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昆虫趋光性和趋化性的诱杀技术是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本文系统综述了诱虫灯、色板等趋光性诱杀技术和植物源挥发物、昆虫信息素等趋化性诱杀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将来诱杀技术的研发重点和应用前景,进一步探明昆虫趋光性机制和嗅觉通讯机制,开发适用于靶标害虫精准诱杀的特异性趋光谱,提高信息化合物引诱效果的田间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贺州市以创建生态农业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示范基地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至2004年止,全市通过自治区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地面积已达4400hm2,名列全区前茅。1贺州市创建生态农业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示范基地概况自2001年在贺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创建生态农业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示范基地以来,全市示范基地的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个基地,面积16hm2,扩大到2004年的110个基地(样板),面积3400hm2。示范应用的作物也…  相似文献   

3.
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性成熟后求偶时所分泌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以进行交尾的微量挥发性化学物质,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害虫的监测与防治。近年来,我国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工业化合成、纯化、稳定,缓释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完善,各种干式诱捕器的开发研制,智能化性诱测报技术研发,以及多种害虫田间性诱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极大地促进了重大害虫的监测预报和绿色防控。本文详细介绍和比较了群集诱杀技术的诱芯、诱捕器种类及其应用特点,交配干扰技术的释放器及其智能化的原理、种类和应用特点;系统总结了求偶与交配之间的关系、性信息素引诱力和专一性,以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群集诱杀和交配干扰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群集诱杀和交配干扰技术在水稻、玉米、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重要害虫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当前性信息素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作物绿色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害虫治理由化学防治到综合治理再到生态防控进行转移,诱杀技术已成为害虫生态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昆虫诱捕器的研制已发展成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更加多样和实用,现广泛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茶叶、森林等农作物和林业植被的害虫诱杀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期望未来在绿色植保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农林作物害虫的监测和诱杀防治的角度考虑,对不同构造以及诱集昆虫种类的诱捕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布设密度、形状、大小和颜色以及诱芯载体颜色、光源波长等因素对害虫诱捕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几种诱杀技术在防治蔬菜害虫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应用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黏虫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防治蔬菜害虫,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和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生产、促进生态和谐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农药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协调发展,研发新型诱虫装置势在必行。介绍了扇吸式捕虫器的诱虫原理,通过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对不同区域害虫的诱杀效果以及对害虫天敌的保护效果,指出了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要求,围绕"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十堰市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力推广以灯光诱杀害虫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害虫灯光诱杀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近年来,根据全市农业产业规划和作物品种布局,十堰市植保部门先后引进杀虫灯2 200余  相似文献   

8.
昆虫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控害技术,其中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性诱剂诱蛾效果显著[1],在害虫无害化治理、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果树害虫诱捕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对光、色、味等趋性,综合运用诱虫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诱捕集成技术,对果树害虫进行了诱杀试验。试验和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诱虫灯可诱杀6目19科62种昆虫。其中害虫占总量的99.1%,天敌仅占0.9%,益害比为1∶107.8。性诱剂和诱虫板,可以诱杀诱虫灯诱不到的害虫。诱捕集成技术可优势互补,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诱杀,能有效降低成虫基数,减轻害虫的为害。同时,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残留,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乐至县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据初步统计:2011—2012年全县已安装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达300台以上,可控制水稻、蔬菜等作物害虫面积600hm2以上。该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方式诱杀害虫,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能大幅度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而且节能省电,成本低,保护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对人畜无害,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为水稻、蔬菜、果树等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广西引进了性诱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示范研究与推广应用,基本摸清了各类性诱剂的诱蛾量、放置高度、放置密度、放置方位、控害效果等关键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各类害虫诱捕器153.28万个,应用面积7.12万ha,节支增收超过5亿元,减少农药使用量394.04t,与频振诱控技术、生态粘虫板诱杀技术配套集成形成植保"三诱"技术,是推进绿色植保、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温控制害虫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高温对害虫的致死作用在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研究和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高温对昆虫致死效应的因子和应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影响高温致死效率的因子包括: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温度的处理顺序和预适应温度等温度处理模式,缺氧等逆境胁迫,昆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等。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包括:温室内,在生长期采用高温闷棚,在播前产后用热蒸汽处理苗床或培养土。在田间,利用对作物安全的瞬间明火烧伤害虫敏感部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明火诱杀;作物生产空闲期采取覆膜封闭,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缺氧条件,减少或根除土传病菌和害虫。在仓库,利用微波、无线射频或流动床产生的热空气在短时间内升温,杀死储粮害虫。在储运场所,用热水浸泡、热蒸汽熏蒸、高温结合低氧或低温以及盐水浴结合无线射频处理鲜活农产品,杀死害虫。本文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阐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机理,降低防治成本,减轻作物和环境损害,是高温控制害虫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业防治法是利用栽培和环境控制的方法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如采用作物轮作、清除作物残茬、清洁田园等措施,以限制害虫的食料来源,土壤耕作、适时种植和收获、科学的水、肥管理、控制杂草和栽种诱杀植物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均是使环境不利于害虫的发生。一、农业防治法的特点 1.农事操作在农业生态系中对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植保技术防治病虫害,实施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减少农药污染,是蔬菜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佳多频振杀虫灯主要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对蔬菜夜蛾类、小菜蛾、菜螟、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等多种蔬菜害虫杀伤力强,  相似文献   

15.
频振式杀虫灯在生态农业控害技术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光新  黎美坤  何燕 《广西植保》2003,16(Z1):23-25
频振式杀虫灯具有杀虫和害虫监测2种功能,而且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诱杀害虫的种类多,数量大,对天敌相对安全,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在生态农业无害化治理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105d的试验观察,该灯共诱杀到昆虫89种239711头,其中天敌15种4865头;设灯区斜纹夜蛾幼虫和落卵量分别下降了63.09%~65.34%和55.11%~58.62%;对三化螟枯心和白穗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2.65%~67.54%.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猕猴桃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使果品提质增效、农药使用减量,2018—2019年于陕西周至开展了猕猴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利用蜜蜂授粉、害虫诱杀、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技术,蜜蜂授粉区猕猴桃坐果率较自然授粉区提高2.9%、畸形果率降低48.2%;采收前对褐斑病、溃疡病、蝽类害虫的防治效果在69.6%以上,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蜜蜂授粉区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增加,增产、增收及化学农药减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至2011年,在榆次区东阳镇、修文镇建立了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性诱剂诱杀、黄板(蓝板)诱杀、防虫网物理阻隔、生物防治等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3 287.07 hm2,辐射带动区1万hm2.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一个生长季减少打药2~4次,平均每667 m2降低打药成本50~80元,减少用工3~5个;降低害虫田间落卵量40%~60%,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天敌(益害比1∶89),降低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实现了规模化蔬菜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优化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病虫防治处及省站安排,我们承担并实施了信息素色板诱捕器诱捕茶园害虫试验,现小结如下: 1诱捕原理利用害虫对信息素及色板的趋向性,将研制成功的对于害虫有强烈引诱效果的信息素组合而成的诱捕剂载于橡皮头制成诱蕊,  相似文献   

19.
使用诱虫灯(白炽灯、黑光灯、高压汞灯)能诱杀螟、蛾类、甲壳类等多种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减少农药用量,不污染环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最佳杀虫方式.同时通过定期检查诱杀到的害虫种类与数量,可以进行预测预报,推算该虫的成虫期,并及时做好防治虫害工作.近年来,随着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灯光诱杀害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水稻、玉米、果树等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甘蔗、蔬菜病虫及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同比略有增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占到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的近三成,仍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重点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期因频繁降雨对防效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