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57-10858
在我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的今天,如何认识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成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兼具价值和工具意义。所以,既要把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看待,又要把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制度保证看待。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王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以村民为本推动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和灵魂;村"两委"的组织领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村务"契约化管理",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在实际中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能准确回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的仅有11%,而误认为是各级政府的却高达89%.二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到位.只有11.7%的村民认为本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而经实地考察发现,不少公共水利设施已破败不堪、甚至完全损毁.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了解不全面,存在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轻"乡风文明、村容貉洁、管理民主"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性地伴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是村民自治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新农村建设开拓进展提供着源源动力.但就现实而言,村民自治发展虽取得很大成就,仍面临很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村民自治将进一步注入活力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韩伯成 《甘肃农业》2006,3(7):17-18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务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主题。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坚持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新农村社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应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握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内涵,改革不适应社区发展的阻碍因素,完善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一套独立、完整的社区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8.
闫伟 《中国农垦》2010,(3):61-62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安徽省寿西湖农场紧紧抓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  相似文献   

9.
古泰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汾河与风峪沙河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全村占地约1000余亩,村民777户近3000人。近年来,古泰村两委班子依托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整体规划,结合本村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锐意创新,使古泰村跨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并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  相似文献   

10.
从"三农"问题的发展历程可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个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村民自治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巩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健全约束机制,促进村务公开;理顺村民自治的相关权力运作机制,为村民自治提供制度保证;建设现代农村政治文化,为村民自治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塘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西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2人.村民收入以种植蔬菜和从事食品加工为主.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两年来,南塘村围绕"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关注民生、增强民主"的工作目标,引进台湾技术、产品,借鉴先进经验,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正是我们党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解决三最问题为重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关键,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通州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农民为建设和受益主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为导向、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开展,要以"三个层次"、"四个类型"为总体布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健档案属于民生档案的范畴.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档案的构建能较好的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为村民的疾病治疗和保健提供服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本文从构建村民医疗保健档案的现实意义、作用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结合笔者在商丘市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提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西省古交市西沟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战略思路,凝聚干群力量,全面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该村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分析了高校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文章指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乡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乡村"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乡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在广大乡村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日寸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总要求、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在认识上消除误区.在工作上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