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位于辽宁北部的清河、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依据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特点、内涵及研究区域的生态特征,构建了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清河、汎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汎河流域4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3个处于“健康”状态(IV-5-2、IV-5-3、IV-5-4),1个处于“一般”状态(IV-5-1)。清河流域7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1个处于“健康”状态(IV-5-11),2个处于“亚健康”状态(IV-5-10、IV-5-12),2个处于“一般”状态(IV-5-9、IV-5-13),2个处于“疾病”状态(IV-5-8、IV-5-14)。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结合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博斯腾湖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10年来,在博斯腾湖流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水质急剧恶化。因此,分析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多系统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及其模型,将博斯腾湖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水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个重要指数由高到低得分顺序依次为:水体污染负荷指数>周边水体环境状态指数>社会经济压力指数;其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综合评估等级为IV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南省水环境现状,从"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框架出发,建立河南省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取指标进行分类,并对河南省2010-2016年间的水环境生态安全水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选用的29个指标最终划分成3个主成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安全程度主要是由第一主成分决定,即由人口,生产总值,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量,工业废水中COD、氨氮排放量,人均和单位GDP用水量等控制,其次取决于河南省政府对水体污染治理投资情况。2010-2016年河南省水环境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趋势与压力、响应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是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河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近两年稍有下降趋势,仍需加大对水环境的治理,改善水环境整体质量,提高水环境生态系统自身应对外界压力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之一,是实现区域水环境差异化、科学化管理和排污许可分配技术的重要基础。以位于太湖西南岸河网片区的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基于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结果,构建了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土地生态功能4类14个指标组成的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进而利用向量模法对分区水环境承载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区域差异明显,D_1和D_4分区承载力值分别为0.062、0.029;水资源指数和土地生态功能指数总体表现较好,水环境、水生态指数整体表现较差。研究显示,河道水生态退化、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以及点、面源污染等是制约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提升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西北地区水生态安全,保障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推进,本文选取27项指标建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DPSIR模型,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从时空两个维度评价其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COD排放量对水生态安全影响最大;时间维度上,西北地区整体水生态安全得分提高,达到较安全水平;空间维度上,各省(区)间在水资...  相似文献   

6.
以高塘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分析了水质情况,采用水利部门认可的"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环保部门认可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评价了研究区水体营养状态,采用Arcgis软件中"克里金插值法"结合"栅格计算器"生成全湖富营养化空间分布图,并对处于不同等级的水体面积占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高塘湖总磷(TP)超标严重,处于劣Ⅴ类,枯水期高锰酸钾指数(CODMn)值平水期丰水期; TN(总氮)浓度在不同水期相差不大,丰水期叶绿素a(Chla)浓度值枯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透明度(SD)值平水期丰水期;②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研究区水体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等级,其中中度富营养等级的水体面积占比为19.9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处于轻度富营养等级;不论用何种方法进行高塘湖富营养化评价,丰水期和枯水期结果基本一致;③当评价水体资料稀缺或Chla浓度不具有代表性或其他参评因子与Chla浓度相关性不明显时或N因素为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限制性因子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富营养等级结果更真实。  相似文献   

7.
基于综合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千鹤湖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千鹤湖生态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计算综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千鹤湖生态安全的关联度,以此对千鹤湖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社会经济影响层处于Ⅰ级,水生态健康层处于Ⅳ级,服务功能层和管理调控层均处于Ⅲ级,综合判断千鹤湖库区的安全生态状况所属的安全级别为Ⅲ级;针对45项评价指标,计算Ⅰ、Ⅱ、Ⅲ、Ⅳ、Ⅴ级对方案层的贡献率,分别为2.05%、38.66%、34.19%、2.88%和22.22%;千鹤湖总体生态安全状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制约4个准则层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分别是单位面积点源COD负荷、综合营养指数、集中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和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结论】千鹤湖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级别,应加强对千鹤湖水生态健康层的保护,建立千鹤湖生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AHP法对南京市各分区2015、2020及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分别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障碍因素诊断方法对影响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的障碍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分区2015年至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均处于中等或较差等级,整体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状态;其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万元GDP排污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及人口密度。通过综合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为南京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估涉及大量的行政区社会经济数据,评价方法常常忽略单个指标对综合值的影响程度,本文构建了基于地质-水文-生物(GHB)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基于物元分析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以大安市为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定量评价。评价得出大安市87.45%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在安全级,但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单个指标分析表明,大安市土地生态建设重在推进重要水源管理、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矿产开采量和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物元分析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对大安市生态安全的改善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DPSIR概念框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均方差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研究,研究表明:1贵州省2005-2012年的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直线增长趋势,整体安全状态逐渐转好。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的安全指数波动变化明显,响应安全指数趋势拟合显著,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灾害)对贵州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影响较大,政府和相关水资源和环境部门的响应对贵州省地下水资源的整体生态安全的调整起到关键的作用。3尝试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均方差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整体生态安全DPSIR评价指标体系,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考虑水资源特性并结合中四角四省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四省的水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设置了各个指标的4个临界值,根据4个临界值组成的样本模型的计算结果,划分了江西、湖北、湖南和安徽的水安全状况级别。综合2005~2011年的评价结果看,水安全状况较好的是江西省,其次是湖南、湖北和安徽。最后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不同方面对四省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区域水安全评价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水安全内涵分析出发,建立了包括水供需矛盾、生态环境、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控制灾害、赋予水价值和水资源管理等内容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基于指标体系的水安全评价是涉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将多因素评价问题成功的转化为单因素评价问题,实现水安全的综合评价。将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我国部分省区水安全综合评价中,应用表明该模型分析结果合理,评价客观,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水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万哨凯  宋晓丹 《湖南农机》2011,(11):242-244
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反映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建立了南昌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南昌市2000~2010年生态安全度变化趋势图:2000~2005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安全度变化区间为0.371~0.665;2006~2010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安全度变化区间为0.665~0.611,但整体上仍处于弱度安全区。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与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水安全的指标体系,结合虚拟水理论对部分指标进行量化,采用Fuzzy-AHP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1998-2005年及2015和2020年在丰、平、枯3个水文年下的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水足迹、人均水资源量、粮食安全指数、依赖指数、粮食自给度、水资源压力指数6个指标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79%,该6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水安全状况;郑州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区域综合安全状况、社会经济安全层、粮食安全层为安全,资源生态安全层为较安全,表明郑州市经济社会和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区域资源和生态安全为代价的,所以郑州市区域水安全状况是一种结构不合理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安全情况.根据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状况,采用组合赋权的水资源承载力TOPSIS模型和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研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水资源承载力在4个二级分区均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安全除龙羊峡以上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区域均呈增加趋势;空间维度上,水资源承载力在4个二级流域均处于临界承载状态,龙羊峡以上区域水资源处于较安全状态,龙羊峡-兰州、龙门-三门峡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兰州-河口镇处于不安全状态.水质污染、供需矛盾、生态用水量偏低等因素是造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其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首次尝试采用同一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测算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和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对评价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效果至关重要。对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洛阳市洛河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在建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模型从安全价值、景观价值、气候价值、环境恢复价值四方面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研究。研究表明,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得年均涵养水源量增加28.06万t,泥沙淤积量减少20.81万t,尘埃阻滞量9107t,土壤侵蚀量减少209.1万t。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年均总价值为11715.9万元,其中安全效益年均价值为7145.6万元、景观效益年均价值为1966.9万元、气候效益年均价值1504.9万元、环境恢复效益年均价值为1098.5万元。研究成果可为全国河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评价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在介绍两种方法原理及计算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判矩阵的确定,得出了两种方法计算的指标权重。经过分析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了各指标对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排序和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分值。评分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曲靖市,最低的是德宏州;云南省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并根据各指标权重对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地区为例,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也向着优质耦合的方向发展;22001-2006年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2006-2008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能与经济较为协调,2009-2013,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水给水资源供应造成了一定压力:3从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说明在该地区,水资源和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但近年来,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建议应提高整体污水处理,提高用水效率,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基于多指标水安全评价模型,设计最佳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水安全指数。针对水安全评价中存在信息冗余和评价效果差的问题,利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剔除不重要的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得到2002-2011年建三江水安全最终评价指标中各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即水安全指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评价模型的显著性和有效性,且计算过程可以被有效控制,为多指标水安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的概念及内容,运用PSR模型分析了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制约因子,建立了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2004~2012年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及PSR分项指数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唐山市生态健康程度正由亚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对唐山市2013~2020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做出预测,结果显示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