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荔枝蛀果害虫逐年加重为害,以荔枝蒂蛀虫为害最严重。它为害荔枝枝梢、花穗及果实,但不为害叶片。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1999~2000年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25%功夫菊酯乳油(英国捷利康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000倍液防治荔枝蒂蛀虫保果、保梢效果最好,喷药后7天,虫果率为38%,虫梢率为105%,分别比对照低546和38个百分点。其次为30%氧乐氰乳油1500倍液,虫果率和虫梢率分别为47%和15%。再次为20%杀灭菊酯水乳剂1500倍液和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虫果率和虫梢率分为120%、200%和151%、285%。40%乐果乳油800倍液效果最差,虫果率和虫…  相似文献   

2.
柿绵蚧为害柿树,造成嫩枝枯死、柿果提前软化脱落,严重时,柿果上有很多白色虫体,很难找到洁净果实。1996~1997年在北京市平谷县山东庄镇一个历年柿绵蚧严重发生的果园,进行了应用以色列M-A公司生产的40%速蚧克乳抽防治研究。1996年7月22日,设喷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5%高效氯氟菊酯乳油1000倍液(对照药剂),每树喷药量35.5kg,不喷药作空白对照。调查结果,对2龄若虫药后3天的防效分别为924%、924%和74.2%,药后5天防效分别为100%、100%和90.1%;药后10天防治雌成虫效果分别为100%、100%和82.4%。说…  相似文献   

3.
1修剪3~4月份花穗生长发育期,及时剪除树冠内的残枝、弱枝、病虫枝和未充实的“骑马枝”,减少树体营养消耗,但不宜修剪过度。2结合根外施肥防治病虫害花穗现蕾期喷一次“丰产素”或0.4%磷酸二氢钾和0,5%硝酸镁,加2. 5%功夫 2 55倍液,加 25%甲霜灵 77倍液。以花穗长10~15cm时喷药效果最好。3疏花4月上旬至5月上旬,对花量大的植株及时疏花。具体做法:在花穗轴长8~12cm时,于上午9点前,用苍蝇拍拍断花穗顶芽,促侧穗生长,形成“虎穗”;现营至开花前,短截花穗,约截去花穗的1/3~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氢菊酯EC 600倍液,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校正死亡率达98.67%;40%辛硫磷EC 250和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液、37%噻嗪酮SC 250倍液、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此外,40%辛硫磷EC 1 000和1 500倍液、40%丙溴磷EC 2 000和2 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800倍液、25%杀虫双AS 100和150倍液、25%除虫脲2 500倍液、8%阿维.哒螨灵EC 1 50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防治井上蛀果斑螟,可使用40%辛硫磷EC 5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600~800倍液、37% 噻嗪酮SC 25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00~150倍液对该虫的卵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一、病害 1、白粉病:此病为害青枣的枝、叶、花和果实,主要症状为:染病时,病芽在春季萌发较晚,抽出的新梢和嫩叶整个覆盖白粉,病梢节间缩短,叶片狭长,叶缘向上,质硬而脆,渐变褐色,病梢发育不良,常不能抽生二次枝。嫩叶染病后,叶背发生白粉病斑,病叶多皱缩扭曲,病果在果皮上产生白色粉状病斑,果皮变淡褐色,粗糙无光泽,严重时全果病变并落果。防治方法:注意果园通风、光照、排水工作,选用抗病品种,抓好早期药剂防治。发病初期7-10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相似文献   

6.
人工草场红三叶草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贵州人工草场红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白粉病初侵染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病害流行的适宜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白粉病防治措施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适时放牧和刈割能控制其发生,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粉锈灵600~1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用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进行第2代美国白蛾4~5龄幼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效最优,达100%;依次是3 000倍液防效为99.76%,4 000倍液防效为95.91%,5 000倍液防效为75.82%,6 000倍液防效为59.93%,随着浓度的降低防效逐渐递减,其中2 000倍液防效与3 000倍液防效差异不显著,与4 000倍液防效差异显著,与5 000倍液、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故建议蚕农如单独防治美国白蛾,推荐使用浓度以3000~4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8.
笔者受美国氰胺(中国)有限公司委托,于1996年9-10月在浙江省临海市柑桔研究所10年生温州蜜柑园进行了防治潜叶蛾的田间试验。试验设高效灭百科5000、7000、10000、15000信液;快杀敌2000、3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800倍液;清水对照,9月3日和11日各喷1次。试验结果,高效灭百科5000、7000培液及灭多威800倍液对柑桔潜叶峨的防效分别在48.46%~63.95%、40.63%-67.87%及41.59%-65.04%,均明显高于其它各个处理的防效(20.06%-53.86%);灭百科5000、7000倍液及灭多威800倍液的保梢效果亦较好,防效分别为71.4%、64…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能高效、安全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理想药剂,笔者引进了40%敌螨净和20%尼索螨净乳油与当地常用农药对%三氯杀螨酸、15%俯螨灵、5%尼索朗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在15年生芦柑园进行,设6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2株树,8月对日幼螨孵化高峰期喷布。试验结果表明,敌螨净1000信液防效最好,药后2、7、14、28天分别达到95.0%、95.9%、叨.0%、gi.7%,能有效控制红蜘蛛危害;尼索螨净800倍液、吐螨灵3000倍液、尼索朗2000倍液防效也较好,一般可达85%-”叽;三氯杀螨醉800倍液效果较差,防效仅58.6%_-79.3%。认为敌…  相似文献   

10.
苜蓿菌核病生防菌及化学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毒力测定法比较11种化学药剂对苜蓿菌核病的抑菌效果,其中45%五氯·福、50%速克灵和55%甲硫·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温室生测表明45%五氯·福防治苜蓿菌核病效果最好,500倍液防效达73.9%。从江苏省句容地区苜蓿根围土壤中分离到415株细菌,采用平皿对峙法从中筛选到3株对菌核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代号S1和S2的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超过1.5cm。温室生测菌株S2对苜蓿菌核病的生防效果最好,接种病原菌10d后防效达67.5%,15d后为61.7%。  相似文献   

11.
经三年共八次试验,使用速扑杀(25%、40%)乳油剂,其兑水1500倍、2000倍及其混合机油乳剂防治桑树介壳虫效果最好,喷药后15天可采叶饲蚕,对家蚕无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蚜虫:油桃萌动到开花期,以若虫为害嫩芽、花蕾、子房等。新梢展叶后,群集于叶片背面为害。常造成叶片失绿、滞育、卷曲等。防治方法:芽萌动期均匀喷5%蚜虱净3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柑桔种植面积的扩大,柑桔潜叶蛾的发生逐年加重,加之果农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致使该虫产生明显抗药性,防治效果不断下降。为生产上推荐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本文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柑桔潜叶蛾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不尽相同,5%/阿维菌素6000倍液速效性、持效性和保梢效果都最高,其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和20%啶虫脒12000倍液,而20%丁硫克百威1500倍液和10%联苯菊酯3000倍液的防效和保梢效果相对较差。试验期间6种药剂对柑橘均安全。生产上要选择好防治适期和防效好的药剂,同时注意不同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栽培桃和杏时常见病虫害包括: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灰霉病、花腐病、褐腐病、流胶病、根癌病、桃蚜、桃瘤蚜、山楂红蜘蛛、桃潜叶蛾、桑白蚧、桃红颈天牛、白粉虱和金龟子等。1 棚外阶段 起垄栽植,防止雨季涝害。增加有机肥用量,每667m~2施腐熟鸡粪2500~3000kg,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可有效减少流胶病发生。发现流胶后,应彻底刮除流胶,并在流胶部位涂抹苹腐速克灵2~3倍液或腐必清原液消毒保护伤口。 施有机肥时可掺入辛硫磷防治蛴螬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先将50%辛硫磷乳油原液或50%辛硫磷  相似文献   

15.
来福灵8000倍和乐果1000倍混合液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的效果良好,药后21天防效仍有75%。且能增加茶树新梢的发芽密度,增大百芽重,提高正常芽、叶比例和鲜叶嫩度。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无显著差异,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进行的药剂处理土壤试验,在蛹期处理以50%辛硫磷和80%敌敌畏,折合每亩用药0.6kg,防效均达90%左右,但在老熟幼虫期处理效果不理想。药剂喷梢试验结果,在初孵至幼龄幼虫期以敌敌畏、辛硫磷或乐果1500倍液喷梢均有较好防效(38~58%),但在低龄虫后用药,效果明显下降。一个代次防治二次用药优于一次用药。综合防治中试结果,全年综合虫情指数可从37%控制到8%以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测定40%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急性中毒为中高毒性,中毒后出现停食、卧倒等症状。症状表现缓慢、滞后;慢性中毒表现为浓度增加,家蚕的死亡率相应增加,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因害虫效果良好,建议在桑园使用40%毒死蜱乳油剂量为2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2—15天。  相似文献   

18.
化蛹地用喹硫磷、敌百虫药杀出土成虫,虫口减退率77.3—93%,成虫期用辛硫磷乐果在桑树上防治和用杀螟松、敌百虫在杂树上防治,均可取得93—100%的防治效果。生长幼虫壮龄苔藓取食期防治,以喹硫磷、辛硫磷效果最佳,室内防效100%,室外防效90%以上,而越冬幼虫的防治,则以辛硫磷、杀螟松较好。各种药剂浓度,除喹硫磷用200倍混沙药撒外,其余药剂均用1000倍液喷雾。综合治理措施是:采用异时(非蚕期)、异地(非桑地)、超前(产卵、为害前)防治策略和以成虫杂树为害期,壮龄幼虫苔藓取食期为重点、结合进行桑树为害期和越冬化蛹地的防治。在涪陵地区验正结果,使虫口密度由1986年123头/株,下降到1988年的73.3头/株,虫株桑叶损失率由1986年的34.78%下降到1988年的26.6%,两年取得经济效益530.01万元和社会效益147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JD%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50%“百毒杀”进行带鸡喷雾消毒,以研究其消毒效果和对鸡只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带鸡喷雾消毒,可有效杀灭鸡体、器具、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有效地抑制疫病的发生;并且“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对鸡只无不良影响,相反地还可提高育成率、育成母鸡合格率和产蛋母鸡产蛋率。“百毒杀”还是带鸡喷雾消毒的理想消毒剂。从传统的以免疫接种预防为主的疾病防治措施向以消毒为主的疫病防治措施的转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