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以三倍体桑品种"嘉陵20号"成林桑为供试材料,对夏伐和冬季重剪两种剪伐形式的桑叶的光合速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种剪伐形式桑叶的生产季节与重庆地区养蚕布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夏伐的桑树,其春叶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冬季重剪桑,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冬季重剪桑.夏伐与冬季重剪两种形式全年产叶量虽差异不太大,但产叶量在养蚕季节中的分布差异较大:夏伐桑春叶占全年产叶量的56.05%,而冬季重剪桑的春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的25.79%.夏伐桑在夏季初不产叶,而冬季重剪桑夏叶产量高,占全年产叶量的37.47%;夏伐桑在秋季产叶量占全年产叶量的43.95%,冬季重剪桑秋季产叶量占全年产叶量的36.74%.夏伐桑叶的高产出时期与重庆地区最佳养蚕季节吻合,建议在该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试行推广桑树夏伐采收形式.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嘉陵16号系用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人工杂交育成的三倍体(2n=3x=42)新桑品种。该品种发芽率高,发芽较早。枝条直立粗长,大形裂叶,叶肉肥厚,叶色深绿。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0%。万头蚕产茧量比对照高13%,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12%,10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高16%。桑叶(干物)蛋白质含量28.08%,可溶性糖含量4.67%,均高于对照。营养生长旺盛,农艺性状好,适宜丘陵、山区密植和间作栽培。  相似文献   

3.
杂交桑在贵州主要推广地区的剪伐模式与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杂交桑在贵州主要推广地区的适宜剪伐模式,在贵州杂交桑主要推广县(荔波、都匀、黄平、安龙等县)进行了不同剪伐模式对杂交桑主要经济性状、桑叶质量、产叶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桑在荔波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春季剪伐 夏季剪伐(全年春季、夏季各剪伐1次);在都匀、黄平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夏季剪伐(全年夏季剪伐1次);在安龙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春季剪伐(全年春季剪伐1次)或夏季剪伐(全年夏季剪伐1次).  相似文献   

4.
为杂交桑的组合选配及栽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贵州主要栽植的10个桑树杂交品种的产叶量与其相关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主要数量性状中,杂交桑产叶量与米条产叶量的关联度最高,为0.7992,与新梢总长的关联度其次,为0.7948,与发芽数的关联度最小,为0.5837;依次为米条产叶量>新梢总长>新梢数>三眼叶重>叶长>叶宽>单叶重>单位面积叶重>节距>发芽数,其中米条产叶量、新梢总长、新梢数、三眼叶重、叶长和叶宽6个数量性状与杂交桑产叶量的关联度均>0.7103,对杂交桑产叶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杂交桑的组合选配及栽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方法,对贵州主要栽植的10个桑树杂交品种的产叶量与其相关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主要数量性状中,杂交桑产叶量与米条产叶量的关联度最高,为0.799 2,与新梢总长的关联度其次,为0.794 8,与发芽数的关联度最小,为0.583 7;各性状依次为米条产叶量新梢总长新梢数三眼叶重叶长叶宽单叶重单位面积叶重节距发芽数,其中米条产叶量、新梢总长、新梢数、三眼叶重、叶长和叶宽6个数量性状与杂交桑产叶量的关联度均0.710 3,对杂交桑产叶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化学处理杂交实生桑幼苗,通过单株选择、系统选择育成的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具有生长快、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等特性。每公顷产叶量达46065kg,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50.9%。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农桑14号为对照,对云桑3号、云桑4号、强桑1号、强桑2号、鲁插1号等12个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进行调查.[结果]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不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昌盛、云桑4号、鲁插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桑树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kg)高,且以昌盛的株产叶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1.6%.在养蚕成绩方面,以投喂丰田2号的效果最佳.各参试桑树品种间无明显的抗红蜘蛛、桑橙瘿蚊为害特征差异;鲁插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3号的抗桑褐斑病较强;强桑2号和鲁插2号的桑疫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为零,其抗桑疫病最强;各参试桑树品种间亦无明显的抗旱性特征差异.[结论]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强桑2号、昌盛、鲁插3号、丰田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的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云南新栽桑园和低产桑园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栽桑养蚕,多采用实生桑。由于实生桑叶小、叶质差、产叶量低而影响产茧量。为了改善叶质,提高单位产叶量,应采用改良桑栽植养蚕。在繁育改良桑生产中,我们采用不同粗度的砧木室内硬枝嫁接,室外坑内覆盖薄膜愈合,取得了良好的嫁接愈合和成苗效果。  相似文献   

9.
早生桑对春霜冻害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早生桑品种7920、育711、农桑8号、云桑1号、中桑5801春霜冻害后的春季生长性能、产叶量等分析表明:因品种不同,春霜冻害后再生发芽的时间有明显差异,一般11~17 d再次脱苞,52~70d开15片叶;副芽萌发成生长芽的比例最高可达59.26%;在生长盛期前,主芽生长快于副芽,生长盛期后,主、副芽生长趋于一致;在春霜冻害后,再生萌发生长绝对时间与正常年份相同的条件下,产叶量与正常年份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芽叶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198f1年我县从龙南县引进了广东产的抄2×伦109、塘10×伦109杂交桑,经过多点栽培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1987年推广栽培面积已达600余亩,平均亩产桑叶1500公斤,最高达到20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杂交桑具有投产早、产叶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据调查,杂交桑的产叶量比普通桑增产15~20%左右,桑叶成熟快,20~25天司采叶一次,养蚕批数多,一年可饲养8~12批,比普通桑增加3~7批。种子繁殖苗木系数大,成本经嫁接难能桑苗低70~75%。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桑西移"产业结构的调整,贵州省荔波县抢抓"东桑西移"发展机遇,荔波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为兴县富民闯出一条路子,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荔波属山区,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分析评估荔波各地气候条件,找准蚕桑在荔波适宜生长的地区对荔波县蚕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云南省鹤庆县于2001年设置了反应桑树人工栽植和经营管理各主要环节的试验林,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湖桑生长和桑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湖桑的生长和单株桑叶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方式对湖桑的树高、地径、分枝长和桑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肥、抚育管理对湖桑的生长和单株桑叶产量有明显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应用于生产,可指导并促进当地桑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3.
桑树施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十年来桑树施肥的研究概况,包括施肥对桑树生长发育、桑叶产量、桑叶品质、蚕茧质量的影响.概述了配方施肥、叶面喷肥、测土施用专用复合肥几种施肥技术的研究概况,指出了目前桑树施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发育及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民习惯施肥,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显著增加春、夏、秋三季桑树的新稍数和平均枝长,同时明显提高了桑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硅钙镁钾肥处理的桑树单株叶片数和百叶重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了三季的桑叶产量,全年桑叶产量较对照提高4.47%~14.61%,差异性显著。此外,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提高桑叶品质,桑叶中蛋白质、氨基酸、油脂及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综合研究结果,建议桑园生产硅钙镁钾肥施用量以75k-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和294.72kg/hm2。  相似文献   

16.
桑园管理的内容很多,每一项技术措施都与桑树生长、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从桑树的剪伐、肥水管理、除草、杀虫保芽等方面介绍了桑园春季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钾肥施用水平对桑树生长和桑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适合用量配比能提高桑树每株枝条数、枝条叶片数、枝条长、枝条平均重和平均单叶重。结果显示,在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a,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a时桑叶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35.2%。试验结果还表明,氮肥、钾肥对桑叶增产效果有互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具有增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功能,套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形式。为研究不同套种模式对桑树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幼龄桑园分别套种大豆、绿豆、马铃薯、红薯、花生、芝麻6种农作物,比较6种套作模式下桑树的生长情况、桑叶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并分析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套作模式中,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桑树/花生的平均枝条数及平均总枝条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从平均枝条长来看则正好相反,而单位面积总枝条数差异不显著;从桑叶叶量来看,桑树/花生套作模式下最高,达16 391.90 kg/hm2,桑树/红薯次之,桑树/绿豆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套作幼龄桑园单位面积平均总条数(x)与平均总条长(y)有极显著相关性,拟合多项式方程为:y=0.247x2–2.506x+314.16(x>0);综合来看,桑树/花生套种模式较有利于幼龄桑树的生长,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模式。该研究为幼龄桑树套种模式的推广,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桑枝屑栽培平菇不同配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当地桑枝资源,2008~2009年在广西天峨县六排镇纳州村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平菇试验,探讨桑枝屑对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生物转化率、鲜菇产量及投入产出比,则以桑枝屑30%、枫木屑55%、麸皮10%、石膏1%、石灰2%、过磷酸钙2%为平菇高效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