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培  久国 《北京农业》2009,(6):41-41
玉米叶螨又称玉米红蜘蛛,主要有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3种。近年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在玉米叶螨发生期.危害严重的玉米田螨株率可达70%~100%,单株螨量几百至千头,重者上万头,玉米植株大片枯死,空穗率达40%,即使结实者,籽粒秕瘦,可使玉米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叶螨又称玉米红蜘蛛,主要有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3种。近年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在玉米叶螨发生期,危害严重的玉米田螨株率可达70%~100%,单株螨量几百至  相似文献   

3.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杰 《河南农业》2014,(19):31-31
<正>玉米红蜘蛛学名玉米叶螨,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我国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为害110多种植物。在郏县主要发生的是截形红蜘蛛和朱砂红蜘蛛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红蜘蛛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为生,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  相似文献   

4.
贾军 《农技服务》2006,(1):31-31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火蜘蛛、火龙、红秆溜等,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玉米叶螨在叶背吸食,被害玉米叶片轻者产生黄白斑点,以后呈赤色斑纹;危害加重时出现失绿斑块,叶片卷缩,呈褐色,如同火烧,直至整叶干枯。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受害,逐渐向上蔓延,造成千粒  相似文献   

5.
一、发生规律 危害我区玉米的红蜘蛛,世代交替,各虫态重叠,食性较杂,危害玉米、豆类、瓜类、蔬菜、杂草等。主要以雌成螨于10月下旬开始向玉米秸秆、枯叶、根际和土块缝隙、田埂杂草根际群居越冬。翌年4月随气温上升在田埂、沟渠、树下杂草上取食、产卵、繁殖1~2代。5月下旬向玉米田迁移,危害下部叶片主脉两侧,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被害叶片正面初期出现黄白色斑点,  相似文献   

6.
大同市玉米红蜘蛛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红蜘蛛又叫玉米叶螨,是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总称.近10年来.玉米红蜘蛛在大同地区严重发生,特别是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其危害已成为影响全市粮食产量丰歉的最主要的农业生物灾害.大发生年,重发生田减产幅度高达40%~6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与危害玉米叶螨2003年在鹤壁市发现,起初仅在浚县和淇县个别地方发生,且危害较轻,现在该虫在各县区都有发生,局部地方已成为玉米的主要害虫,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和沙土地,面积达2000公顷,玉米受害后叶片出现干枯。一般年份玉米叶螨在玉米田5月上旬至6月上旬始见,数量极少,处于零星发生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生初期,此时成、若螨主要聚集在中、下部叶片背面危害,被害处逐渐失绿成浅绿  相似文献   

8.
王海霞  侯峰 《农村科技》2006,(11):26-26
玛纳斯县光热水肥条件较好,是玉米的适种地带。随着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结构的调整,水肥条件的改善,为玉米红蜘蛛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渐变为主要害虫。一、危害特征玉米红蜘蛛也叫叶螨,属暴发性的农业害螨,以成螨和若螨刺吸作物汁液,大发生时能使作物叶片失绿枯死,茎秆倒伏,颗粒干瘪,导致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200多号标本中,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也严重,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为害,属新疆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红蜘蛛,学名玉米叶螨,在我国玉米产区广泛分布.其主要危害玉米等多种作物及杂草,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完全干枯,使玉米植株因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而导致死亡,不仅影响玉米制种的产量,而且因籽粒秕瘦影响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属株形纲,蜱瞒目、叶满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我省玉米产区的主要危害种是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一般在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发生较重,玉米红蜘蛛对玉米产量的危害极大,减产幅度为15~50%,不但影响产量品质,且危害过的玉米茎叶不能作饲草,为此,必须对红蜘蛛的生活史与习性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再根据虫情发生规律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才能减轻危害,确保玉米丰产增收。一、红蜘蛛的生活史与习性  相似文献   

12.
玉米红蜘蛛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红蜘蛛属真螨目、叶螨科,学名截形叶螨,又名红眼蒙。2009年玉米红蜘蛛在我旗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历史罕见,发生面积约1.2万hm2,重发生面积为0.33万hm2,部分地块  相似文献   

13.
一、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包括多种类型,在我区主要发生的是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叶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类、瓜类、向日葵、番茄等。叶螨在我区全年发生10-15代,以成螨、若螨刺吸玉米叶片组织汁液,先危害下部叶片,渐向上部叶片转移,被害处先呈现失绿斑点,以后斑点逐渐变大、退绿变黄,  相似文献   

14.
玉米红蜘蛛在呼和浩特市地区以截形叶螨为主.截形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火蜘蛛、火龙、红杆溜等.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它的寄主很广泛,国内已知的有32科、113种植物。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叶螨的发生特点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是为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在辽宁省玉米田普遍发生,尤其是我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内发生严重。叶螨在5月份玉米出苗后,在杂草上为害的陆续向玉米田转移,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7~8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甚至猖獗为害。玉米叶螨以成虫、若虫、幼螨在叶背面刺吸寄主汁液,叶面被害处初期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失绿黄  相似文献   

16.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玉米生产中,病虫害是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近20种,而玉米红蜘蛛是一种繁殖能力强、虫口密度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的暴发性有害叶螨,所以深刻了解玉  相似文献   

17.
玉米红蜘蛛是玉米生产中偶发和局部灾害性害虫.我县自90年代初在郭家沟、丁家湾、辛家沟镇零星发生后,每逢干旱较重年份,就出现红蜘蛛偏重或严重发生.到目前为止,全县每年均有玉米田不同程度受到红蜘蛛危害,给玉米产量及品质带来影响,因此对玉米红蜘蛛进行科学合理防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目前,乌苏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地老虎、玉米螟、玉米叶螨等,其中发生严重的是玉米叶螨,成为乌苏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2000年开始,玉米叶螨逐渐发展成为乌苏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6年干旱少雨,玉米叶螨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2007年气候异常,雨水偏多,发生较轻.2008年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玉米叶螨已基本被控制,呈中度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螨包括多种类型,在我区主要发生的是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叶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类、瓜类、向日葵、番茄等。叶螨在我区全年发生10~15代,以成螨、若螨刺吸玉米叶片组织汁液,先危害下部叶片,渐向上部叶片转移,被害处先呈现失绿斑点,以后斑点逐渐变大、退绿变黄,严重发生时,叶片完全变白、干枯,子粒秕瘦,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包括多种类型,在我区主要发生的是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叶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类、瓜类、向日葵、番茄等.叶螨在我区全年发生10~15代,以成螨、若螨刺吸玉米叶片组织汁液,先危害下部叶片,渐向上部叶片转移,被害处先呈现失绿斑点,以后斑点逐渐变大、退绿变黄,严重发生时,叶片完全变白、干枯,子粒秕瘦,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叶螨以雌成螨在杂草根际、枯枝落叶和土缝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时,越冬成螨开始大量繁殖,主要通过爬行、风吹、水流和机械携带扩散蔓延.4~5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6月上中旬开始迁入玉米上危害,先是地头点片发生,后向田内扩散.6月下旬~8月份为我区叶螨猖獗危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