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皮下注射是鸡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在养鸡生产中,皮下注射多选择在鸡颈背部,但对中大鸡,实施颈部皮下注射.不仅操作困难,鸡的应激反应也大,笔者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鸡翅内侧羽膜下注射法,对鸡进行多种疫苗的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2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在实际生产中较常用。  相似文献   

3.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2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陕,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禽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家禽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中,应激因素可引起温和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通过新城疫Ⅰ系疫苗双倍量肌肉注射和油剂灭活苗1.5倍量颈皮下注射以及大群鸡用卡那素饮水,病鸡用卡那霉素每天注射一次连用3天,并及时消毒,减少应因素,可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养鸡场常用的免疫方法主要有两种:注射和刺种.注射又分为皮下注射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产生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刺种免疫的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并能快速产生免疫力;缺点是耗费劳力较多,对鸡群应激较大,且适用的疫苗种类有限.  相似文献   

8.
灭活苗在生产中常用来刺激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抗体水平。灭活苗在使用时,常选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式。皮下注射一般选择颈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常选用胸、大腿或翼。这两种注射方式常引起较大的组织反应。灭活苗通常为轻型矿物油乳剂水化抗原,氢氧化铝乳剂水化抗原。氢氧化铝灭活苗一般没有油乳剂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但组织反应轻。油乳剂型病毒疫苗引起的组织反应比细菌型疫苗轻。一般来说,皮下注射比肌肉注射反应小,因此,一般油乳剂疫苗特别是细菌型疫苗都是应作皮下注射,而注射点越来越趋向以种鸡或后备母鸡的腹股沟部皮…  相似文献   

9.
将128只10日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每只免疫1PD50的新城疫LaSota疫苗;同时Ⅰ~Ⅵ组鸡分别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L-1β、rFPV-IL-2或cMGF,而Ⅶ组和Ⅷ组鸡分别皮下注射鸡痘病毒wt-FPV和PBS作为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重组鸡痘病毒表达的IL-1β、IL-2或cMGF可以消除鸡痘病毒在免疫后第7d对雏鸡体重增长的影响;一定剂量的IL-1β和IL-2可使鸡脾中CD4^+T细胞在免疫后第7d和CD8^+T细胞在免疫后第14d的总体水平提高;免疫第21d新城疫F48E8强毒攻毒后,一定剂量的IL-1β和IL-2能提高免疫保护率,而cMGF却无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表达的IL-1β和IL-2在一定剂量下可增强新城疫LaSot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言 《北方牧业》2004,(10):11-11
<正> 在目前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当前饲养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产蛋期注射油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注射方法可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又分为颈部皮下和腹股沟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又可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等。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以颈部皮下注射效果最好。1.颈部皮下注射:一人抓定鸡,另一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后1/3处(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用7-9号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的角度注射  相似文献   

11.
对罗斯鸡和SPF来航鸡用鸡毒支原体强毒攻击时,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血清型菌株16小时培养物0.2mg/羽皮下注射作人工诱导发病,试验鸡出现明显气囊病变,初步建立了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诱导因子的MG野外环境人工发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灭活苗在生产中常用来刺激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抗体水平。灭活苗可单独使用,也可在使用活疫苗后使用。 灭活苗在使用时,常选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式。皮下注射一般选用颈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常选用胸、翼或大腿。这两种注射方法常引起较大的组织反应:小鸡在注射灭活苗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表现为精神抑郁,羽毛蓬乱,挤堆和采食量下降;疫苗注射胸、翼或大腿可能形成永久性损伤。 灭活苗通常为轻型矿物油乳剂水化抗原,氢氧化铝乳剂水化抗原。氢氧化铝灭活苗一般没有油乳剂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但组织反应轻。油乳剂型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一种鸡场用美国进口的灭活鸡败血霉形体疫苗对童鸡进行效力试验:第一组40只鸡,在45日龄时肌肉注射、88日龄时又皮下注射一次。第二组40只鸡88日龄时仅皮下注射一次。40只鸡作为对照组。免疫后第133天用来自加里弗尼亚的鸡败血霉形体S6—208菌株攻毒结果:对照组与仅免疫一次的鸡有轻微症状及温和的鼻窦炎。免疫后快速凝集与血凝抑制试验均为阳性。试验中第二次免疫皮下注射后局部有短时的肿胀。  相似文献   

14.
灭活苗在生产中常用来刺激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抗体水平。灭活苗可单独使用,也可在使用活疫苗后使用。 灭活苗在使用时,常选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式。皮下注射一般选用颈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常选用胸、翼或大腿。这两种注射方法常引起较大的组织反应:小鸡在注射灭活苗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表现为精神抑郁,羽毛蓬乱,挤堆和采食量下降;疫苗注射胸、翼或大腿可能形成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是鸡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对提高、改善鸡群生产性能,增加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养鸡生产中,不同条件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差异很大,应根据鸡的年龄、季节和饲养管理情况的不同,随时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才能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下述生理时期和特殊情况,对维生素的添加量进行合理调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对雏鸡免疫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7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1组试验鸡皮下注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同时免疫禽流感H5亚型灭活疫苗;2组试验鸡皮下注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同时免疫磷酸盐缓冲液;3组试验鸡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同时免疫禽流感H5亚型灭活疫苗;4组试验鸡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同时免疫磷酸盐缓冲液。在免疫后第7,14,21,28天,各组随机取5只鸡采血、称重,采集胸腺、脾脏、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各组试验鸡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明显,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与禽流感灭活疫苗共免疫不会影响试验鸡的日增重;柔嫩艾美耳球虫与禽流感疫苗联合免疫可以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和禽流感抗体效价。说明柔嫩艾美耳球虫可以调节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促进雏鸡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AIH5AIL6)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效力,将重组病毒通过颈部皮下注射和翅部皮下注射2种不同的免疫途径来免疫鸡群,结果发现,2种免疫途径中,重组鸡痘病毒对鸡体质量增加均无影响,而野生型鸡痘病毒均可抑制鸡体质量增加。翅部皮下注射疫苗组能够产生较高的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免疫21d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28d后开始下降,49d时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免疫SPF鸡21d后攻毒,表明该重组病毒能使经滴鼻攻毒的SPF鸡抵抗H5亚型AIV的致死性攻击,保护率为95%,与油苗组相同,与单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组(40%)差异显著;攻毒后3、5、7d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结果发现第3天排毒率最高,其中rFPV-AIH5AIL6免疫组排毒率为最低,显示IL-6在rFPV-AIH5IL6免疫过程中起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这为研制新型的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AIH5 AIL6)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效力,将重组病毒通过颈部皮下注射和翅部皮下注射2种不同的免疫途径来免疫鸡群,结果发现,2种免疫途径中,重组鸡痘病毒对鸡体质量增加均无影响,而野生型鸡痘病毒均可抑制鸡体质量增加.翅部皮下注射疫苗组能够产生较高的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免疫21 d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28 d后开始下降,49 d时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免疫SPF鸡21 d后攻毒,表明该重组病毒能使经滴鼻攻毒的SPF鸡抵抗H5亚型AIV的致死性攻击,保护率为95%,与油苗组相同,与单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组(40%)差异显著;攻毒后3、5、7d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结果发现第3天排毒率最高,其中rFPV-AIH5AIL6免疫组排毒率为最低,显示IL-6在rFPV-AIH5IL6免疫过程中起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这为研制新型的禽流感重组鸡瘟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酵母提取物作为一种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作用。本文综述了酵母提取物应用于鸡生产中,对改善鸡肠胃微生物平衡,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酵母提取物在养鸡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常常使得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同一鸡群,在生产水平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就是在同一栋鸡舍或同一栏鸡群中存在着高产鸡、低产鸡与休产鸡等不同个体。如何正确鉴别这些个体,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生产水平的个体进行调群管理,特别是能及时、准确地挑出休产鸡而淘汰之,避免造成饲料的浪费,这对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介绍几种简单而有效的鉴别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鉴别高产鸡、低产鸡和休产鸡应从以下“十看”入手,然后据此作出综合性的分析判断。一看头部高产鸡头部大小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