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果树种植户逐渐增多,并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央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策略改变,同时也影响乡村农业的振兴发展,果树栽培技术给农户以及国家经济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危小真(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正在向现代化方向迈进的苏南地区来讲,意义重大,特别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苏南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的经济体制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业的经济体制转变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朱丕荣实施两个根本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关键。当今世界正掀起资源—商品—市场模式的现代化经济建...  相似文献   

5.
农村企业化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此阶段“三农”问题已成为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  相似文献   

6.
<正> 1 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特征 转变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大包大揽、催收催种、忽视市场、不重视效益的传统农村工作方式,代之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大农业的现代农村工作方式。主要特征是:按照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自觉运用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经济规律,以农村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是中央为“九五”乃至未来15年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在于通过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促使农业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由封闭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转化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投入,依靠科技,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挖掘现有生产要素的潜能,发挥其效能,以此促进和加快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产业化:吉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刘晓聪,颜河吉安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举足轻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握世纪之交我国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各地农村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重要形式。本文就农业规模经营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1实行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九五”期间...  相似文献   

10.
陈家伍 《河南农业》2014,(24):12-14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的双重转型体现在"四化协同"发展的进程中,聚焦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入非农产业,农民工能否真正市民化。因此,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改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科技进步作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性。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日见增长的消费需求、农业产业的转型以及农业方面的环保等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要从当前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的制约因素着手,注重采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1 实现我国农业国际化的障碍1 .1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僵化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农业体制是我国农业国际化的制度障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表明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生产力现状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 ,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我国农业依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各种制度 ,这些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由于分散的小规…  相似文献   

13.
彭正才 《甘肃农业》2004,(11):15-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大举措。如何开拓农产品市场 ,完善一体化经营机制 ,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宏观调控 ,已成西部落后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切实加快西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经济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高等农业教育应该相应地转变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去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江总书记的指示,不仅揭示了我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所在,而且为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指明了方向。实现农业的“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增产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建议任银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区划研究所,郑州450002)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可靠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一曼 《农村科技》2007,(10):71-71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财务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财务管理上也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必须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李嘉坚 《现代农业》2010,(10):74-7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效农业转变,而如何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级政府热切关注和关心的问题。30年来,农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就了我国农业第一个“黄金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必将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而造就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南湖区将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常规型向生态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发展"高效、生态、安全、休闲"的现代农业。该文在深入调查和分析南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南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