之一。二、生物质资源量与利用现状1、资源总量本工程为一座生物质电厂,由于燃料资源的有限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大豆发酵食品)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会产生温度梯度,且气体组分不均匀,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使物料均匀发酵,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450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2株根霉为发酵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必须考虑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既可移动又可用于固定场所加工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技术方案,并就主要关键设备多物料一次粉碎机、生物质颗粒燃料平模成型机和加工机组的集成技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的性能好否,直接与生物质原料的压缩特性如压缩力、压缩密度、压缩量,一次粉碎的粒度,成型燃料的密度、生产率、能耗,关键部件平模的长径比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秸秆粗饲料加工机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一种较好的粗饲料资源,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如何充分利用秸秆进行粗饲料的生产,对于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及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秸秆加工机械的发展有利于秸秆资源饲料化的利用.笔者对秸秆粗饲料加工机械进行了设计研究,莺点对该机的关键工作部件一切碎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ANSYS对部分工作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模态分析,测试其稳定性及强度,确定机械工作性能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作为加工物料,通过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秸秆切碎性能的试验分析可知,该机设计合理、可靠,加工出的物料能较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