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州沿海海涂秋茄红树林引种造林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茄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福鼎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洋的适盐性树种,通过人工引种,可以改变温州海涂造林树种少的问题。温州滩涂资源丰富,环境条件较适宜秋茄红树林生长,而且目前已形成人工引种造林技术体系,通过秋茄红树林引种造林,可以发挥它良好的防护功能和风景观赏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退化的消失的红树林湿地资源,我国湿地修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多,但是成活率低。文章主要从红树林湿地修复技术的宜林地选择(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树种选择与引种与修复造林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探讨了造林方法、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混交造林等。结合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提供各项指标临界参数以供修复参考,旨在为我国红树林的有效恢复,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参考。针对湿地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观赏新树种—珍珠相思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原产澳大利亚的珍珠相思,既是观赏树种,又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广西林科院自1981年引种以来,连续0多年对其进行引种,栽培等的试验研究。本文从生物不特性及适生条件,物候,采种,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珍珠相思的引种栽培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湛江附城镇红树林地的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湛江红树林的天然更新缓慢。而该镇引种海桑和无瓣海桑造林结果分析,表明其引种造林是成功的,建议加快推广应用。同时,对在裸滩泥地的红树林恢复宜选用当地的红树林先锋树种来进行,而在红树林中的补植造林的树种选择则优先推荐上述两种海桑。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洛阳江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红树林造林时,要充分考虑红树林的耐寒性、向海性和生态安全,根椐实际情况进行树种选择,同时应以混交林为宜,以减少病虫害,并考虑植物的形态、花期、花色差异进行美学搭配,提高其观赏价值。本研究以洛阳江湿地为例,根据红树林的耐寒性、耐盐性、向海性和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性原则进行树种选择,认为洛阳江红树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引种树种为老鼠簕、木榄、红海榄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红树林保护和建设已纳入沿海各县区林业工作,但红树林造林技术报道却很少。我们通过对泉州湾洛阳江湿地自然状况的分析,选择适宜在泉州湾营造红树林的树种,同时对原生红树林树种桐花树、秋茄造林技术进行研究,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湛江红树林造林地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湛江附城镇红树林地的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湛江红树林的天然更新缓慢,而该镇引种海桑和无瓣海桑造林结果分析,表明其上造林是成功的,建议加快推广应用,同时,对在裸滩泥地的红树林恢复宜选用当地的红树林先锋树种来进行,而在红树林中的补植造林的树种选择则优先推荐上述两种海桑。  相似文献   

8.
欧待敏  健康 《广西林业》2004,(3):i003-i003
广西东门林场是全国向国外引进育苗(引种培育)造林技术最早的国有林场。 1982年,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在东门林场正式实施,先后从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引进了170多个桉树树种(种源),在育种、无性繁殖、造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取得了多项显著的科技成果。从1990年以来,林场采用优良无性系种苗和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福建省引种成功的树种有200余种,驯化栽培成功的乡土树种40余种,确定了一些主要造林树种优良种源,对一些优良树种无性繁殖技术有所突破,建立了外来树种和乡土珍贵树种良种生产基地。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舞钢地处河南中部,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开展了毛竹北移,山地引种泡桐,杉科树种和火炬松等引种研究。总结了舞钢市引种这些树种的成功经验,为开展造林树种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造林对铁尾矿地养分含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尾矿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于尾矿的生态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蓝崇钰等,1996;束文圣等,2000;郝秀珍等,2005)。铁尾矿是尾矿的一种,它是由铁矿石直接粉碎而成,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普通土壤有很大不同,给生态治理带来很大困难。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混交造林技术、造林方法和幼林抚育管理,并对项目实施10年后的造林成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塑膜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容器育苗、造林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以油松、侧柏为主要树种, 从制定塑膜容器苗的苗木标准、进一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注意容器苗造林的适地适树、适时进行穴内间株等四个方面, 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连木资源概况、栽培技术及综合利用前景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黄连木是河南省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主要森林植被和造林的良好树种.黄连木种子含油率高,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好原料.在对河南省黄连木资源概况、优良单株选择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总结了黄连木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情况、生长规律、分类、优树选择标准及划分原则确定、种子繁殖及嫩枝扦插育苗技术、造林及抚育技术、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等,并展望了黄连木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营林技术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t of forestation decision-making system which covers 140 tree species growing extensively in Zhejiang Province including coniferous forest, broad-leaf forest, production forest, and bamboo forest, was developed by cooperation of silvicultural techniques and computer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It can be easily operated to help user selecting tree species in given site types and optimize their benefits, which advances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ation and improves the rationality of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退耕还林适宜的造林树种,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黄底、青底、白底灰泥田的退耕还林造林树种选择试验,应用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的农田退耕还林造林的适应树种有香椿、深山含笑、邓恩桉、拟赤杨、马尾松等12种,其造林成活率均在86%以上。退耕还林造林的选择应根据立地条件、经济条件、造林目的选择最佳的造林树种,才能发挥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辽西半干旱区尾矿废弃地不覆土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与覆土造林地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覆土造林地植物生长正常,经过4年的植被恢复,覆土与不覆土养分含量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栽植3年后,其生长量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华山松裸根双月苗造林技术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3年昆明市万旺林场,采用华山松裸根双月苗成功地营造了980hm2华山松林。本文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这一实用技术;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状况方面介绍了采用此技术后的效果;对造林成本也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二道柳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道柳是北方的柳树杂交新品种,也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其树干通直、分权少、不开裂、节疤少、颜色洁白,是十分理想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树种。为此,笔者对浙中地区二道柳的引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二道柳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它的生长量远高于普通柳树,采用高密度造林,集约栽培,3-4年轮伐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是一种适宜永康市及周边地区山沿田、低洼地、河滩栽培的柳树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进行山乌桕等24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24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24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石栎、木荷、杨梅在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