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河蟹人工繁殖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1996年4月下旬对一些河蟹人工繁殖场、幼蟹培育场、幼蟹暂养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现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如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作参考。1 河蟹人工繁殖生产中的问题1.1 不同水系河蟹混杂严重 长江水系河蟹与辽河水系河蟹、瓯江水系河蟹等相混杂,这对种质资源保护显然不利,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大庆市杜蒙、林句、肇源三县的实地调查,全面介绍了这些地方河蟹养殖的基本情况、突出特点,分析了河蟹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结合大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发展河蟹养殖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史为良 《水利渔业》2005,25(5):10-10,26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天然水域和水库放养的河蟹都有部分250g左右大规格的.水库放养证明这样的河蟹是2冬龄河蟹.2冬龄河蟹的出现要在夏季温度较低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发现可指导生产大规格商品蟹.  相似文献   

4.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6
河蟹甲壳溃疡病是由能破坏几丁质的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在甲壳溃疡病的发病早期,蟹体上有褐色斑点产生,斑点中部凹下,病蟹甲壳出现棕色、红棕色病灶,这些斑点逐渐发展,到发病晚期,斑点连成块状,中心部位溃疡,边缘呈黑色,继而引起其它细菌、真菌的侵入,严重影响河蟹的摄食、生长。同时还可见脱壳不遂的症状。  预防:  1.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脱壳素(每 100公斤河蟹添加 30克药物 /天),水产专用 Vc(每 100公斤河蟹添加 6克 Vc/天),促进河蟹正常脱壳;  2.避免蟹体受伤,每 10~ 15天,以每亩( 1.5米…  相似文献   

5.
姚守信 《水产科学》1993,12(11):28-30
河蟹人工养殖生产,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河蟹产品市场的供不应求,刚一兴起,就展现出广阔的生产前景,成为养殖生产的热门。但是,当前如何引导河蟹养殖生产的发展方向,确保这一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诸省的河蟹生产,1958年前实际上是捕捞湖泊、江河中的天然河蟹资源。那时江湖敞通,故河蟹资源极为丰富。1958年大办水利后,江河湖泊间和在沿海兴建了大量水闸和防潮闸(防止海水倒灌),切断了河蟹洄游通道,致使河蟹产量大幅度下降,如洪泽湖在1952年三河闸未建成前,一户渔民一天能捕蟹二、三百斤。有江南人到洪泽湖捕蟹,一百只裤裆篮,一早上能捕上千斤河蟹。但1953年三河闸建成后,洪泽湖河蟹渐次减少,乃至绝迹。又如江苏全省1966年河蟹产量仅为1956年的十二分之一。为了挽  相似文献   

7.
关忠志  李秋 《水产科学》1995,14(3):28-28,19
浅谈河蟹人工交配问题关忠志,李秋(丹东市水产研究所)关键词:河蟹,人工交配,环境,温度近年来,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截止1994年末丹东地区的河蟹育苗水体已发展到4万多立方米。年需人工交配的亲蟹达20多万只,这些亲蟹的准备是育苗生产的基础条件,其交配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河蟹资源枯竭,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及出口创汇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河蟹生产已由增殖向养殖方向发展。 1.养蟹场地的选择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并结合生产上的需要,可因地制宜选择河蟹养殖场地,但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充足,易排易灌,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并能经常冲水。  相似文献   

9.
河蟹在不同发育阶段,其生态习性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运输方法是提高运输成活率的关键。笔者根据多次运输的经验,将河蟹运输方法总结介绍如下。 1.天然蟹苗的运输天然蟹苗来自我国东部沿海河蟹天然繁  相似文献   

10.
蒋雪英 《内陆水产》2000,25(7):31-31
1真假河蟹苗的识别我国蟹类自然资源有数百种。河蟹在沿海水域繁殖 ,变成大眼幼体后开始向淡水洄游 ,5~6月份形成蟹苗汛期。此时同一海域亦有部分其它种类的蟹正值繁殖季节 ,这些蟹类大部分是大眼幼体 ,其外形与河蟹大同小异。近几年据调查 ,在长江口捕获的蟹苗中 ,真河蟹苗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由于河蟹苗真假难分 ,而使河蟹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为使河蟹养殖者识别真假河蟹苗 ,根据形态特征 ,现提出四种识别方法 :1)真河蟹的两侧额齿较尖 ,棱角分明 ,中间内凹缺刻深 ,头部成梨形 ;2)真河蟹苗经淡化后一般不易死亡 ,并且在淡水中游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