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育雏是指1~42天内雏鸡的饲养和管理。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同时又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前提,所以育雏是蛋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育雏的条件1.1温度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并且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御寒,所以在育雏期间应提供热源。另外,供热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卵黄中含有母源抗体的遗传物质,在早期可防止传染病的侵入。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为:第1周35℃~33℃,以后每周降2℃~3℃,降到18℃左右停止。1.2湿度雏鸡出壳时的营养供给主要还是靠吸收体内的卵黄,如湿度过低,会…  相似文献   

2.
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雏鸡食欲旺盛,有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雏鸡1~3日龄采用32℃~35℃,以后每周可下降2℃~3℃,直到第五周达到18℃~21℃。笼养育雏因密度大,温度可稍低。温度的控制,要视雏鸡的表现和气温的变化而定,一般夜间比白天高1℃~2℃,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2.相对湿度。育雏早期相对湿度应大些,以70%~80%为宜。10日龄后,雏鸡呼吸量与排粪量增加,舍内湿度…  相似文献   

3.
(一)适宜的环境环境是培育高产蛋鸡群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培育不出健康高产的鸡群。环境控制主要涉及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1.适宜的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重点在育雏期,进雏前一定要调温与试温,舍内温度比适宜的温度高出1-1.5℃。因为雏鸡运到育雏舍后首先是需要休息,  相似文献   

4.
肉种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母鸡体重的控制。建议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育雏、育成期(0~24周)饲养管理1.1加强接鸡时开水、开食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恒定鸡舍温度在28~30℃,湿度在70%以上,防止雏鸡这时候脱水。然后诱导饮水,先将每箱10%的雏鸡诱导饮水1~2次,其它鸡双手捧在饮水器附近,待全部放完后再诱导每只鸡饮水1~2次,等到60%以上的鸡饮上水后开始喂料。此时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  相似文献   

5.
杨柏萱 《中国家禽》2003,25(2):17-19
肉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鸡体重的控制。推荐使用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1母鸡的管理重点1.1.1加强接鸡时的管理①长运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鸡舍温度恒定在28~30℃,湿度在70%以上,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到鸡接来后3~4小时,鸡全饮上水开始喂料时,再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②强制饮水,集中所有人员对每箱10%的雏鸡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把其它鸡捧到饮水器附近,再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  相似文献   

6.
1.温度:一般1日龄幼雏需要舍温36℃左右,以后每天递减0.5℃,到25℃时保持恒定。 2.湿度:刚出壳的幼雏要求舍内相对湿度60%~70%,以后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小到正常的舍内湿度。舍内如太干燥,鸡体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如湿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容易诱发疾病。 3.饮水:雏鸡进入育雏舍内安静下来后,就可以让其饮水,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加少许高锰酸钾(水呈粉红色为宜)作肠道消毒,3日龄后仍能用温水,但停放高锰酸钾,并根据情况加适量的痢特灵粉,以预防雏鸡白痢。15日后,可饮清洁凉…  相似文献   

7.
李文友 《兽医导刊》2016,(16):231-231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同时进食量少,运动少,产生热量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对雏鸡,特别是前几天雏鸡的正常生长和成活十分重要。应加强鸡育雏前的准备、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防病驱虫、消毒和免疫工作其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产性能及活禽上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乌骨鸡在雏鸡阶段十分娇嫩,在人工育雏中,其成活率往往不够理想。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健壮的后备鸡群,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环境,适宜环境是养好雏鸡的首要条件温度:乌骨鸡个体比一般鸡小,羽毛稀,散热快,故更加怕冷。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给雏鸡供温取暖,除保持一定的室温外,还可以用育雏器给温保暖。育雏期所需温度见表1。给温标准应根据雏鸡的动态,恰当地进行温度调节。保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设备灵活掌握运用。湿度:湿度的大小与雏鸡生长发育和抗病力关系很大。因此,室内湿度要适宜,一般要求雏鸡…  相似文献   

9.
通常将0~7周龄雏鸡的饲养阶段称为育雏期.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其生产性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 商品蛋鸡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育雏期头3周要求育雏舍的温度较高,在30℃以上。刚孵出的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31℃,而且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10天后才与成年鸡体温接近。雏鸡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舍内必须维持较高温度,这样便于雏鸡正常采食、活动。1~2日龄的雏鸡环境温度可达35℃,以后每周降低3℃,到5周龄舍内温度维持到20℃。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5):15-15
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生产力及经济效益。在 0— 6周龄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水分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由于运输劳累,环境改变会产生疲劳、应激和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发病死亡。因此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首先饮用复合水,即清洁水+康利来饮水剂 (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每袋 25克兑水 150千克 )+适应原 (本公司生产每桶 100克兑水 100千克 )连饮 3天。水在鸡体中占 60%— 70%,…  相似文献   

12.
农户养鸡,要对鸡群的周转计划、房舍设备计划以及饲料计划等,进行科学编制,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可保证饲养成功。下面将以1000只蛋鸡为例,编制一个饲养计划,供参考。一、鸡群的周转计划1.育雏。需购进公母混群雏鸡2600只,育雏期为6周。(1)育雏率90%。育雏末期成活数=2600只×90%=2340只。(2)公母比例为1∶1。母雏数=2340只÷2=1170只,公雏可淘汰,也可集中育肥出售。2.育成。从6周始,由雏鸡转为育成鸡,育成期为14周,育成率为95%。育成母鸡=1170只×95%≈1…  相似文献   

13.
<正>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雏鸡生长过程。因此,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天生喜欢紫色与橙色,不喜欢绿色,本实验通过对绿色、橙色与白色饲养环境下的饲养对比,探求饲养环境颜色对育雏的影  相似文献   

14.
我市养鸡以农村散养为主,长期以来由于饲料质量差、营养水平低和饲养管理粗放,疾病不断增加,生长速度缓慢,以致出现“孵得多,成活少;养得多.育成少;发病多,出笼少;死亡多,效益少”的局面。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推广了提高农村散养鸡育成率的四项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集中育雏根据调查分析,我市农村散养鸡死亡主要是0-30日龄的雏鸡,由于受保温、环境、饲料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为的因素,发病后死亡多。因此,散养鸡在育雏室集中育雏20天,并着重抓好以下几条。1.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  相似文献   

15.
育雏问答     
问:什么时间育雏最好? 答:目前养蛋用鸡以春季(3~5月)开始育雏为好,最迟不要超过端午节。这个季节气温适中,育雏的温度、湿度比较容易控制,雏鸡生长发育好,成活率高,在中雏阶段正处夏秋季节,室外活动时间长,雏鸡体质强健,当年9~10月份即可开始产蛋。因此,春季育雏其种用价值、生产力和经济收益都较高。夏季育雏成活  相似文献   

16.
雏鸡和育成鸡统称为后备鸡,生产健壮的后备鸡是优良经营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笔者通过实践认为:用乳头饮水器育雏(笼养情况下)与常用的塔式饮水器育雏相比有较多优点,值得总结。需要说明的是,在以温度为中心的各项技术条件中,包括湿度、通风、光照、饲料、饮水、卫生、防疫、密度等,每一个条件对做好育雏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仅讨论与本文主题相关内容。1饮水雏鸡能否及时饮到水对雏鸡的生长和成活是很重要的。育雏前期的根本任务就是给雏鸡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让雏鸡及时喝上水,及时吃到料,不能及时喝上水的雏…  相似文献   

17.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雏鸡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成败,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要认真细致。一、育雏前的准备首先把育雏舍的墙壁和地面冲洗干净,然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地面;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金属用具,用2%~3%的来苏儿消毒食槽、水槽等用具;最后整个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15克,福尔马林28~30毫升的比例混合,消毒后密闭1~2天。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1温度育雏的…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们要想养育一只健康的大鸡,关键在于育雏。 我在基层兽医站门诊工作了多年,根据我的经验,育雏期雏鸡健康状况及生长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湿度的高低,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育雏期应根据育雏温度和雏鸡日龄,科学地控制温度。在育雏的头十天内,由于使用的育雏温度较高,加上雏鸡个体小,呼出的气体少,排出粪便较干,育雏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往往太低,这种高温低湿环境往往会使雏鸡丧失较多水分...  相似文献   

20.
提高鸡成败的重育雏成活要因素之一。率,是关系到养为此介绍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创造条件是基础:1.温度。育雏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平稳,控制在20~24℃内,不可忽高忽低。育雏器(保温伞等)中的温度在1~2日龄时为35℃;3~7天龄时为35~32℃;2周龄内为32~29℃;3周龄内为29~27℃;4周龄内为27~21℃。2.湿度。育雏室内空间相对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内为65%,10日龄以后60%,20日龄以后55%,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季节、饲养情况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3.通风。舍内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