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1 衡水市耕层土壤钾素状况 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养分普查时,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7.5毫克/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00毫克/公斤的地块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4%,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仅占6%,速效钾含量比氮磷丰富,从而得出当时衡水市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结论;1990年测定,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9.3毫克/公斤,速效钾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7%;1996年测定,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80.6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7%;2006年测定结果,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1.0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5%.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棉花、杂交稻、小麦应用氯化钾的增产效果,阐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物对钾的敏感程度、钾肥用量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对钾肥肥效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主要作物土壤缺钾临界指标和钾肥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3.
<正> 氮磷钾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元素,在三要素比例合理时,小麦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增产潜力。缺少任何一种元素,不仅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还限制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衡水市原来是富钾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40PPm,可满足各种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八十年代,衡水市的小麦处于低中产阶段,土壤速效钾含量能满足小麦生产需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是。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生物体每年从土壤中摄取走大量钾元素,而秸秆还田量很小,钾肥投入很少,土壤速效钾得不到补充,造成土壤速效钾含量急剧下降。1990年—1991年全市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都比土壤普查增加。唯有速效钾含量下降。全市平均含  相似文献   

4.
施用不同菌渣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小麦季施用不同菌渣、牛粪配比的菌渣肥(JZA(纯菌渣)、JZB(菌渣∶牛粪=1∶2)、JZC(菌渣∶牛粪=1∶1)、JZD(菌渣∶牛粪=2∶1))在3 000(JZ1),6 000(JZ2),9 000(JZ3)kg/hm~2这3个施用量水平上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施菌渣肥为对照(CK-JZ0)。结果表明,与CK-JZ0相比,在菌渣肥施用量为3 000 kg/hm~2或6 000 kg/hm~2时,JZA,JZB,JZC,JZD配比的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提高不明显,甚至减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也较差;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影响不显著;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对耕层土壤养分逐渐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规律不明显。菌渣肥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JZB,JZC配比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的提高较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较好;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玉米季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下茬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或提高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施用JZB,JZC菌渣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氮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变强,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P≤0.05);能够明显提高或改善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豫北潮土区在小麦 玉米轮作周期内不同施钾水平上作物的产量效应与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施钾后不仅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且也很快向缓效钾方向转化,转化量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大。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化为缓效钾的肥料钾比土壤原有缓效钾更易释放,有效性较高。施钾对小麦、玉米都有显著增产效果,以小麦、玉米2 季各施钾素200 kg/hm2 左右为宜,不仅可获理想的作物产量,而且可有效地提高土壤钾素含量和供钾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1.因土施用。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时,土壤处于极缺钾状态,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时,土壤处于缺钾状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时,除一些喜钾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应少施或不施。2.因作物施用。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西瓜、果树、棉花、麻  相似文献   

7.
<正> 根据我县多种作物施用钾肥表现的显著增产效果发现,土壤缺钾已成为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一大因素。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在1989年前我县呈丰钾状况,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壤速效钾含量及施用钾肥的有效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土壤定位监测和耕层养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多数有所上升或稳定,速效钾含量则下降10~40毫克/千克,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短期内递减,使土壤由富钾变贫钾,呈  相似文献   

8.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土壤钾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豫北潮土区在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不同施钾水平上作物的产量效应与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施钾后不仅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且也很快向缓效钾方向转化,转化量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大。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化为缓效钾的肥料钾比土壤原有缓效钾更易释放,有效性较高。施钾对小麦、玉米都有显著增产效果,以小麦、玉米季各施钾素200kg/hm^2左  相似文献   

9.
2006年对永安市14667hm2稻田采集1956个耕层土样,对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较丰富,碱解氮大都属中等水平,但土壤偏酸,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平均pH由1982年的5.4下降到5.1;土壤缺钾更趋严重,平均速效钾含量由1982年的90mg/kg下降到73.9mg/kg。由此提出改良土壤酸性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1 我市土壤含钾现状 我站于1997年对全市耕层土壤养分进行了第三次普查,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为104.8毫克/千克,比90年增加8.6毫克/千克,其中小于100毫克/千克的低钾地块占43.33%,100~150毫克/千克的中等含钾地块占47.67%,大于150毫克/千克的高钾地块占9%。 2 棉花缺钾症状 棉花是喜钾作物,缺钾时初期棉株下部叶片叶肉组织褪绿,出现黄白色斑块,随后形成棕褐色坏死组织。严重缺钾时下部叶片焦枯似灼烧状,棉铃小,抗病性差,易早衰,吐絮差等。  相似文献   

11.
寒地青贮玉米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为决策变量对寒地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了本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在63288.7kg/hm2以上的最佳肥密措施为:种植密度8.09~8.66万株/hm2,施氮肥339.81~364.48kg/hm2,磷肥150.96~170.82kg/hm2,钾肥96.44~110.25kg/hm2。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本试验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麦套中早熟棉高产优质的施肥量、密度、播期、化控量、叶面喷硼5项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棉花产量形成的栽培措施模型及最佳组合方案。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5项农艺措施对皮棉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密度化控量播期施肥量叶面喷硼,皮棉产量达到1750kg/hm2最佳栽培组合方案为:施纯N170.7~188.9kg/hm2、P2O585.4~94.5kg/hm2、K2O170.7~188.9kg/hm2,密度3.6万~3.8万株/hm2,4月18日-20日播种,DPC化控量88.1~89.0g/hm2,喷硼砂量937.8~1108.2g/hm2。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西河池市秋季干旱严重的问题.笔者依据棉花耐早、抗逆性强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春玉米产量达到7500kg/hm^2,皮棉1950kg/hm^2,实现年经济效益36720元/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完全实施试验方案和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建立了引大灌区春小麦生产推荐施肥指标。即当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极低时(相对产量50%),N、P2O5、K2O施用量分别高于166.80、184.10、130.20 kg/hm2;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低、较低、中等、较高时,N施用量分别为149.55~166.80、117.75~149.55、71.10~117.75、9.90~117.75 kg/hm2,P2O5施用量分别为173.90~184.10、145.50~173.90、99.20~145.50、34.80~99.20 kg/hm2,K2O施用量分别为129.50~130.20、122.00~129.20、107.40~122.00、86.00~122.00 kg/hm2;当土壤养分丰缺指标高时,N、P2O5、K2O施用量分别低于9.90 kg/hm2、34.80 kg/hm2和86.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闫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91-12292
[目的]为验证控失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同时为控失肥配方优化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玉米控失肥对比试验,设10个处理。[结果]玉米施用5种28-6-6控失复合肥825kg/hm^2,比等养分三元素混肥(基施)增产10.5%.20.5%,比等养分BB肥增产0.7%-9.8%。平均氮素、磷素、钾素农学利用率分别为27.4%、40.1%、76.6%。濉溪县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量为N300kg/hm^2、P2O5100kg/hm^2和K2O45kg/hm^2。[结论]控失肥增产效果明显,肥料利用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密度和肥料对高油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不同肥料、密度下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磷、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钾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静宁县半干旱区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富农1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玉米最大施肥量为N 102.90 kg/hm^2、P2O546.95 kg/hm^2、K2O 42.9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201.36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108.90 kg/hm^2、P2O522.95 kg/hm^2、K2O 27.0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582.12 kg/hm^2。  相似文献   

18.
张保民  黄芳  李萌  李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97-6397,6406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时间套种浇水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良星66为试材,套种浇水时间按2006年5月162、12、63、1日和6月5日设5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了玉米套种浇水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5月16~26日小麦需水量较大。5月21日套种浇水的小麦千粒重和产量最高,千粒重为48.92 g,产量为7 000.0 kg/hm2,分别比其他时间套种浇水的提高0.14~3.91 g1、33.0~1 066.4 kg/hm2。5月31日以后套种的玉米麦收前不宜浇水,否则严重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5月21日前后浇水最有利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容城县冬小麦施肥模型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进行田间试验,初步建立了容城县高、中、低3种产田冬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求得不同产田各养分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产田的施肥效应方程不同,其中,高产田为Y=4 392.388 0+8.037 3N+6.739 9P+6.463 2K-0.025 3N2-0.035 79P2-0.025 7K2+0.027 5NP+0.010 2NK-0.006 1PK,中产田为Y=4 137.239 7+7.310 7N+4.935 5P+7.333 8K-0.028 0N2-0.020 5P2-0.030 7K2+0.023 3NP+0.014 3NK-0.011 7PK,低产田为Y=3 438.261 0+7.198 1N+6.052 5P+9.925 5K-0.030 5N2-0.023 5P2-0.037 4K2+0.029 0NP+0.017 2NK-0.027 7PK;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5~185 kg/hm2、P2O5109~119 kg/hm2、K2O 82~86 kg/hm2。目前磷钾素已不是限制容城县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该区施肥措施应为保障氮肥供应、控制磷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探讨杂交玉米玉美头168种子生产与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配套施用间关系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作用效应,利用计算机模拟,优化筛选出公顷种植80100株、施纯N 269.91kg、P2O5 100.78kg和K2O 187.90kg相配套可获最高产量,公顷种植79360株、施纯N161.55kg、P2O5 66.9kg和K2O 171.15kg可获扣除肥料成本最高利润的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