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形象塑造取决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而随着各个高校新区的建成和城市的迅速扩张,过去封闭的大学校园,现在逐渐开始对普通市民开放,自此大学校园也就成为了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从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大学校园景观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大学校园景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城市设计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开始反馈在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之中。因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作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指导。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现状,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艺术,以期为改善城市城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的一个有机体,也是一座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形态、场所特性、功能性和文化内涵性等4个层面进行分析,以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滨海空间公共艺术美学构成和审美观,解析城市滨海空间公共艺术美学构成的主要因素,这对城市滨海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开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艺》2019,(23):16-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飞速增长,城市公共空间人群密度显著上升,城市口袋公园作为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对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巢湖市伴园的实地观察调研,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得出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对策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龙  吴珊 《现代园艺》2012,(10):132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不断追求,城市景观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延伸,环境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环境陶艺延续了传统陶瓷艺术语言,并且更多的融入了现代陶艺的创作思想,使城市中的景观艺术更具现代感。  相似文献   

6.
着重围绕地域化探讨了景观公共艺术表现的重要性,提出了地域化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表现的原则,进而对地域化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作品中的公共艺术表现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小区景观公共艺术表现力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公共艺术审美性的提升给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婕 《现代园艺》2014,(24):218-2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扩大。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备受关注,全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新阶段。真正的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体现设计之美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凝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结合南通地区的自然、人文等特点,谈论其城市化建设与公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8,(2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人口在不断的流失,而作为乡村基础的人际交往和生产生活的乡村公共空间也在不断的流失,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得一些新兴产业与新事物进入到乡村,当代的公共艺术普遍存在于城市之中,在乡村中的设计表达还鲜有例子,但随着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环境特色与人文特色所设计的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乡村之中,也是当下公共艺术家的研究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16-117
装置艺术成为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也是完善景观艺术的一个新趋势。文章主要分析装置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装置艺术的特性,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装置艺术进行探讨,提出当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建设应如何应用景观装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共艺术的迅速发展,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色彩必须与城市人文精神、发展规划、景观风貌和谐统一。色彩作为公园景观的主要因素,其不但对公众心理、公园景观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一个城市公共艺术与色彩运用水平的主要体现,更是公众欣赏城市公园景观的主要视觉体验。以城市公园为例,对其基于公共艺术设计视角下的色彩运用开展分析,明确了公共艺术设计视角下,色彩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表达,最后提出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倡导健康生活、低碳慢行的背景下,近年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运动的需求有了较大转变,城市健步环境可以为居民提供日常便捷可利用的活动场地,同时为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带来活力与生机。本文通过梳理大量文献及电子资料,整理城市健步环境的相关研究历史进展,结合实地调查,总结目前城市健步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绿化植物是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的基本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空间是民众日常活动、娱乐、休闲、观光、运动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目的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城市形象,满足民众对观光、活动体验、休闲娱乐上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阐述了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涵义,分析了装置艺术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从建立纪念性景观、塑造奇异空间、创造标志性景观、设计个性化景观道路4个方面,探讨了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质量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银屏  刘俊松  郭洁 《现代园艺》2012,(8):162-163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绿化模式将严重的制约城市公共环境绿化面积的增加。武汉市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绿化用地紧张,立体绿化尤显重要和迫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因地适宜地开展城市环境的立体绿化,大大增加绿化面积,卓有成效地改善武汉市的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行道树与城市街道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街道的环境影响着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性。行道树作为构成城市街道具有生命特征的重要要素,影响街道的环境。本文主要探讨行道树对街道环境的作用以及影响行道树对街道产生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冯志  郑佳忻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F0002-F0002
冯志,四川盐亭人,2001年至2004年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现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教研室副教授。从事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研究,在《装饰》等杂志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主编教材环境艺术教材一部,有十余项纵、横向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更加追求城市文化建设,强调公共艺术的设计运用。既要保证设计的大众化品味需求,也要与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与品味。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已经成为了当代人们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体验,从大众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大众行为习惯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观环境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等景观环境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兴蕾  高雅  张婷婷 《花卉》2020,(18):141-142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于城市生活区域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城市都拥有老旧的居住区,如何对老旧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改造至关重要。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小区景观改造方面,提高景观改造质量,做好居住区公共区域建设、绿化、亮化管理等,是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的有效对策。本文就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分析其老旧居住区景观改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地老旧居住区的改造问题,从景观建设和改造的角度分析其可实施的对策,进而提高齐齐哈尔市区老旧居住区的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