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相似文献   

2.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  相似文献   

3.
山楂萤叶(虫甲)一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越冬。当10cm 处地温为12.1~14℃,相对湿度为33%~62%时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有假死习性。卵集中产于叶背(72.5%),后期98%分布于花蕾上;树冠下部着卵量最高。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幼虫集中于距地表3.5~10.5cm 深的土层中做土室化蛹。越冬成虫出土期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ml/m~2)进行地面防治,防效可达97.5%以上;成虫为害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常量喷雾或25%杀灭菊酯乳油10倍液超低量喷雾,防效可达98.9%或97.77%;卵孵化盛期用25%杀灭菊酯乳油10倍液超低量喷雾毒杀初孵幼虫,10天一次,连喷2次,虫果率由64.9%下降至7.3%。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引进的榆角尺蠖卵跳小蜂(Ooencyrtus ennomophagus Yoshimoto)在杭州一年发生7—8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卵内越冬。能成功地寄生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其它18种森林昆虫的卵。它的成虫发生期和马尾松毛虫各代卵发生期相配合。能顺利越冬和越夏。有许多中间转换寄主。在浙江定居和建立群落颇有希望,并可能成为马尾松毛虫的有效天敌。室内可利用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松茸毒蛾[D. axutha (Collette)]和白点足毒蛾(Redoa cygnopsis Collenette)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模毒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阿尔山林区模毒蛾的寄主有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地模毒蛾1年发生1代,其中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为主,也有少量在树皮缝等处越冬;第2年5月下旬卵开始孵化为幼虫,幼虫期共5龄;老熟幼虫于7月初开始化蛹,7月9日为化蛹盛期;7月20日开始羽化为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10粒;雌雄蛾寿命分别为7天和5天。  相似文献   

6.
蜀柏毒蛾种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1990~1992年观测试验,蜀柏毒蛾1年发生2代,第1代自然种群的发育历期平均116天,第2代以卵或初龄幼虫越冬,又称越冬代,平均发育历期249天。蜀柏毒蛾种群的年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越冬时期的结构也是如此。在食物充分时,雌性比稍低于雄性比;食物匮乏时,雌性比下降;雄性种群的发育稍先于雌性种群。越冬代雌成虫生殖力(平均产卵量)264粒,第1代生殖力124粒。蜀柏毒蛾的繁殖速度R=7695,实际情况下,R值要小得多,甚至小于1;因为各代各期都有死亡发生,抽样调查表明各时期死亡率从百分之零点几至几十不等;固定标准地连续调查表明大暴发前林间自然种群累积死亡率=95.35%,种群数量消长指数I=1.82,而大暴发后累积死亡率=99.49%,I=0.31。蜀柏毒蛾幼虫会因风或食物欠缺而被迫迁移,但迁移距离很短;而成虫则主动迁飞扩散。两代幼虫皆为6龄,各龄头宽体长的对数值皆依龄数呈直线增长。本文还介绍了该虫幼虫取食量,排粪量,成虫产卵历期,卵块平均卵粒数等重要生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茶毒蛾黑卵蜂Telenomus euproct-idis Wilcox是茶毒蛾卵期的主要寄生蜂,是抑制茶毒蛾群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此蜂以一龄幼虫在茶毒蛾越冬卵中过冬,次年3月底成虫开始羽化。第一代雌蜂平均可活11.6天,单雌产仔数平均32.75-46.50头。蜂群在产卵期10天时,80-90%的卵在前5天产下,此时期子代的雌性比率占显著优势。一个寄生卵育出一  相似文献   

8.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o俗称小柏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柏木Cupressusfunebris Fmdi。侧柏Platycladus orienalis(L.) Franco、桧柏Sabina Chinensis(L.)。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浙江、湖北等省。 蜀柏毒蛾1年发生两代,以第2代幼虫或卵越冬。幼虫共6龄,4龄开始逐进入暴食期。越冬代幼虫对林木的鳞叶、嫩枝危害最严重。在防治生产中应重抓越冬代,在一个世代中,应重抓4龄前幼虫期防治,才能有效地保护林木,把灾害消灭在发生之前。蜀柏蛾成虫具强趋光性,成虫期灯光诱杀,可以控制下一代虫口数量。因此作好发生期的测报工作,对指导防治具重要意义。为使测报工作逐渐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特拟定本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定期采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在山东济南的生活史;选择5种药剂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第1代卵高峰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山东济南1 a可发生5代,以成虫群集于寄主开裂的树皮下或地下枯枝落叶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危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第1代卵开始孵化;自7月中旬起世代重叠较为明显,9月下旬第5代成虫陆续越冬。480 g/L毒死蜱EC 500~1000倍液、20%高氯·噻嗪酮EC 500倍液和0.7%辛硫·高氯氟EC 500倍液施药5 d后,悬铃木方翅网蝽第1代卵未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是卵早期防治的可选药剂;4.2%高氯·甲维盐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直接杀卵效果不佳,但对初孵若虫的致死率达到100%,是卵后期施药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10.
古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毒蛾为多种林木和果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在内蒙古赤峰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历期约9个月,第二代卵9天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历期;第一代20-25天。第二代23-27天,蛹历期、雌肾第一代4-010天,第二代3-6;雄肾第一代40天,第二代8-10天。成虫寿命:雌成虫4-15天,雄成虫4-5天。卵产在成虫羽化后的茧壳上面。该虫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滞育现象,用敌敌畏,苦参素、敌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