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新疆巴里坤县滴灌小麦适宜的灌水定额,在新疆巴里坤县大河镇旧户东村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灌水定额,分别为T1(40 m3/hm2)、T2(50 m3/hm2)、T3(6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滴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T1(40 m3/hm2)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更高、灌水量更少,最有利于节水增产。该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新疆巴里坤县滴灌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丹阳地区小麦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用量的肥料效应函数Y=141.84 18.16 N-2.36 N2 8.73 P-1.93P2 9.81K-0.97 K2 0.07NP 0.46NK 1.32PK,获得在丹阳地区粉沙土中等地力水平下小麦的最佳经济产量为5 152.1 kg/hm2,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N 216.0 kg/hm2、P2O5 77.2 kg/hm2、K2O 122.6 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氮肥对小麦的增产增效最明显,其次是钾肥.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在氮肥处理中,N1水平(94.5 kg/hm2)的氮素利用率为34.5%~44.4%,高于N2水平(189.0 kg/hm2),N3水平(283.5 kg/hm2)最低,仅为29.2%;磷、钾肥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与氮肥类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农民由于片面追求小麦产量,施肥中存在偏氮轻磷钾的现象,造成氮肥利用率下降,小麦品质下降,并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为合理配置氮磷钾肥资源,提高小麦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笔者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小麦栽培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9.
通过实施优质强筋小麦磷钾肥不同配比试验,研究不同磷钾肥配比对优质强筋小麦徐麦99产量的影响,提出获得高产的最佳磷钾肥配比为:磷(P2O5)钾(K2O)肥各为96kg/hm2。 相似文献
10.
11.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8,他引:57
为了探讨旱区农业节水新途径,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绿洲区采用常规滴灌和分根区交替滴灌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大田棉花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滴灌处理棉花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减少了奢侈的蒸腾损失,灌溉定额较小时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棉花的株高抑制作用较明显,灌水定额较大时限制作用不显著。根系分区交替滴灌技术在大田条件下可使籽棉产量比常规滴灌处理提高21.1%,总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9%和20.9%。同等产量水平下与常规滴灌相比,交替滴灌可节省30.8%的灌水量。本研究表明根系分区交替滴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可在干旱缺水的棉花生产地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限量灌水塌实了土壤,促进了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喷发,提高了成穗数,从而提高了产量;配合孕穗期增量灌水小麦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配合拔节期增量灌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次之,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供水条件下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方法]滴灌水量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设置:高水5 250 m3/hm2、适水3 750 m3/hm2、少水2 250 m3/hm2和亏水750 m3/hm2;灌水次数与灌水定额根据小麦生育期需水特点、湿润层大小和地区气候特征设定,全期共滴灌7水。[结果]春小麦株高直线增长期在拔节中期~扬花期,高秆品种(新春19)此期较长且增长速率较大。滴灌小麦的分蘖高峰期在拔节前后,LAI高峰期均在孕穗~扬花期,主茎绿叶数在孕穗期达最大数目。滴灌供水不足造成个体生育期提前,株高降低,LAI高峰期前移,且最高LAI值降低,个体营养体弱小;过量滴灌造成生育期延迟,群体LAI过高,麦株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穗部发育,影响产量;适量滴灌春小麦个体生长稳健,产量节构优化,产量高。[结论]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滴灌水量反应有差异,矮秆品种新春22受水分调控较大,故应注意保证适量供水以确保高产。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春小麦新春6号为材料,在滴灌技术条件下,研究了3个滴水处理(W1.1500 m3.hm-2,W2.3000m3.hm-2,W3.4500 m3.hm-2)和3个氮肥水平(N1.0,N2.150 kg.hm-2,N3.300 kg.hm-2)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耦合处理中,滴灌春小麦的Pn、Gs、Ci均比传统畦灌有所提高,叶绿素含量下降较慢。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滴氮量的增加春小麦Pn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相同氮肥处理下,其开花期Pn随滴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则减少。其中,处理W2N3、W3N2在生长后期能够维持较高的Pn、Gs和Ci,表现出较高的水肥利用效率,并且其产量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与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新冬20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种植密度,对其群体、个体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进行调查。[结果]随生育进程的发展,总茎数与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干物质积累量则持续增加;最大总茎数在拔节期出现,单株叶面积和群体LAI最大值在抽穗-扬花期。随密度增加,最高总茎数、株高、单株最大叶面积、群体最大LAI、单株和群体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350万株/hm2密度处理下的总茎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变化较大,而650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群体LAI变化较大,500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变化较大,且产量构成因素均达到最大,产量最高达8 472.49 kg/hm2。[结论]在南疆地区,为了获得高产高效,冬小麦密度应控制在500万株/hm2时较好。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Agricultur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Baghdad in the vegetable farm,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during 2013 spring growing season. Yield response to irrigation of different crops is of major importance in production planning where water resources are limited.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treatment (deficit irrigation) and potassium humate fertilizer on yield, content of nitrogen, potassium, and phosphor in tuber of potato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Abu-Graib Region, Iraq. Potato was grown under drip irrigation with three treatments: irrigation applied when evaporation 75%, 100% and 125% from pan A, and three potassium humate fertilizers: 0, 1.2 and 2.4 kg/ha with three times additions. The seasonal potato evapotranspiration ranged from 267 mm to 372 mm. The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ing tuber yield of potato recorder 29,530, 27,630 and 24,880 kg/ha for 125%, 100% and 75% from pan A evapotranspiration, respectively. Humus fertilizers addition has the lowest value of ETa 309 mm and maximum value of yield 2,930 kg/ha.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IWUE) valu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umus fertilizers, recording 9.92, 14.52, 8.59, 12.42 and 7.51, 10.70 kg/m3 for potassium humate K3 (2.4 kg/ha), K2 (1.2 kg/ha) and KI (0.0 kg/ha), respectively. Plants irrigated with 125% from class pans A evaporation,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 P and K content in tubers recorder 0.96%, 0.58% and 1.52%, respectively. Potassium humus-fertiliz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K1, K2 and K3 on high of plants reached 41.52, 50.08 and 56.39 cm, respectively, number of stems/plant 2.69, 3.22 and 3.78, respectively, leaves area index recorder 2.80, 3.35 and 3.73.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果业大国,但是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科学的水肥管理,导致灌溉水的浪费和肥料的流失,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也正是我国并未成为水果强国的重要原因。如何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以有限的水肥投入促进水果生产,并达到节水节肥、优质丰产、高效环保目的,是现代农业节水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研究讨论了水肥耦合的概念以及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水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和对产量的模拟研究现状,并且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奇台县小麦滴灌技术现状及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的探讨,介绍小麦滴灌节水增产原因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并提出奇台县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适期为9月15~25日;选用早熟、高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滴灌带滴头间距宜为30 cm,滴头设计流量3.2 L/h,滴管带铺设间距为60 cm;冬小麦全生育期施尿素600 kg/hm2,灌水量4 200~4 500 m3/hm2。这可为奇台县小麦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品种和肥料对小豆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施肥措施下的小豆产量及肥水利用率。[结果]"晋小豆3号"、"晋小豆1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农家种",以"晋小豆3号"最优。施肥后3品种产量明显增加,以有机肥和无机肥各半量处理最优。[结论]种植优良品种和合理施肥可提高小豆的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