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畜主2006年3月5日通过亲属从某市市场购进仔猪95头,当地防疫部门在市场对此批仔猪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后运回.3月15日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当地畜牧兽医站对此批仔猪进行了猪瘟4倍量疫苗免疫,3月18日猪群陆续发病出现死亡,至3月22日全群仔猪发病死亡35头.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畜主2006年3月5日通过亲属从某市市场购进仔猪95头,当地防疫部门在市场对此批仔猪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后运回.3月15日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当地畜牧兽医站对此批仔猪进行了猪瘟4倍量疫苗免疫,3月18日猪群陆续发病出现死亡,至3月22日全群仔猪发病死亡35头.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 畜主2006年3月5日通过亲属从某市市场购进仔猪95头,当地防疫部门在市场对此批仔猪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后运回。3月15日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当地畜牧兽医站对此批仔猪进行了猪瘟4倍量疫苗免疫,3月18日猪群陆续发病出现死亡,至3月22日全群仔猪发病死亡35头。  相似文献   

4.
畜主3月5日通过亲属从某市市场购进仔猪95头,当地防疫部门对此批仔猪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运回后,3月15日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当地畜牧兽医站对此批仔猪进行了猪瘟4倍量疫苗免疫,3月18日猪群陆续发病出现死亡,至3月22日全群仔猪发病死亡35头。1发病情况1.1临床症状全群仔猪以高热为主,体温41℃~42℃,1~2d后,先便秘后腹泻,排绿色、黄色水样便,个别仔猪便中带血,发病群仔猪中有血尿现象,精神沉郁,食欲低下,身体潮红,腹下、前肢、股内侧等有出血斑,出血斑溃疡、坏死、发黑、脱落,个别仔猪后驱麻痹,站立困难,关节肿大,咳嗽、喘等现象。1.2剖…  相似文献   

5.
我镇某猪场于2005年4月25日起暴发一起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共有43头发病,发病率34·4%,死亡11头,病死率25·6%。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该猪场于3月10日从苏北某地购回仔猪125头,由镇兽医站兽医进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和猪口蹄疫苗免疫注射后分  相似文献   

6.
本场养猪分场,多年来采用仔猪出生后20日龄时进行首免、60日龄时进行二次免疫的常规猪瘟免疫方法。1980年7月到1984年6月共免疫仔猪32998头,猪瘟发病397头,发病率为1.2%,不能杜绝猪瘟的发生。1984年7月至1989年2月,推行猪瘟乳前免疫,即仔猪生下后揩干猪体,半小时内就注射1毫升猪瘟弱毒苗,2小时后放回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疫苗的注射成为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很多生物制品厂家根据市场的要求,开发出了用户乐于接受的联苗,如猪三联苗(猪瘟、丹毒、肺疫),猪二联苗(猪瘟、丹毒或肺疫、丹毒)。针对联苗的正确使用,笔者结合几年的生产和诊疗实践,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表1 仔猪免疫参考程序  疫苗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猪瘟20日龄4倍量猪肺疫28日龄2倍量仔猪副伤寒30~35日龄2倍量猪丹毒40~45日龄2倍量猪瘟、丹毒、肺疫60~65日龄2倍量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15日龄按说明书使用口蹄疫断奶后35日…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某猪场发生猪瘟、副伤寒混合感染病例.介绍如下:   1发生经过   1.1该猪场为200头规模育肥场,3月初未经当地畜牧部门检疫从本省某县农户中购进未进行任何免疫的仔猪102头,购回后第2 d,猪群即开始发病,后在猪群中传播流行.   ……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自主研制的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活疫苗与猪瘟、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分别免疫仔猪,并进行了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经对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苗免疫组和单苗组的ELISA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苗同时免疫能产生与单苗分别免疫一样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11.
<正> 某猪场基础母猪存栏111头,半年间共计产仔98窝,其中活仔1048头,死胎84头,30日龄断奶仔猪916头,死亡仔猪132头。通过调查,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非典型猪瘟。1 病史调查该场,每年3月、9月两次集中给母猪进行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免疫(每头猪三头份),仔猪于生后21天进行猪瘟单苗免疫(每头猪2头份);被调查死亡的132头哺乳仔猪,除3头是被压死外,其余均为发病死亡;发病时间集中于生后4~7天,死亡时间集中于前2周,致死率高达91%;发病死亡的129头仔猪中,98头集中于14窝,其中两窝的猪全部死亡。母猪在孕期和哺乳期采食和精神状况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3.10猪副伤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多雨潮湿季节多发,且该病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预防接种,可在30日龄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4生产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可将猪分为肉用猪病名猪别疫苗接种时间猪瘟仔猪首免20日龄,二免50~60日龄,用猪瘟弱毒疫苗。种猪每年3、9月份各接种一次,用猪瘟弱毒疫苗;发病猪场,为彻底杜绝本病的发生,除按上述程序免疫外,还可进行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擦干羊水和黏液,立刻注射2头份猪瘟单苗,接种后3h再让其吃初乳。猪丹毒仔猪50~60日龄接种,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种猪每年3、9月份各接种一次,用猪丹…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 某猪场共饲养育肥猪200余头,2008年4月1日又从外地购进100头10kg左右的仔猪,4月4日做猪瘟弱毒苗2倍量免疫,4月6日去势,第2天猪群突然发病,新购仔猪发病率较高,症状也较严重,育肥猪也有少数发病。养殖户依据多年来的养猪经验按温和性流感治疗,肌肉注射安乃近、青链霉素后,体温恢复,但停药后体温又升至41℃以上,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西安市临潼区养猪户姚某,在2008年7月中旬,从河南购进育肥仔猪125头,发现一头约20kg左右体重的猪,慢食、发烧、精神沉郁、粪便干燥、尿色黄、皮毛粗乱、慢行消瘦,随后,陆续12头猪出现上述症状得知该猪群均已进行过猪副伤寒苗、猪瘟、丹毒、肺疫二联苗等免疫预防。常规治疗均无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的大白哺乳仔猪165头,根据体重、性别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均匀分为五组(即A组、B组、C组、D组和E组)。25日龄首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66日龄二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每组猪两次免疫的猪瘟疫苗相同。A组免疫接种ZM猪瘟脾淋疫苗,B组免疫接种ZM猪瘟细胞苗,C组免疫接种QL猪瘟脾淋苗,D组免疫接种QL猪瘟细胞苗,E组免疫接种YS猪瘟ST传代细胞苗。对五组仔猪在首次免疫后40天、二次免疫后25天和二次免疫后76天分别检测猪瘟疫苗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E组、C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6.
猪三联苗免疫51—60日龄断奶前仔猪对猪瘟免疫期试验,是用人工接种猪瘟强毒致病的猪与试验猪、对照猪一起同圈感染,其结果免疫51日龄仔猪经7.5个月100%保护;免疫60日龄仔猪经6个月75%保护;另一组免疫60日龄仔猪经9个月,感染观察22天均健活,用猪瘟毒1毫升肌注后,对照猪于15天死亡,免疫猪100%保护。免疫猪与对照猪在攻毒前采取血清,用中和反应测定猪瘟免疫抗体及其效价的结果,共测14头中有5头猪血清中无中和抗体,家兔体温呈现热反应(其中对照猪3头均死亡,另2头免疫猪死亡一头,感染发病耐过1头),另9头免疫猪血清有中和抗体,试验兔无体温反应,攻猪瘟毒后均健活。被检血清中和效价一般在4—32倍之间。免疫7.5个月组的猪中和效价个别达到128倍,免疫9个月组的猪也有达到64倍的。田间试验免疫15,225头,其中发生反应17头,占11/千,死亡3头,占2/万,留养观察6236头,发病率9.64%,死亡率1.59%,没有猪瘟、猪丹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某规模猪场两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了45头和20头断奶仔猪,分别用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免疫猪群,通过定期跟踪监测血清中抗体水平,以评估该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瘟兔化疫苗在预防猪瘟上的效用是显著的,但对于哺乳仔猪的免疫效果如何,说法不一。为此,我们选用母猪经免疫后的二窝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第一头母猪产仔11头,将仔猪分为二组。一组7头在喂初乳前肌肉接种猪瘟一丹毒二联苗1毫升,另一组4头不接种作对照。二组仔猪仍由母猪带奶,于67日龄时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20日,三门峡市渑池县某猪场从外地购人89头仔猪,检疫手续齐全,入场观察1周后无异常情况。10月28日,对89头仔猪进行17倍量猪瘟免疫。免疫注射2小时后,喂料时发现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只有1/3的猪吃料。第2天发现1头仔猪死亡。至11月17日,共死亡11头猪。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猪瘟脾淋苗和传代细胞苗的免疫效果,在厦门市同安区某规模猪场,选用代号为CQ、CD和JX 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脾淋苗和传代细胞苗进行免疫效果试验。随机选取45头30日龄断乳仔猪,分为3组,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 d二免,A组免疫接种CQ厂家的猪瘟脾淋苗,B组免疫接种CD厂家的猪瘟脾淋苗,C组免疫接种JX厂家的猪瘟细胞传代苗,通过定期跟踪3组猪群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组猪群二免后7 d前免疫抗体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38 d后才出现免疫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显著差异,以C组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A组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