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对化学采脂的研究美国研究刺激松脂流动的目的在于增加松脂的工时产量。最初搞化学刺激法时试了很多药剂,其中绝大多数都增加松脂的流量,但效果最好的是硫酸。硫酸刺激法又分硫酸液和硫酸软膏两种,后者优于前者。1.硫酸液刺激法将50%浓度的硫酸液放在聚乙烯塑料瓶内,将瓶挂在松树上。使用时采脂工从树上取下喷酸瓶,用手挤压瓶体则喷出细滴状硫酸,使瓶嘴边喷边沿着新的割沟移动。酸的用量必须正确掌握。既要使酸完全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乌杨诺夫斯克林业管理局某采脂大队,应用了新的中央林化所采脂实验室研究的松脂分泌刺激索——(?)。在1969年曾设置了两个50棵树一组的试验小区。在每棵树上开割了两个割面。在第一个小区一个割面是用新的刺激素采脂,而第二个割面是采用一般的方法(不用刺激素),在第二个小区第一个割面用新的刺激素割,而第二个割面——采用亚硫酸盐碱液酒糟。用化学割刀,一天内在所有的割面进行采脂,采脂间隔期3-3.5天。用新的刺激素采割,每个割面上松脂产量比一般采脂方法增加190-195%,而采用亚  相似文献   

3.
国外普遍认为,实行化学刺激采脂,是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和松脂产量现实而有效的途径。生产中使用较广的化学刺激剂有:硫酸和亚硫酸盐酒糟、酵母废醪液等。近年,各采脂国家都在寻找更有效的新型化学刺激剂。这种刺激剂必须是:对植物组织和人体腐蚀性小、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产脂资源。目前,在伐区的伐前短期限的采脂,仍采用中长期的常法采脂工艺。为充分地综合利用松林资源,在松树砍伐前1-2年内最大限度地采出松脂,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所与佛岗县林业局、佛岗松香厂、佛岗黄花采育场,组成试验小组,研究了用硫酸软膏刺激松脂分泌的强度化学采脂技术,已有初步结果,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采脂树种,产脂量较高,占全国松脂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常法采脂劳动生产率低,一个采脂农民在一个采脂季节内一般只生产松脂2-3吨,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的化学采脂技术研究,以提高松脂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我们曾用过53种有关化学药物、植物生长刺激素、生物刺激剂对马尾松进行中长期(采脂年限为10-15年)化学采脂筛选试验,要求选择增产松脂效果好,安全无毒和不损害松树生长的化学采脂刺激剂。筛选结果表明,应用亚硫酸盐酒糟醪液(以下简称“醪液”)刺激马尾松增产松脂效果较为显著,三年试验结果,平均比常法采脂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松香生产蓬勃发展。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把营林、采脂、采伐紧密结合起来,江西省森工局在崇义县建立松脂林场。中国农林科学院南京林化所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实践,在协助建场的同时,开展了伐前硫酸软膏化学采脂和植物激素化学采脂试验,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增脂剂的制备由松脂制成的松香、松节油是造纸、油漆、电气、塑料、橡胶、医药、食品、香料、选矿、农药、印染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是我国重要的林化产品。为使采脂丰产,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化学刺激采脂法。主要是硫酸和亚硫酸纸浆废液法。其中,美国。1946年就开始用...  相似文献   

8.
我地区地处桂东南,马尾松资源丰富.为了贯彻"先采脂,后采伐"充分利用松林资源的原则,需在伐前进行强度采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化工原料,为出口支援世界革命多做贡献.硫酸软膏化学采脂具有单刀产脂量高,流脂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松脂成本,提高松脂含油量,充分利用松林资源等优点,是较先进的采脂技术.根据1975年3月全国松香科技座谈会科  相似文献   

9.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我们1976—1977年在尤溪县新桥公社葛竹妇女综合林场进行了马尾松中长期化学采脂试验,初步取得了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试验目的 在马尾松采脂中试验采用化学药剂刺激以促使增产松脂、提高采脂率,节约劳力,并使化学采脂年限稳定在十年以上,达到稳产、高产,青山常在,松脂长流。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化学采脂的方法,来刺激树脂道,延长松脂分泌时间,以提高松脂产量。但是,要提高松脂产量,不仅要有先进的采脂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从营林措施上创造有利因素,使松树有充分的活力,加速松脂的形成和旺盛的松脂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天然松香有三种来源,质量最好的是脂松香。近年,美国脂松香产量,据称由于“劳力紧张”一再下跌。为了提高采脂工效,以维持生产,获取利润,美国普遍采用了涂抹硫酸膏的化学刺激采脂法,并在继续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化学刺激剂。据报道,1973年下半年,美国松香松  相似文献   

12.
林业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陈定国等人最近研制出一种松树促生增脂剂,在湖南、广东、贵州3省6点的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上应用,增产20-35%,延长采割流脂时间5-9%.该项成果1993年12月通过湖南省科委组织的监定,专家认为其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松脂是松树伤口渗流出的一种透明粘液,经加工提炼,可得松香和松节油两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传统的松脂采集完全依赖于自然,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推出了在割面进行化学药剂刺激的化学采脂法。化学采脂通过“扩口”或“扩流”而增产,因而不能增加生成松脂的原料,对松树生长和产品质量有…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化学采脂采过松脂的同志都知道,当我们采割松树后,经过一定时间,松脂就停止外流了,这是由于松树的分泌细胞充水膨胀,迫使树脂道口缩小的结果;其次是由于割口表面松节油挥发,致使树脂道口被松脂堵塞。化学采脂就是用某些化学药剂涂割口,达到延长流脂时间,或提高单位时间流脂量。有的化学药剂含有营养元素,还会被松树吸收,对树木的生理过程起到有益的作用,因而化学采脂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生产上,并把它作为增加松脂产量,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化学采脂和常法采脂相比,工艺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施药工序。根据使用的药剂不同,化学采脂可分为:化学药剂刺激法,生物化学刺激法和微量元素刺激法。或叫做:强度化学采脂和中长期化学采脂。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松树资源是松脂可持续、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利用的基础.根据松脂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结合对松脂资源及其深加工利用产业现状的分析,从松脂精细化学利用角度讨论了个性化松脂资源需求.从松脂生产、加工、利用及效益等不同角度来看,需要具有产脂力强、产脂时间长、松脂品质好、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的集约化优质松脂资源,而从深加工利用角度...  相似文献   

15.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开门办科研,科技人员深入林区,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试验小组,研制硫酸软膏和采割工艺,使单刀产脂量显著提高。马尾松软膏采脂比常法提高4-5倍,云南松软膏采脂提高6-8倍。持续流脂时间马尾松8-10天,云南松长达19-28天,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为我国伐前采脂提供了新的工艺。目前,中国农林科学院林化所、江西崇义林场、四川普威林业局、广西桂林、玉林、湖南邵阳、四川林科所等单位都在积极开展硫酸软膏化学采脂试验研究工作。同时也开始逐步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脂农使用的受脂器一般是用碗、竹筒、塑料等受脂器,上述受脂器受的松脂气化严重,油份挥发大,造成松脂质量差。塑料受脂器成本高,脂农不易接受。为了提高松脂质量,降低采脂成本,生产出优质松香和松节油,广西林科所研制出一种新型纸质受脂器,其材料是由两张牛皮纸、中间夹一层塑料胶合而成的复合纸用手工制作各种不同规  相似文献   

17.
松属种间嫁接对松脂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光松、萌芽松或展松与湿地松嫁接后松树的松脂化学组成的研究,探讨松属种间嫁接对松脂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作为接穗的光松、萌芽松和展松的松脂化学特下基本上不变,不具有其砧木-湿地松松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 据报导,目前国内外用亚硫酸造纸废液(以下简称废液)刺激采脂,年平均能增产松脂30%左右。为了探讨一种更理想有效的化学刺激剂,一九七八年我们在尤溪县新桥公社葛竹大队妇女综合林场采用十种化学药品进行小区筛选试验,结果认为复方S.P.废液(即废液加1%有效成份的乙烯利)刺激采脂效果最好,单株单刀能比常法采脂提高60%。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下降式采脂法中存在操作流程多、劳动强度大、灰尘与雨水等污物易混入所采集松脂,以及采脂后的松树滞长,甚至枯死等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松脂采集技术——钻孔采脂法,旨在减少采脂操作流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所采集松脂的质量。同时希望为松脂采集及其它类似采脂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且实地7d的采脂试验表明,钻孔采脂法开切的采脂韧皮层面积比下降式采脂法小得多,但采集到的松脂重量却仅相差3.05%。  相似文献   

20.
松脂是松属树木分泌的天然树脂,以松脂为原料加工所得的松香和松节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增脂剂是一种松树生长促进剂,施用于采脂松树,能提高其生理活性,促进养分吸收,增强光合作用,加快营养物质运转,增强抗逆能力,促进松树生长和松脂的生成,实现松脂长周期生产。 一、松树增脂剂的施用 1.增脂剂的配制。出厂产品不能直接施用,需兑水稀释后才能发挥促生丰产作用。1号和2号增脂剂每瓶兑水1kg,4号增脂剂每瓶兑水0.9kg。配制后及时使用,存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