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险土石坝水力劈裂现象的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病险土石坝坝体注水试验过程中的水力劈裂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坝防渗体为低渗透性时,在高水头下的水力劈裂发生的风险相对要大。坝体的应力分布中小主应力3σ不足是引起坝体水力劈裂的主要原因,在1/3~2/3倍坝高处,小主应力和土的抗拉强度之和往往不能抵抗过高的水头压力而引起水力劈裂。坝体钻孔注水试验应尽量控制水头上升速度,并实时监测水头与流量的变化,选择较低的水头进行试验,并采用分级注水,在判断试验结果未发生水力劈裂的情况下,取合理的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严重影响到回灌效率的入渗场地介质堵塞问题,采用北京市地下水回灌场地实际地层的土体,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以永定河河道内砾砂和西郊西黄村砂石坑的圆砾作为入渗介质,注水中悬浮物浓度分别为5、1、0.5g/L。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堵塞会引起土柱渗透系数大幅衰减;悬浮物堵塞主要发生在回灌场地表层,在试验柱内可分为两层,表层为严重堵塞区,最深达12cm,下层为堵塞影响区,深度可达65cm;渗透介质颗粒越粗、悬浮物浓度越大,严重堵塞和堵塞影响的深度越大,而渗透介质颗粒越细、悬浮物浓度越大,土柱越快发生堵塞。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目前在建的大(2)型水库有两座,中小型水库有三座,均设计为碾压式土石坝。深圳地域偏小,城市开发程度较高,可资作为土料场的平坦场地少,必须大量采用丘陵区风化料上坝,由于风化料的均一性普遍较差,形成各种上坝料地质勘查问题。基于20多年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与实践,针对本地区风化料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料场选择、料场分区分层、击实试验、地质参数取值、坝型推荐、填筑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理念,可供类似地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缘由需水量试验是灌溉试验中的最主要项目之一,几乎全国所有灌溉试验站都在开展这项试验。测试方法直接关系到试验成果的质量。为提高试验成果的精度及代表性,各地都采用坑测法进行水稻需水量试验,并要求测坑中土壤为原状土。为了保持有底测坑中土壤成分,以往采取的建造方法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5.
某水库大坝填筑土填筑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水库大坝原料场土取样试验成果与实际坝体土原状样试验成果对比,对大坝填筑土干密度和压实度进行分析,认为坝体总体填筑质量能基本满足Ⅱ、Ⅲ级坝的要求(据1984年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并首次提出深圳地区大坝填土钻孔取样室内试验干密度值普遍偏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环入渗理论,推导出了多水头稳态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入渗参数的求算方法,分析比较了双水头与多水头方法测量的入渗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多水头方法比双水头条件下获取的饱和导水率稳定性强、变异性弱,与多个双水头求算结果的均值十分接近;多水头下的测量结果与多个双水头均值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双水头入渗中,积水深度相差10和15 ...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需水量试验是一项长期性的研究工作,测试方法直接关系到试验成果的质量。坑测法中,有底测坑的不同建造方法将会影响到测试效果,目前通常有二种建造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试验用的土块先挖掘成型,底与地基隔断,再整体吊出,在原地上作有底测坑底板,然后将土块吊回原处再浇  相似文献   

8.
东涌水库是深圳市拟建的一座中型水库,简要介绍了水库主坝的主要设计特点。主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顶宽8m,最大坝高56m,坝长337m。粘土防渗心墙顶宽为6.0 m,上游坡比为1:0.2,下游坡比为1:0.2,在粘土心墙与坝壳之间,设砂反滤层和碎石砂过渡层。选取典型断面,采用理正系列软件的“渗流分析软件”进行渗流计算及渗透稳定分析;“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直接读入渗流计算成果,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自动搜索不同滑弧中心和滑弧半径,求得最小安全系数的滑动面即为最危险滑动面。  相似文献   

9.
土壤吸力测试方法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吸力测试方法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以砂土为试验材料,利用张力计、滤纸和压力板仪分别测得砂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并通过VG模型进行拟合。得出了在相同含水率下压力板仪(退湿)测得的吸力大于张力计连续测量法测得的吸力大于张力计间断测量法测得的吸力,张力计间断测量法和滤纸法测得的吸力几乎相等。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由于接触角滞后会导致不同测试方法所对应的接触角存在差异,以及接触角变化对砂土吸力的影响。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得出导致造成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在测试时土体中接触角滞后造成的,接触角滞后对压力板仪和张力计影响非常大,而对滤纸法影响非常小。随着接触角的增大,压力板仪和张力计的测量结果将会变小。在自然状况下,滤纸法和张力计的测量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0.
黏性土均质坝“陡坎”移动速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陡坎"式发展是黏性土均质坝漫顶溃决的重要机理。开展了7组黏性土均质坝"陡坎"移动速度室内实体物理模型试验,旨在揭示黏性土均质坝"陡坎"式发展的基本规律。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压实度条件下,含水量越大,陡坎移动速度越慢,当含水量达到最优含水量后,陡坎移动速度非常缓慢(本文试验含水量范围为10%~18%)。压实度越小,陡坎移动速度越快。基于土石坝"陡坎"式冲蚀力学机理,建立了坝体土"起动摩阻流速"U*c与坝体材料抗冲能力综合系数C之间的关系,实例验证显示,提出的预报模型能够明显提高"陡坎"移动速度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土壤渗透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野外布点试验,应用Guelph渗透仪测得了各点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Kfs和土壤特性参数α。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Kfs和α两参数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应用指数解析模型模拟了lnKfs和lnα两空间随机变量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所得到的方差与实验结果的统计值基本接近,两参数的相关距离分别为6m和10m,文中得到的随机变量的统计结构和统计值可用于宏观弥散系数和宏观非饱和渗透系数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沟渠回灌渗漏补给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渠道注水渗漏试验,得出了渠道渗漏强度与渠中水深的关系;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模拟求出了渠道土壤的渗透系数,与用双环法测得的渗透系数相比,此法能较好地反映渠道实际渗漏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雄县回灌区渠系各年实际引水补给量,为该区域地下水回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拦沙坝坝料的填筑及碾压参数,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细砂、反滤料、过渡料及堆石料的物理特性,现场碾压试验得到了不同坝料合理的加水量、碾压遍数和铺料厚度等参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洒水量和碾压遍数的增加,坝料的干密度增大,其存在最优值,施工的参数可由该最优值处确定,但也应当考虑施工的便利。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影响饱和黄土渗透系数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其自身的孔隙比、干密度、颗粒级配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地区黄土的化学成分和所含矿物质含量都有差异。本文在室内三轴渗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地区饱和黄土的渗透性差异。通过研究并认识到:饱和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围压和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塑黄土制样所形成的层理结构促使了饱和黄土的渗透进程;饱和黄土的渗透系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宣恩县桐子营水电站为例,采用级配分析、渗透性分析等方法对面板堆石坝垫层料、过渡层料、主堆石料和排水体料的试坑检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桐子营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坝料选择、填筑工艺对水库蓄水安全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渗漏随着水库蓄水增加而加剧甚至有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在后期蓄水过程中应加强大坝安全监测和巡视检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土石坝坝体防渗中,土工膜有时作为一种防渗材料铺设在坝体的上游坡中,以保护坝体的安全运行.在试验基础之上,重点分析复合土工膜的主要力学特性,并结合一座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对其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着重研究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结构面之间的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粗粒料垫层结构面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为应变软化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可能不利条件下,该坝坝体、坝基及复合土工膜的应力变形均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大坝结构安全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渗透破坏对大坝长效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时常导致大坝险情发生乃至溃决。针对土石坝多孔介质自相似特点,开展了典型级配下的砂性土、粉质黏土等主要筑坝材料的渗透破坏分形试验,提出了可作为划分渗透变形判别标准的质量分维数。在分形理论基础上,探讨了质量分维数与颗粒级配、密实度、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重点研究土体渗透破坏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体质量分维数D2.35时,渗透破坏为流土;当2.35≤D≤2.65时,渗透破坏为管涌或流土;当D2.65时,土体渗透破坏为管涌。结论认为可通过渗透变形后质量分维数下降的趋势,来预测渗透变形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而减少堤坝因渗透破坏而引起的致灾隐患。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大堤非饱和土边坡渗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取自黄河大堤开封段的土样进行了土水特性和渗透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非饱和土的渗透性进行分析,推导出了适合黄河大堤的渗透函数方程,并应用二维饱和-非饱和有限元渗流分析程序得出洪水时期黄河大堤中的含水量、浸润线的变化、水头分布,为拟定必要的渗流控制和堤坝的补强、加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土的渗流特性和土的非线性特性,土石坝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坝体结构形态不断进行调整.研究了渗流场与应变场的耦合效应,通过公式推导得到应变场和渗流场耦合的关系式,可以避开对量级较小的渗透系数的求解,提高反算速度和精度.正算采用基于耦合的渗流场计算的有限单元法,反算用遗传算法,探讨了基于耦合的渗透系数的反分析问题,然后导出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及相应程序.并针对一实际黏土心墙坝进行了基于非线性耦合分析模型的渗透系数的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耦合的反算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土的渗流特性和土的非线性特性,土石坝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坝体结构形态不断进行调整。研究了渗流场与应变场的耦合效应,通过公式推导得到应变场和渗流场耦合的关系式,可以避开对量级较小的渗透系数的求解,提高反算速度和精度。正算采用基于耦合的渗流场计算的有限单元法,反算用遗传算法,探讨了基于耦合的渗透系数的反分析问题,然后导出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及相应程序。并针对一实际粘土心墙坝进行了基于非线性耦合分析模型的渗透系数的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耦合的反算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