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森林工程以现代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为指导,把城市地域内的建成区、近郊区、远郊区等地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布局设计,建立相对稳定而多样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和改善城市的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粉尘污染,解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生态保健等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森林环境健康因子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森林生态及环境场的生物保健效应即产生负离子、释放植物精气、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嗓音功能并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等一系列疗养保健功能案例分析,综述了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的良好疗养保健与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科学地开展森林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不同类型绿地植物配置抑菌效应初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淮安市城市森林不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抑菌效应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春、夏、冬季各样地绿化配置树种、植物均有明显抑菌功能,且抑菌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绿地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森林的发展是人类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为使城市林业建设建立在高科技含量水平上,作者讨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研究的对象及任务,初步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框架及特点,以期引起讨论并推动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期报道的主题为树木的保健作用。扬州、佛山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有关研究用数字说明树木存在抗污功能,还有许多惊人的发现。如侧柏的抗癌作用,对肺癌细胞NCL-H460抑制率高达97%,山茶的抗污效果明显,山茶叶片中硫累积量为7.551g·kg-1DW,氟的累积量为1.622g·kg-1DW。研究结果为城市居民栽植保健树木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已为居民带来了健康福音。松花江下游的苯污染事件告诉我们根治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如果我国沿江湖和湿地、工业区、人口稠密区构建完整的抗污森林植物体系,居民室内都放置抗污花草,不乏为根治措施之一。松花江污染事件昭示:我们极力倡导的建设城市森林非常及时、绝对必要,向广大居民宣传城市森林知识不可或缺。下面仅向广大读者再介绍一些解毒植物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植物净化/矫正材料。    相似文献   

6.
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在安徽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肠",具有消化、吸收城市污染源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笔者从安徽城市森林的建设现状入手,探讨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内涵表明了城市特色森林建设是当前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质量重要途径,本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平衡点出发,依据城市5大类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侧重作为8大类城市特色森林模式建立的切入点,明确了不同类城市特色森林建设的内容、适用范围以及主要措施,最后通过案例的阐释进一步表明了特色森林模式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和理论研究实践的分析,论述了城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城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城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几个关键技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系统阐述中国城市森林发展的思路、理念、措施等问题基础上,并以江苏为例对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进行了具体研究,以期为中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清查和珍稀濒危种保护生物学研究,新药源研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道地性研究,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有效成分的分离和药理学基础研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等方面评述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针对其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水江保护区位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地带,自然生态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植被垂直分布显著,不论是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方面,还是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性方面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被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植被、植物区系、珍稀植物、资源植物、竹类等植物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摸清本底资源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资源植物应用、深加工、育苗等方面研究不足,社区居民缺乏发展经济的技术支撑,保护区从事研究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发展应用型研究,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是科技兴林改善群众生活的必然选择;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是促进保护区植物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立法进程及理论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理论研究主要在保护制度与经济效益、保护制度比较分析以及农民利益的保护方面,而林业植物新品名保护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4.
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植物转基因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概述了目前转基因植株的实际应用、新性状的获得及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 ,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讨了植物转基因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岸带是城市最具生态效能和活力的空间,创造近自然植物群落能够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万物共生的可持续生态景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在积极探寻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的方法和标准,但这方面的综述文章寥寥无几。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新国内外相关文献50余篇,评述了国内外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现状以及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途径两方面研究进展,以期梳理整合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现状与趋势,拓宽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新视野,为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研究的体系框架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植物构筑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日益受到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系统地分析植物构筑要素为更深入地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介绍了研究植物构筑型的意义、植物构筑型的研究历史, 归纳总结了植物构筑型的有关概念,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巨大价值对于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中通过梳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对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定义、价值分类、价值机理和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做出展望,指出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承担着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价值功能,当前对其价值评估较少,还需要利用双向思维,加强对经济社会和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等方法,对大王岭风景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王岭风景区现有药用维管植物共123科33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药用植物24科37种,被子植物99科301种(其中双子叶药用植物有83科251种,单子叶药用植物有16科50种)。其中有何首乌、天冬等9种贵细药用植物,有桫椤等4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整理出大王岭野生药用维管植物名录。并对大王岭风景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视觉感知的植物色彩景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色彩在提升视觉景观质量、调节园林空间情感和彰显城市风貌特色中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地量化和营造丰富的植物色彩景观,从而实现在不同尺度下植物色彩景观的最佳视觉感知效果,以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正成为植物色彩景观设计与应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在植物色彩景观的取色与分类、植物色彩景观质量评价、植物色彩景观设计实践以及植物色彩景观的心理、生理与社会意义等4个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文中在对此展开评述的基础上归纳了植物色彩景观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植物色彩景观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植物色彩景观视觉感知效应、更好地营建植物色彩景观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Wei Tang  Anna Y.Tang 《林业研究》2019,(5):1555-1568
RNA-seq and single-cell genomic research emerge 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 the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ability to examine genetic information of any number of single cells in all living organisms.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RNA-seq and single-cell genomic research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in many aspects of plant biology.In this review,we summary and discuss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RNA-seq and single-cell genomic research in plants including the single-cell DNA-sequencing,RNA-seq an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in woody plants,methods of RNA-seq and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for studying plant development,and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for elucidating cell type composition.We will focus on RNA-seq an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in woody plants,understanding of plant development through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and elucidation of cell type composition via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will be helpful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genomic research in a way with the power of plant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