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摘     
982111996年品种比较试验:高粱杂交种的生长期、产量及籽粒品质———(E.Desiderio等),InformatoreAgrario,1997,Vol.53,No.14,33~38(英文)1996年在意大利中部4个地点32个杂交种试验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宪国 《玉米科学》1996,4(2):042-045
利用方差分析、F测验以及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试验调查结果和室内考种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了在一定的耕作和栽培水平条件下,四种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差异显著.各种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叶向值均不呈相关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单位叶面积产量、穗长、单株生产力、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百粒重呈明显正相关,并且相关显著。通过紧凑型和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分析,证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群体冠层结构较为理想,试验结果表明,在我省现有的耕作和栽培水平条件下,可以大面积种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骨干系法组配78个杂交组合,对玉米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进行遗传相关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均达到极显著标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总体效应值最大(0.733),其次是穗粗(0.698)。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行粒数多的类型,同时,保证一定的千粒重,对穗行数的选择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4.
耐密植饲用玉米杂交种饲用价值的变异L.Pinter等在过去50年间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增加籽粒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反应也是很清楚的,并已用于某些育种计划。Meghyi等(1984)证实针对种植密度的反应进行育种是有价值的。就产量而言,...  相似文献   

5.
窄基础玉米综合群体ZPS14茎秆抗倒性的遗传分析JovanS.Djordjievic等茎秆质量对新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限制作用。研究表明,高密度下的茎秆抗倒性是新杂交种相对于旧杂交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Crosbie,1982;Me...  相似文献   

6.
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克拉斯诺达尔395CBЛΚ.И.3ИМa等旨在提高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育种工作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并且毫无意义。但是这不能弥补在用玉米饲养牲畜时一些营养元素的缺乏,这是因为普通的马齿型和硬粒型玉米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7.
当代阿根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与籽粒产量构成M.E.Otegui每株穗数多于1常被玉米育种工作者作为一个较理想的性状指标(Mol,Kamprath,1977;Mock,Pearce,1975;Prior,Rusel,1975)。近来研究(Tolenaa...  相似文献   

8.
M.N.Uddin等测定了4个人工杂交种及其亲本、1个推广杂交种(Comet)以及75个纯系(用一粒传法选自每个杂交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和植株重。粒重表现出了最强的杂种优势,而其余产量组分的正的杂种优势,组合间各不相同。所有人工杂交种的株高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在杂交种和纯系中,高产均与中等位重和中等株高相联系,但杂交种和纯系各性状的测定值均比其亲本的高.在株高和主要产量组分(即单位面积位数和位重)方面,高产纯系与杂交种是相近的,这证明有可能从利用杂种优势的杂文种中找到基本性状与其杂文种相同的纯合…  相似文献   

9.
1997~1998年对4个不同紧凑株型玉米杂交种的灌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灌浆期各杂交种的籽粒体积和粒重增长的时序动态表现不同,籽粒体积呈“前快后慢型”,粒重的增长呈“前慢中快后慢型”。(2)供试4个杂交种籽料体积和粒重增长的最大时期(临界期)均表现差异显著。在养分供应和管理上应用品种而宜,实行动态管理。(3)运用充实指数、饱满指数度量玉米杂交种在灌浆期的籽料充实能力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杂交小麦组织氮积累及含量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籽粒产量、籽粒氮产量和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组织氮积累和含量在多数取样期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杂交种CH51和APOLLO尤为如此。6个杂交小麦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的平均值为9.6%,MERCURY的杂种优势最高,达到了22.72%。在施N条件下,APOLLO的籽粒氮含量杂种优势为8.1%,在6个杂种小麦中最高。在多数取样期,植株、茎秆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籽粒氮产量和含量杂种优势存在中度偏高的正相关关系,与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杂交小麦选育中,在保持较高的籽粒产量优势下,选择高的组织氮积累和含量优势,很有可能提高籽粒氮含量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籽粒产量与其它性状的单相关:早抽穗和早熟即避旱,是适应地中海环境的主要特征.在地中海地区于籽粒灌浆期出现的逆境主要是干旱和高温.本研究中,叙利亚试点(即Breda和bouider)上的二棱基因型和六棱基因型各自的DEE与标位产量有很大的负相关.但在剑桥灌溉条件下,正象所期望的,籽粒产量与DEE成正相关.在剑桥的干旱《验和灌灌试验中二棱基因型(表2a)中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缺乏一致注.只有草产量与籽粒产量在两个试验中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叙利亚试点的环境基本相同,但干旱程度不同,与剑桥的干旱试验也不同,籽粒产量与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对饲用高粱自交系与测验种杂交的分析S.Manickam等在包括3个自交系和14个测验种的高粱自交系与测验种杂交的分析中,研究了11个注状的配合力,即始花期、株高、茎粗、分莱数、叶片数、单株叶面积、青饲产量、干物质产量、总可溶,注固形物、粗蛋白和籽粒产...  相似文献   

13.
高粱中脉颜色和籽粒颜色的遗传R.Saraswathi等通过对7个高粱纯合易位测验种与地方栽培品种CO22之间的杂交风代的研究,探讨高粱中脉颜色和籽粒颜色这两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和连锁关系。本研究所用的易位测验种是得克萨斯州Schertz(1970)选育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春小麦改良高产与高蛋白的选择指标。选用的8个品种中,6个表达为对照水平,2个品种UM632和UM684表达为通常高于对照的水平性状。试验2年中,不同重复的植株从花期至成熟进行取样测定,收集有关N、干物质积累及重新代谢的资料。籽粒蛋白含量与籽粒产量不相关,但与花后N吸收(r=0.66)、成熟期总植株N(r=0.49)及N收获指数(r=0.87)呈正相关,与成熟期营养器官N呈负相关(r=—0.49)。籽粒产量与花后N(r=0.50)和干物质量(r=0.77)以及收获指数(r=0.83)呈正相关。籽粒蛋白产量与花后N积累(r=0.90)、成熟期总N(r=0.98)、N收获指数及经济指数(r=0.93)呈高度相关。UM632和UM684将花后N吸收和成熟期总N量高与高度代谢效率及N收获指数结合在一起,故此可以得出结论:遵循构建成熟期总N量高、N收获指数及经济指数高的杂交组合,通过群体中选择籽粒蛋白产量可以逐步改良具有高产和高蛋白含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籽粒产量与小麦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当籽粒产量提高时,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会影响到磨粉与烘烤品质,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小麦籽粒产量通常较高,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在Oregon的2种不同环境但高产的地方固定种植了2个杂交种的亲本F4和F5代,对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及其相关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在维持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同时来提高籽粒产量的选择标准,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6.
Patanothai 和 Atkins(1971)评价了在籽粒产量上,表现出不同杂种优势水平的三个高梁杂交种的生长和发育。头一次取样、即播种后30天时,两个杂交种的植株重显著超过它们的中亲值。三个杂交种在营养体干物质方面的最初优势,与它们成熟株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水  相似文献   

17.
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不同大豆品系(种)鼓粒期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系(种)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大豆籽粒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68),而与叶片转化酶活性之间表现负相关,但不显著(r=-0.1733)。本研究筛选出两个高光效高产大豆品系9702和9208-5,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比早熟18号高光效对照品种分别提高11.29%和19.2%,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3.49%和26.25%。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拓广表型方差(P)、拓广遗传方差(g)、拓广遗传力(h~2和拓广遗传相关系数(λ)综合地分析了二棱皮大麦形态、生理性状组(株高、剑叶面积、剑叶功能期、剑叶比重、倒二叶面积)、产量性状组(穗数、粒数、千粒重、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以及籽粒酿造品质组(籽粒蛋白质、千粒重、籽粒皮壳率、粒型指数、籽粒浸出率)的综合遗传力以及性状组间的综合遗传相关关系.遗传力分析表明,性状组的遗传力依次是形态、生理性技组>品质性状组>产量性状组.性状组间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形态生理性状与产量性状组的遗传相关高于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文摘     
98110玉米核雄性不育系中可育植株的细胞遗传基础———(R.L.Philips等),Maydica,1997,Vol.42,No.2,127~131(英文)如果应用雄性不育系生产玉米杂交种,就会提高杂交种的总产量。核雄性不育基因可产生稳定的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组合,对玉米的生育期等10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生育期外的9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为正值,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实长、穗粗、株高、出籽率、百粒重、穗长和穗行数与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值,其中结实长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4676),其次为穗粗(P=0.4170),而生育期等3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玉米高产杂交种时,要注重果穗结实长度和穗粗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