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肥水管理,特别是关键时期的施肥和浇水;花期管理,目的是提高冬枣的坐果率和果实质量;整形修剪需根据冬枣的修剪习性确定树型、修剪方法和修剪时期;病虫防治要及时,以确保冬枣的优质丰产。另外,冬枣建园必须根据冬枣的生物学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2.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鲁北冬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区冬枣产量偏低问题,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本文从冬枣品种的选择、土壤要求、苗木要求、栽培技术、整型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冬枣丰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中心产区到各地栽培的情况看,冬枣园坐果不太理想,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汤阴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冬枣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该文介绍了冬枣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配置与栽植密度、栽植技术、幼年树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点,以期提高冬枣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冬枣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育苗、栽植、树形培养、保花保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冬枣的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冬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12-112,167
冬枣是我国鲁北地区的优质晚熟鲜食品种,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种植冬枣的农户日益增多,加强冬枣的栽培管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选择适宜的土地建园、培育优质苗木、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简述了无公害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要求,提高冬枣品种、品质、品牌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滨州市冬枣产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冬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本市冬枣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7,(10):24-2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它的生物学、植物学特征,全年栽培管理技术性较强.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收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化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的管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冬枣栽培从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其中,冬枣树萌芽、展叶期是冬枣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树萌芽、展叶期(华北地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生产管理主要有虫害防治、夏剪及调整树体结构,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促果技术、合理负载、促进果实膨大、生产SOD冬枣(改善果实品质)、防止裂果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系统翔实地阐述了SOD冬枣花果管理的相关技术,对冬枣的丰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1月份,冬枣树进入休眠期,此期的栽培管理是冬枣树周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休眠期的有些管理措施是其它时期所不能替代的,抓好这一时期的栽培管理,对来年冬枣丰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冬枣的无公害高产优质,枣农应做好以下几项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冬枣栽培在种植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摘前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冬枣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以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12-112,139
介绍了冬枣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施着色肥、防止采前落果、适时采收、深施基肥、全园深翻、浇封冻水、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为今后加强冬枣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冬枣果期是指从冬枣座果到采收,一般从6月下旬至10月中旬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是冬枣果实膨大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冬枣果期的管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冬枣促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设施冬枣促早栽培试验、示范,从设施建园、苗木定植、扣棚、整形修剪、温湿度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设施冬枣促早栽培技术,以期为设施冬枣的栽培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冬枣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幼苗培育、栽培地选择、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冬枣的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冬枣在正常情况下种植三年就形成一定的产量,但天津大港区存在这栽植三年的冬枣还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少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年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试验研究。本文分析了影响冬枣坐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技术措施,为今后加强冬枣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鹏 《农林科学实验》2013,(21):114-114
从苗木选择与基础建园、肥水管理、树休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冬枣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