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1996—2007年宁夏永宁县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转移矩阵、逻辑预测、占补平衡等方法,对永宁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永宁县土地利用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及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江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64-16566
对乌昌经济区的耕地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区耕地保护存在以下问题:耕地总量的变化率较小,基本农田与耕地质量不相匹配,耕地转向建筑用地步伐加快,部分市县未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过于关注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保护的内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最终实现乌昌经济区耕地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双辽市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了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目标。5年来,双辽市共实施1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累计新增耕地2288.76公顷。以制度确保耕地有增不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力度,认真执行"占一补一"制度,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  相似文献   

4.
政法快讯     
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强调,各地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实无法避让耕地的,要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落实补充耕地。  相似文献   

5.
回顾过去15年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等四个方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3月8日,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15年青海确保了810万亩耕地和65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至此,青海已连续1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青海省国土面积辽阔,但耕地面积小,其中又以贫瘠田地居多,优质农田居少。此外,青海省耕地大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同时将改善占补平衡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全省易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确保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建设用地占  相似文献   

8.
通过南京市六合区 7.2×104 hm2 耕地资源质量状况调查,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为基本农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平衡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六合区中低产田面积约占基本农田耕地总面积的70%,土壤基础地力较1984年下降了975 kg/hm2,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养分失衡,污染趋势扩大,保护地土壤微生物指标变化异常.建议加强农田质量监测点检测工作;尽量使农田占用与补划质量情况趋于一致;尽快完善耕地质量管理立法;迅速建立长期定位的土壤质量监控检查网点;增加土肥科技含量的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惜土意识;加强土肥工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缺乏一定的测算标准和参考依据。为确保补充耕地质量数量与占用耕地的质量数量达到一个平衡,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耕地产能核算成果得出了各等别耕地的产能,利用耕地产能测算各等别间产能折算系数可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折算标准。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分等就是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为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合理利用科学的农用地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