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部分二三线城市存在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最终导致新城变空城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与土地财政、开发商的盲目投资、投机者的投资性住房需求、小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应采取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加强房价管控与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放缓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外来人口等措施来避免空城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农业人口双栖化的现象。"双栖化"现象是城市吸引力和农村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双栖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口老龄化等负面影响,并从整顿农村闲置土地、完善户籍制度、吸引人才回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我国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应该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城镇化建设本身就是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化建设却造成了耕地锐减、用地效率低下及一系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此角度出发,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这使人地关系呈现紧张的状况,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现象并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非农建设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农村的土地面积的减少,影响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临安镇崇文社区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才能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通过对临安镇崇文社区的调查研究,就得到的启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程度重要标志,城镇化反映着这一地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土地流转对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土地流转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善土地流转的措施或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日益增加,以及人民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农村住宅用地出现大量闲置现象。而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土地管理则是为满足城镇建设土地资源需求,对闲置的公共设施用地、农村居民住宅用地进行土地增减挂钩,从而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和间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土地规划策略。因此,本文立足城镇化乡镇土地管理模式,阐述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土地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仅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失地农民”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文章列举了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侵权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农用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在政府土地流转中存在"缺位现象"和"越位与错位并存"现象,阻碍了土地合理流转。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完善流转措施和加强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严把土地审批关,推进依法追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热点话题,但一些建议更多从城镇经济发展、土地开发利用、人口转移安置等角度出发,缺少文化建设的视角。为城镇化而城镇化成为当下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弊病,那么当大量城市新区沦为"鬼城"时,如何实现具有文化特色的城镇化更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其实,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程度严重,具体表现为不同婚姻状态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受损。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土地利益博弈、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的制约、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传统父权制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提出必须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完善立法、公平执法,多方协作,同时培养妇女维权意识等对策。这将有利于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群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06-107,112
随着城镇化的纵深发展,不可避免的土地非农化造成耕地减少威胁粮食安全问题逐步凸显。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提出了以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小城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促进土地流转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等对策,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数变异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2007~2016年黄冈市"土地—人口—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黄冈市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指数差异较大,其中,2007~2009年人口城镇化占主导地位,2010~2011年经济城镇化占主体地位,2010~2011年土地城镇化占主体地位;黄冈市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度由失调阶段(2007~2010年)转化为逐步协调阶段(2011~2016年)。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抑制城镇土地过度扩张角度采取措施,促使土地市场的有序竞争;培养出高素质技术人员来服务城市建设,并兴建基础设施吸引外资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推进城镇化,关键是建立优质的集群式产业体系李克强同志近期谈到:"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建设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提高内在承载力,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制订实施规划,但是其思路和做法大多是以建筑业为依托、以土地开发为动力、以基础建设投资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以及城镇化的推进。以及辽宁省委省政府对阜新农业发展的积极鼓励和扶持,特制订了"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推进阜新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政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传统的经营耕种方式。土地的利用也不打破传统方式。农户之间自行进行土地流转,因此促进土地的流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所在,结合阜新市"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对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识别土地利用类型,探究城镇化进程中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利用ENVI4.7软件对1990-2015年6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济南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济南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和2015年,济南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别为256.23和275.72,说明在研究期内济南市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1990~2015年间济南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为19.49,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7.61%0,表明济南市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济南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镇化的过程中协调好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加强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挖掘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是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未利用地开发可以成为增加耕地、拓展建设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济南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各类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最基本地生产资料。土地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解决好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薄弱。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这使人地关系呈现紧张的状况,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现象并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非农建设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农村的土地面积的减少,影响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最基本地生产资料。土地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解决好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薄弱。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这使人地关系呈现紧张的状况,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现象并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非农建设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农村的土地面积的减少,影响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公益性弱化加大了地方政府滥用征收权的风险,危及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挤压"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适用空间。为避免阻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采用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比各省级政府公布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实施细则》,将成片开发归纳为扩张型和限缩型,阐述成片开发的公益性存在弱化现象,分析成片开发征收公益性弱化的潜在法律风险,并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制度嵌入公私利益平衡框架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补强建议,以期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正范家屯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名,叫"全域城镇化",即"一个村不落的城镇化"。范家屯镇党委书记赵龙举说,全域城镇化,可以概括为"三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可以实现三个平衡:"土地、资金、人口"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