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耀辉 《种子科技》2017,(6):122-123
本试验通过增威赢绿和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药效的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对晚疫病均有很好的防效,防效分别为88.34%和78.55%,只是增威赢绿防效优于银法利;使用增威赢绿和银法利药剂的马铃薯产量分别为1 726.18 kg/667 m2和1563.4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31.58%和19.18%,增产显著。因防治较及时,药剂处理薯块中未发现病薯。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建议轮换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艾克顿在玉米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玉米使用艾克顿拌种对出苗率影响不大,且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对地下害虫蛴螬均有较好的防效,艾克顿400mL/100kg种子拌种防效最好,可达79.3%;能减小秃尖,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艾克顿400mL/100kg种子拌种每667m2产量最高为526.4kg,较空白对照增产8.22%,较常规对照增产7.12%,其次为艾克顿300mL/100kg种子拌种,产量达497.8kg。  相似文献   

3.
脱毒马铃薯最佳种植密度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探讨研究费乌瑞它在生产中的最佳群体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栽6000/667m2窝产量最高,单产为1813.5kg/667m2,比栽5000窝/667m2增产4.5%,比栽7000窝/667m2增产6.8%,比栽4000窝/667m2增产23.6%,比栽3000窝/667m2增产31.4%,其次是栽5000窝/667m2,单产为1732.4kg,比栽7000窝/667m2增产2.1%,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8.1%,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5.5%。第3是栽7000窝/667m2,单产为1697.5kg/667m2,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5.7%,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3%。第4是栽4000窝/667m2,单产为1466.8kg,比栽3000窝/667m2增产6.3%。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建议在大面积生产中,费乌瑞它的净作栽插密度以5000~6000窝/667m2为好,能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播州区大头菜合理施肥,开展氮肥适宜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P_2O_5、K2O用量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大头菜肉质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叶子产量差异不显著。12.2kg/667m2氮肥用量效果最佳,叶子和肉质根产量分别为493.8kg/667m2、1260.6kg/667m2,比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4.6%、56.1%,比8.5 kg/667m2氮肥用量增产9.27%、27.45%,叶子产量比15.9 kg/667m2氮肥用量减产2.9%,肉质根产量增加11.1%。12.2kg/667m2氮肥用量产投比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
金玉2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7~2009年分别参加了云南丽江、文山州、曲靖的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丽江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03.3kg/667m2,比对照会单4号增产2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97.4kg/667m2,较对照增产30.7%;文山州区试两年平均单产586.8kg/667m2,较对照兴黄单892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3.3kg/667m2,较对照增产7.8%;曲靖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84.0kg/667m2,比对照曲辰三号增产17.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86.5kg/667m2,比对照增产8.3%。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6.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关兴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2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kg,比对照增产255kg,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7.
于2008—2009年在中、晚稻上开展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开厢宽度、栽植方式、施氮水平和补灌方式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以1.70~2.55m较为适宜,其增产效果可达7%以上;栽植方式以三角形(品字形)定植产量最高,增产接近或超过10%;施氮水平以施N10~12kg/667m2较为适宜,比施N8kg/667m2增产58.1~83.1kg/667m2,增产20.68%~29.57%;沟灌补水方式以长期保持半沟水的"浸润灌溉式"为最佳,增产19.0~26.6kg/667m2、增产4.11%~6.96%。  相似文献   

8.
2008年选择在习水县主要旱作土黄壤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在马铃薯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增产36.3%,磷肥次之,增产24.2%,钾肥增产最低,为11.0%。单位养分增产效果,磷氮钾。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提高作用最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1.55%、6.77%、11.68%。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1609.8kg/667m2,最佳施肥量:N10.2kg/667m2,P2O57.2kg/667m2,K2O14.8kg/667m2。  相似文献   

9.
雷公山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倒春寒和秋风危害频繁,水稻生产受较大的影响,一般单产250kg/667m2。研究通过应用旱育秧、选用中早熟品种和强化栽培技术等达到前期防倒春寒,中后期避秋风,确保安全齐穗,实现了水稻超增产。试验区最高产量达622.9kg/667m2较当地最高单产的320.7kg/667m2增长94.23%。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油菜免耕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和效益,采取两因子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移栽平均产量183.11kg/667m2,最高产量203.56kg/667m2,免耕条播平均产量156.45kg/667m2,最高产量169.78kg/667m2,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平均增产17.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24.24元/667m2,差异不显著;油菜免耕移栽适宜密度为6000株/667m2,免耕直播适宜播种量为0.35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防治稻飞虱的新型农药,选用烯啶虫胺5%超低容量液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烯啶虫胺5%超低容量液剂100~300ml/667m~2对水稻白背飞虱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药后1d的防效为61.91%~76.84%,药后7d,防效持续上升,为74.61%~89.52%;300ml/667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烯啶虫胺10%水剂100m L/667m2处理的防效相当,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黔引07-01甘蔗新品种引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引种品比试验中,黔引07-01表现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植株均匀一致,生长势优良,抗倒伏,高产早熟高糖。平均产量为8998.4 kg/667 m2,分别较桂引9号(ck1)增产661.7 kg/667 m2,增幅达8%;较F134(ck2)增产2649.1 kg/667m2,增幅达42%。成熟期平均含糖分为16.62%,比桂引9号高1.37个百分点,比F134高2.02个百分点。蔗茎含糖量1495.5 kg/667 m2,分别较桂引9号(ck1)224.2 kg/667 m2,增幅为17.64%;较F134(ck2)高568.3 kg/667 m2,增幅达61.29%,是一个具有增产增糖双增优势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棉花耕层滴灌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耕层地下滴灌是目前国际推广应用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之一.2007年,农一师十四团推广耕层式滴灌棉田667hmz,经田间测产籽棉380kg,667m2,个别高产条田可达400kg/667m2以上,与膜下有压滴灌相比,籽棉增收26kg/667m2,增产8%;与常规沟灌棉田相比较籽棉增产41kg/667m2,增产13%,比膜下有压滴灌节水16%,较常规沟灌节水31%.  相似文献   

14.
湄潭县黔黄油21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明  张军  张文秀  杨宇  魏忠芬 《耕作与栽培》2009,(5):64-64,F0003
2008—2009年在湄潭进行了黔黄油21号集中连片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示范面积为23hm2,示范区最高产量达到251.2kg/667m2,平均产量为230.8kg/667m2,比计划单产增产30.8kg,平均增产15.4%。与邻近非示范区油菜籽平均产量128.6kg/667m2相比,增产102.2kg/667m2,增加产值367.92元,示范区累计增加产值达到12.6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宜山区耐瘠薄、大穗、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硬粒型(半硬粒)玉米品种,特筛选6个品种(组合)与当地主推品种遵玉三号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165平均单产665.5kg/667m2,比对照增产32.3%,产量最高;正大619平均单产657.7kg/667m2,比对照增产30.8%,产量位居第2;R605平均单产650kg/667m2,比对照增产29.2%,产量位居第3;黔单16、L2032:平均单产5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产量并列第4;对照遵玉3号平均单产503kg/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 g/667 m2,3 g/667 m2、4 g/667 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剂对一代水稻二化螟防治率分别为76.34%,84.80%和96.61%,4 g/667 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荆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90.4%石蜡油乳油600ml/667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3d的防效达80.8%,药后7d的防效达81.2%,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125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防除薇甘菊的高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了2,4-滴微乳对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抑制率求取抑制薇甘菊生长90%的有效剂量ED90,以覆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为指标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后30天,18% 2,4-滴微乳剂(ME)抑制薇甘菊茎叶生长的ED90值是制剂用量125.9 mL/667 m2,抑制地上部和根部鲜重的ED90分别为制剂用量99.3 mL/667 m2和141.3 mL/667m2。在田间条件下,喷药处理后15、30天,供试18% 2,4-滴ME制剂用量60~180 mL/667 m2处理时覆盖度防效均为90%以上,显著优于或相当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处理后45天时,18%2,4-滴ME制剂用量120、180 mL/667 m2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供试18% 2,4-滴ME对薇甘菊选择作用明显,具有“灭薇保草”的效果,适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防治薇甘菊,有利于受薇甘菊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19.
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90.4%石蜡油乳油600ml/667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3d的防效达80.8%,药后7d的防效达81.2%,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125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根腐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来几种药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对小麦根腐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以全消药肥于小麦越冬期、返青期各施1 kg/667m2防效最好,其次是越冬期施1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