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2003年始,“审计风暴”这一事件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今年6月间,这一场风暴如期而至。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作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依然触目惊心:环保总局、烟草局、民航总局3个部分多报多领财政资金8489.2万元;发改委、文化部等25个部门所属的92个单位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27.54亿元;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4个部门所属的5个单位存在未经批准和超标准、超概算建设办公楼、培训中心等问题,涉及金额17.39亿元。  相似文献   

2.
治庸     
单士兵 《百姓》2006,(2):5-5
“有的领导干部贪污几百万,最后被判了刑,大家拍手称快,但有的领导干部大笔一挥,造成决策或管理失误,可能一下就损失十几个亿。”审计长李金华说,有些损失浪费问题造成的后果比违法违规还严重。据有关部门对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5省(市)的初步审计,仅截至去年11月份,通过对项目投资的效益审计就核减工程款52亿多元,约占审计投资总额的6%。类似这样的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不是传统意义的“以权谋私”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造成的,当前审计模式对这“样合法”却不合理的浪费行为,也只是体现在核减工程造价和纠正管理问题方面,即在发挥着某“种…  相似文献   

3.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的地位和威信,以及审计职能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十一五”期间主要加强的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质量,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璇 《甘肃农业》2006,(4):164-165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的影响不断扩大,审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李金华审计长在2003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以后几年的审计“应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审计署“五年规划”对此又予以进一步明确,将“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列为“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目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首次公开回应了河北沧州审计违纪案,并对<审计法>实施11年以来的工作谈了自己的体会.此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言不讳依旧是我的性格."与两年前相比,记者眼前的李金华依然风趣幽默、神采奕奕,只是头上的白发难掩几年来工作的辛劳.  相似文献   

6.
刘庆龄 《甘肃农业》2006,(10):45-46
一、近现代发达国家审计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概况 (一)英国在掀起世界民权运动、建立合理财政制度的暴风骤雨中,最早打出了立法模式国家审计的旗帜,监督行政部门经济责任的职权,由代表人民的议会掌握,开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之先河。1785年组建了五人审计委员会,负责国库预付款审计和行使国库预付金审计人员的职权和税收收入审计人员的职权,拥有审查各部门公共帐目的最大和最严格的权限。不过此时的审计委员会组织地位尚未独立于财务行政部门之外,其审计报告也无须向国会呈送,仅由政府内部加以管理。到了1834年,英国设立了专门的审计院,改设国库审计长负责国库公款的监督,并且以法律制度保证审计长的地位超然,更加严格地监督国库经费的收支和使用,切实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1861年下院设立决算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决算进行审查,并向议会进行报告。1866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案》规定,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125-126
为了有效提高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信息有用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审计准则向国际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16年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本文以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审计报告为例,对其在2016年审计报告中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及其审计应对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新审计准则1504号对于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有重要的提升影响,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价值,也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撰写审计报告常见的问题(一)将审计报告与审计处理决定混为一体。审计报告是审计机构或审计小组向委托、委派机构的报告,审计处理决定是农村财务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基层组织根据审计报告对审计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是下达给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足审计处理决定的依据.但不具有权威性,也不一定公开,  相似文献   

9.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时发表审计意见,做为审计评价的一种书面报告。他是审计人员运用监督手段对审计事项进行检查定性、公开评价、揭露问题、查明原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和改进工作建设等内容的总结性文件。同时也是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决定与处理的依据。下面结合实际,浅谈一下审计报告的编写。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表示,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大涉农审计工作力度,揭露和查处一些地方借新农民建设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献军 《百姓》2005,(9):4-5
审计风暴多次刮起,中央和地方审计报告都严厉指出了专项资金使用中的决算不实、挤占挪用等问题.专项资金也就是通常说的"专款",其政策性强、用途单一.  相似文献   

12.
论审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审计实务中必然产生风险,本文就审计风险的实质、特点及控制做了一些简要的说明。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去防范与控制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审计风险,以期全面、真实、客观地作出审计报告,避免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13.
看2004这些人     
《百姓》2004,(12):16-17
李金华 他的心比较"狠",手段比较"铁",他监督着国家的钱是如何被花的,自称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今年动作频频,不断揭露和查处违规违法问题,掀起了"审计风暴".他公开点名批评了一个又一个握有大权的部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人事部等中央部委局和国家级企业,曝光重大工程及征地案件存在的漏洞.他力排众议,义无反顾,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官官相护"的官场"潜规则",推动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通过审计促进政府部门的权力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1,12(12):10-10
<正> 1 什么是农村审计?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农村经济监督活动。由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运用专门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提出审计报告,评价经济责任,出具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以达到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的一系列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一、撰写审计报告常见的问题 (一)将审计报告与审计处理决定混为一体.审计报告是审计机构或审计小组向委托、委派机构的报告,审计处理决定是农村财务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基层组织根据审计报告对审计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是下达给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是审计处理决定的依据,但不具有权威性,也不一定公开,而审计处理决定是发文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指令性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一般是公开的.这两个文件不能合二为一,如果将其混在一起,一方面行文对象和行文主体无法统一,另一方面审计机构和审计小组也不具有作出审计处理决定的权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定义、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结果评价和审计报告等研究内容进行了文献回顾.认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拓宽国际比较研究对象的范围、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整体框架.以期为我国政府缋效审计理论上的深度发展与实务上的良性变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审计立项、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及审计报告等五个环节,来系统说明规范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从经济责任、帐外资金、潜在亏损或虚盈实亏、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债权债务等五个方面的确认,来详细阐述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难点;并简要介绍四种较特殊的形式,来说明搞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2000年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户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2001年,国家审计计署公布了它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在被抽查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达到70多亿人民币。近几年,造假案例明显上升,涉案金额显著扩大。二、会计丧失诚信造成的后果(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  相似文献   

19.
审计工作质量好坏对审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对审计质量无法保证,那么审计工作的意义便也荡然无存。在我国,金融体制发展尚未健全,虚假审计报告等问题屡屡发生,导致审计工作出现严重的信用道德问题。本文简要说明了审计工作质量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虚假审计报告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而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几乎不会因之作出民事赔偿。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审计民事索赔程序,探讨其所涉及的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及民事责任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程度等关键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推定过错原则的适用性、区分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类型以分别确定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及分别追究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