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安康烟区原密集烤房烤后原烟桔黄烟比例低、柠檬黄烟比例高、结构不够疏松等造成的上等烟比例低、均价低等问题,进行新密集烤房和新工艺的烘烤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原SY2030型密集烤房配套以"高温保湿变黄,慢升温低温定色"为核心的三段五步式烘烤新工艺,较原工艺,上等烟比例显著高出10.83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显著高出10.68个百分点,柠檬黄烟比例显著降低8.62个百分点,均价显著高出0.68元/kg·DW,烘烤成本相差不明显。新标准密集烤房与原SY2030型密集烤房相比,都配套新烘烤工艺,上等烟比例显著提高了5.82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显著提高了5.27个百分点,均价显著提高了0.55元/kg·DW,但烘烤成本也显著提高了0.39元/kg·DW。综合考虑烟农收益和市场对烟叶质量的持久需求,确定新标准密集烤房配套三段五步式烘烤新工艺为安康烟区烤房技术配置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2.
密集烘烤优化工艺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英  彭晓忠  任建华  王玉科  邹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31-18732,18735
[目的]研究优化后的烘烤工艺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对常规密集烘烤工艺进行优化,探讨其对烤后烟叶质量及耗能成本的影响。[结果]采用优化后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其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明显提高,而微带青烟率、青黄烟率和烟叶淀粉含量明显下降,烟碱含量也有所下降,烟叶糖碱比趋于协调;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表现为刺激性较小、劲头较足、余味较舒适;其烘烤耗煤和耗电成本高于常规烘烤工艺,但其烤后烟叶均价明显提高,扣除耗能成本后的经济效益比常规烧烤工艺平均增加12.09%。[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明显提高了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烤时间烟叶烘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志  张一扬  李卫  余东灿  李兰玉  周炼川  汪秋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71-12972,12992
[目的]探明成熟烟叶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烘烤特性,优化烘烤工艺。[方法]对供试的各部位烟叶采取了延时采烤以及不同烘烤技术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适当推迟烟叶采收烘烤时间能有效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增加上等烟比例,缩短烟叶烘烤时间,节省成本。[结论]选择合适的采烤时间及烘烤工艺能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品种烟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4.
降低光滑烟比例的密集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密集烘烤的光滑烟比例,以常规密集烘烤工艺为对照,开展凋萎期慢烤定色、变筋期慢烤定色2种烘烤工艺对光滑烟比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2种烘烤工艺均能有效提高烘烤质量,下部叶以凋萎期慢烤定色烘烤工艺为佳,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烤后烟叶组织变疏松,光滑烟减少;中、上部烟叶烘烤技术以变筋期慢烤定色烘烤工艺为佳,有利于烟叶烘烤质量提高,明显减少中、上部烟叶青筋烟比例,降低叶片密度,组织结构更加疏松,叶面皱缩感强,光滑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初跃  姚忠达  王传义  蓝周焕  翟笃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41-20043,20046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黄吹干"烘烤工艺并不适应于福建基地烟叶的烘烤特性。采用相对高温变黄,凋萎期+低湿慢烤的优化后配套烘烤技术可使烟叶失水和变黄程度一致,很好地解决了烟夹烤房的烘烤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组织结构较疏松,色度较强,并减少僵硬、挂灰和平滑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烟叶评吸质量,使烤后烟叶吃味纯正,杂气较轻,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饱满浓郁,余味较舒适。[结论]烘烤工艺是影响烟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烤烟烘烤定色阶段最优的升温方式,优化河南烟区密集烘烤工艺、提高烤烟质量,以中烟100为材料,在烘烤定色阶段设置慢加速升温和分段升温2种升温方式,研究了不同升温方式对烟叶经济性状和耗能成本、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感官评吸质量以及中性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段升温相比,定色阶段采用慢加速升温的经济效益较好,煤耗降低,上等烟比例增加,均价提高0.15元/kg,产值增加318元/hm2;烤后烟叶油分、色度、挂灰杂色等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改善;中部烟和上部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0.82、0.33个百分点和0.66、0.22个百分点,烟碱、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11、0.09个百分点和0.54、1.03个百分点,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评吸整体得分高,香气量增加、刺激性减轻;中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挥发性物质总量分别增加8.20%、5.68%,同时中、上部叶新植二烯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和茄酮含量均增加。而定色阶段采用分段升温,上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和挥发性物质总量较高,且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密集烘烤定色阶段采用慢加速升温方式,即升温速度先慢后快,干球温度分38~40℃、42~46℃、46~50℃、50~54℃等4个阶段,正常烟叶升温速度依次为每4、3、2、1h升温1℃,对烟叶进行烘烤,经济效益和烤后烟叶质量较好,值得在河南烟叶密集烘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三段六步式和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烟叶的经济指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烤后烟叶的经济价值,三段六步式均优于传统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因而更加适用于重庆烟区特色烟叶的烘烤。  相似文献   

8.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通烤房分别改造成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分析改造后密集烤房烘烤烟叶的成本及烘烤质量。[结果]改造后的密集烤房操作简便,烤烟安全性能较好;炕内上下和前后温差为2℃左右,湿差为0.5℃左右,均低于普通烤房,烘烤时间比普通烤房缩短5 h以上;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且避免了烟叶挂灰、烤黑等现象。与普通烤房相比,改造后密集烤房的装烟竿数增加37.5%,编烟数量增加67%,烤出的28炕烟叶的上等烟提高11.25个百分点,均价提高1.48元/kg,收益增加4 065元/hm2。[结论]改造后的密集烤房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应推广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8点式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在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原料基地单元进行了密集烤房常规烘烤工艺与8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8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橘黄烟和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增加,评吸质量表现更优.[结论]8点式密集烘烤工艺作为一种密集烤房的优化工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与应用适用于散叶烘烤的无缝悬挂烟夹。[方法]通过烘烤试验对无缝悬挂烟夹进行验证。[结果]与传统挂竿相比,烟夹单炕用于夹烟、装烟、卸烟、解烟的用工比挂竿减少3.00个;单炕技改成本增加10 300.00元;单夹装烟量增加1倍,单炕装烟量提高34%;干烟耗煤量减少0.31 kg/kg,干烟耗电量减少0.14(k W·h)/kg,能耗成本减少0.22元/kg;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黄烟比例、均价分别提高了4.74%、0.58%和1.08元/kg;烤后烟叶淀粉降低1.92%,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结论]该装置改善了烟叶烘烤质量,可实现烘烤环节中减工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烤烟五步烘烤法与三段式烘烤法的烘烤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五步烘烤法和三段式烘烤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步烘烤法的综合效果比三段式烘烤法的好,其中下部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好,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高,上部烟叶和下部烟叶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气流下降立式密集烤房、卧式密集烤房和普通小型烤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性能及烘烤效果。结果表明:气流下降立式密集烤房和卧式密集烤房的房内风速适宜,热量分布均匀,温差较小,烘烤成本降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改善明显。其中,卧式密集烤房1kg干烟烘烤耗煤量分别较气流下降立式密集烤房和普通小型烤房降低0.11kg和0.88kg,收益分别提高0,75元和3.60元,节本增效效果明显。建议在大力推广卧式密集烤房和淘汰普通小型烤房的同时,适度地允许气流下降立式密集烤房的存在,以完成烘烤设备改革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3.
对烤烟专业化烘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专业化烘烤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发展专业化烘烤的动力机制,分析了专业化烘烤模式的内涵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普改密"烤房,进行了其适宜的装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普改密"烤房的装烟密度为每层40竿,即竿距为13.0 cm左右时,有利于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降低杂色烟比例,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降低或增大装烟密度,对烟叶烘烤的能耗及烘烤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中市密集烘烤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烘烤是制约烤烟生产的关键因素.针对汉中密集烤房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烤房建设要注重科技进步,重视节能减耗,集群化高标准建设,尽快完善烤房建设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为密集烘烤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谢良文  路晓崇  彭玖华  尹振华  王栋  顾会战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56-11157,11176
[目的]研究散叶烘烤过程中烘烤条件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以淀粉(x1)、叶绿素(x2)、水分(x3)、蛋白质(x4)、总糖(x5)作为烘烤生理指标,以干球温度(y1)、湿球温度(y2)和相对湿度(y3)作为烘烤的物理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2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只有l组变量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典型相关系数为0.9932,其中U,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x1)、叶绿素(x2)、水分(x3)和蛋白质(x4)含量的变化存在较高的负相关,而与总糖(x5)含量的变化有较高的正相关,v1与干球温度(y1)存在较高的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Y,)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说明散叶烘烤过程中烘烤条件的变化对烟叶化学物质变化的影响较大. 且干球温度的影响效果大于湿球温度与相对湿度。[结论]研究可为烟叶散叶烘烤过程中的烘烤条件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层密集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提高密集烤房利用率,增加效益.[方法]将现行三层800mm台距密集烤房改成625 mm、700mm台距四层密集烤房,试验对比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成本效益.[结果]试验表明,625 mm、700 mm台距四层烤房较现行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分别增加28.83% 、34.23%,烤后烟叶上等比例烟分别增加11.31%、10.40%,均价增加分别0.17、0.07元/kg,能耗及用工成本分别降低0.53、0.11 元/kg,产投比增加51%、10%.[结论]四层密集烤房进一步发挥了密集烤房的优越性能,对改善现行密集烤房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中国烟叶烘烤密集烤房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密集烤房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密集烤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体核磁(13C-NMR)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液态树脂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充分利用红外光谱辅以DSC分析,考察了树脂的固化过程以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树脂固化主要发生在羟甲基之间以及与活性氢之间的缩合反应,固化剂的加入可以促进羟甲基的固化交联反应,加快固化速度,促使固化反应更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