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我国呈爆发流行趋势,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本病,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疫苗和免疫程序的研究,虽可提高IBD的免疫效果,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状况。在IBD流行病学方面,目前认为IBD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但还不清楚IBDV的感染是通过鸡蛋还是通过已康复的带毒者的存在完成的,因此,我们用IBDVSTCE;毒株对雏鸡进行了感染试验,以期选择适合于IBD流行病学研究的毒株并了解IBD病鸡的排毒规律,为进一步研究IBD的流行病学奠定基础。l材料与方法1.l病毒株STC… 相似文献
4.
5.
雏鸡绿脓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9月初 ,抚顺市郊区一些农户饲养的某市某孵化场提供的商品蛋鸡雏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现象 ,死亡主要发生在出壳后的 2~ 5天 ,以后死亡率逐渐减少。在近半月的时间 ,各农户饲养的 1 50 0 0多只雏鸡先后死亡 50 0 0多只 ,最严重的一个农户购买了 3 0 0 0只雏鸡 ,5天内死亡1 50 0多只 ,死亡率高达 50 %以上 ,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后经确诊为绿脓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2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开始病雏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低头 ,两翅下垂 ,羽毛逆立 ,排出乳白色或棕黄色粪便 ,某些雏鸡的肛门周围有污染的粪… 相似文献
6.
120 羽30~59 日龄 A A 鸡,随机分未免疫感染组( A 组)、免疫感染组( B组)和未免疫未感染组( C组),每组40 羽,研究了感染 I B D V 后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is factorα, T N Fα)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 O)自由基水平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攻毒后的3~4 d, A 组血浆前列腺素 E2 (prostaglandin E2, P G E2)上升或明显上升,高于或明显高于 B 和 C 组, B组虽也见上升但多数与 C组无明显差异,5 d 后3 组均下降,同期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血栓素 B2(throm boxane B2, T X B2 )除在攻毒后第3 d C组明显高于 A 组和 B组以及攻毒前水平外,其他时间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A 组和 B组的6酮前列腺素 F1α (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 P G F1α)在攻毒后头5 d 内升高,但组间无差异。攻毒后第1 d, A 组血浆 T N Fα即表现较大的变化,至第3 d, A 组和 B组 T N Fα显著高于 C组,血浆 N O 则表现为在攻毒后第3 d, A 组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雏鸡白痢与球虫病混合感染佘永新米玛顿珠(西藏农牧学院,林芝860000)笔者最近曾遇到一起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西藏林芝地区所在地位于尼洋河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处环山,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8.5℃,极端最高气温为30... 相似文献
8.
无IBDV母源抗体的1日龄健康滨白公雏接种IBDV后,于不同时期检查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哈德尔腺中IgG,IgM和IgA生成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1日龄IBDV感染全身及局部免疫器官组织中三种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鸡,呈现体液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本县某鸡场2006年4月份外购15日龄雏鸡1000只,2d后部分雏鸡表现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缩颈垂翅,并出现零星死亡,曾用土霉素、敌菌净进行治疗,雏鸡死 相似文献
10.
11.
CAV基因T程亚单位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BDV为自行分离的VVIBDV COB-C1组织毒,毒价为CELD5010^5.0/0.2mL,CAV为VP1和VP2基因克隆进家蚕杆状病毒转基因载体质粒中,后经重组,筛选后获得的重组VP1和VP2基因产物,IBDV经甲醛灭活后与CAV按适当比例混合。1:4与白油佐剂研制成油包水型乳化剂二联疫苗,经安全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免疫种鸡群后可使其后代产生IBDV和CAV抗体,雏鸡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取320只30~40H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涵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和包涵体,表明IBDV首先损害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内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病毒在淋巴细胞内以包涵体方式增殖。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紫黄散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效果以及对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日龄雏鸡适应饲养6 d后,随机分为6个处理,分别用A、B、C、D、E、F组表示。在14日龄时A、B、C组按高[C:90 mg/(mL.kg-1)]、中[C:45 mg/(mL.kg-1)]、低[C:4.5 mg/(mL.kg-1)]3个剂量灌服紫黄散,D、E、F组灌服生理盐水,每只鸡1 mL,连续灌服7 d,其中F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隔离饲养。在21日龄时对A组~E组进行攻毒,每只点眼0.2 mL传代毒液,F组0.2 mL生理盐水,临床症状以法氏囊发生病变和胸肌、腿肌出血为准。攻毒3 d后,阳性对照D组每只鸡肌注卵黄抗体0.5 mL,其他各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观察攻毒前、后鸡只的临床症状,每天记录各组的死亡数,最后统计死亡率。雏鸡饲养至试验的第24、28、40、42天,从各试验组中随机取10只分别无菌采集血液经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取其血清,-20℃保存,用于血液生化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结果表明紫黄散能明显降低IBDV感染雏鸡死亡率,B组与E组相比死亡率降低15.6%;用药B组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P0.05)提高,部分时间点与E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紫黄散对抗IB-DV导致的免疫抑制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肉鸡和蛋鸡心肌易颤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饲养的肉鸡和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电刺激诱颤阈和输钾诱颤阈的测定以及进行冷加压试验,对同体重肉鸡和蛋鸡的心肌易颤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同体重肉鸡和蛋鸡相比,电刺激诱颤阈和输钾诱颤阈肉鸡均极显著低于蛋鸡(P<0.01);(2)在电刺激诱发室颤的过程中,开胸时室颤的发生率肉鸡(14%)显著高于蛋鸡(0%)(P<0.05);(3)冷加压试验:冷加压5min内,心率和PT波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变化幅度肉鸡均明显大于蛋鸡。上述试验结果从不同方面均表明肉鸡心肌易颤性高于蛋鸡。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连翘对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60只7日龄健康岭南黄鸡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40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感染病毒组、Ⅲ为中药复方治疗组、Ⅳ为中药复方制剂组,Ⅱ、Ⅲ组均于8日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Ⅲ、Ⅳ以20g·kg^-1单剂量灌服中药复方连翘汤。分别于试验后第7、14、21、28日龄采外周血及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鸡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细胞的含量;放血致死称体质量、脾和法氏囊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在感染IBDV7d后取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制备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翘制剂可使雏鸡外周血细胞的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法氏囊和脾脏的质量明显提高,对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作用,提高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改变CD4^+/CD8^+比值促进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感染病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中药复方连翘治疗组与感染病毒组相比能显著提高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赤水黑羽乌骨鸡群中发现的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黑羽乌骨母鸡为素材,通过计划选配,育成了公母鸡都为矮脚、黑羽和乌骨性状并能真实遗传的矮小型黑羽乌骨鸡品种群。公鸡胫长6.8±0.54cm,母鸡胫长6.1±0.49cm,皮乌、肉乌、骨乌,胸腿肌肉发达。开产日龄170~185d,300日龄产量58个,500日龄产蛋量136个。公母比例1∶8~10,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5%以上,健雏率96%以上,6周龄育雏率92%以上。以其作母系与正常型黑羽乌骨鸡相配,其后代全为正常型,性能优异,种鸡饲养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 ,我国养鸡业中 ,蛋用种鸡采用的公母配偶比例为1∶10~ 1∶12 ;肉用种鸡采用的公母配偶比例为 1∶8~ 1∶10。种公鸡饲养期多在 5 0 0d左右 ,故对其饲料投入多 ,占用场地也较大 ,费工费时。为了探索一个适宜的公母配偶比例 ,以减少饲料费用 ,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我们于 2 0 0 1年 4月 1日至 7月11日在本地高平繁殖场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鸡系由高平繁殖场提供的 1年龄海兰蛋用种鸡 ,1年龄艾维茵肉用种鸡。1.2 方法将试验鸡随机分为试验 1组、试验 2组、试验 3组与对照。各组公母鸡及公母配偶比例见表 1。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