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对杨树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发现:苗木秋冬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秋栽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均优于春栽苗木。  相似文献   

2.
秋栽毛白杨效果好闫发水王汝谦徐爱荣张瑞山(正定县林业局050800)毛白杨是河北省平原农区一个主要造林树种,乡、村群众多习惯春栽,但春季造林时间短,直接影响造林绿化速度。为此,正定县自1989年以来,连续开展秋栽毛白杨,并对秋栽与春栽的成活率、生产情...  相似文献   

3.
<正>围场县位于冀北接坝山区,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但该区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难成活,而雨季营养杯造林成活率虽较高,但运输栽植成本极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油松早春顶  相似文献   

4.
随着江西省“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春季造林时间短、任务重的矛盾日趋明显。加大冬季造林力度可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杨树是“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主要树种,冬季植苗造林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北方春季造林因冬季干燥、少雪,春季风大、少雨,苗圃地墒情小使苗自身失水严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根系裸露时间较长,毛细根因失水干枯,会影响其成活率。因此春季造林应采取几项关键措施.能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对本地区主栽品种中林46#杨进行了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秋冬造林的杨树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秋冬造林的杨树树高、胸径、冠幅、最长新技长度等生长量均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7.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辽市立地条件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瓶颈问题,这就要求在林业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完成日苴繁重的生态建设任务,本文仅就通辽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应采取的技术、政策措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植苗造林 (一)造林季节华北地区春秋均可,春季在4月上中旬,秋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秋季造林要涂白和修剪侧枝。 (二)造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高的沙荒地及河流两岸的荒滩作造林地,河卵石多的沙壤土地段应客土造林。  相似文献   

10.
一、准确掌握造林季节 1、春季造林。土壤开始解冻到苗木萌芽以前是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早栽的苗木先扎根后发芽,苗根愈合快再生能力强,可以给枝叶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所以成活率比较高.相反,栽植过迟苗木就会“跑秧”,水分散失快而根系来不及供应导致枯死。既使处于垂死的状态还没有死掉,也因受过外界不良条件的严重影响,生长不好很容易变成“小老树”。从甘肃中部大部分地区来讲,一般从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春季造林的最佳季节,这一时期特别宜于植苗造林和插干造林.  相似文献   

11.
水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之一.太行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地上水少,地下水深,自然降水分布不均,春季造林季节干旱少雨,导致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充分论证了秋季造林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从而得出了春季两季都是造林的黄金季节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春、秋两季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为改变春季一季造林时间短、任务重、成活率低的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即是利用杨树插穗作为造林苗木,经过3年时间过程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其扦插造林应选择河流故道、两岸、水浇沙滩地等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春季造林成活率应注意的几个主要环节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苗木冬眠期限与造林时间选择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林木树种冬眠期限不尽相同,苗木冬眠期结束早晚与春季造林时间选择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早春冬眠期结束较早的树种,适宜早期造林栽植,反之,则应推迟造林时间,最佳栽植时间为苗木冬眠结束前后1~5 d为宜。  相似文献   

16.
桐城市地处长江北岸,年降水量1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6—7.月的梅雨期,2~3月的植树季节多有春旱现象,杨树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在市域内进行了杨树秋季造林技术研究,旨在探索最佳造林时间与成活率等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20%,其幼树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均高于春季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春季杨树苗木枝叶萌动后进行栽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萌动时间愈长,造林成活率越低,所以,春季营造杨树,应选择在苗木萌动前栽植。  相似文献   

18.
<正>廊坊大部分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地上水少,地下水深,自然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干旱少雨,导致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经过多年实践,廊坊市林业局总结出一套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在干旱瘠薄地区取得成效,解决了干旱地区造林难的问题,其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承德市在荒山绿化美化中采用黄栌造林,不仅加速了荒山绿化步伐,而且由于黄栌秋季叶色红艳,起到了美化效果。按照传统的造林方法,黄栌采用春季和夏季截干造林。但由于承德市范围内春季雨水较少,天气干旱影响造林成活率。而夏季造林必须采用2年生苗,造林后生长量小,成活率低,同时育苗时间长,加大了育苗和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20.
雨季营造护路绿化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东北地区铁路植树以往都以春季造林为主,冬季造林为辅,雨季造林很少采用。春季造林季节性强,冬季造林费用过高,雨季造林不仅大大缓解春季造林的压力,而且与春造和冬造相比有很多优势。2006年7月11日至12日,我们牡丹江铁路林场在拉古至牡丹江间铁路沿线两侧栽植了2000株垂抱109柳和2000株银&#215;中杨,胸径3-4厘米,树高3.5~4.5米,树龄4年生。2007年6月15日调查,综合成活率达95.6%。现总结如下,以便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