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乌市春花菜以往都是采用露地栽培,在5月上旬上市.市蔬菜办于2003年冬季引进日本雪岭花菜进行大棚栽培试种,通过3年试种表明,春花菜上市期可以提早到4月上旬春淡期间,比露地栽培提早30天,而且大棚栽培花工少、管理较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产量可达2 100 kg,产值5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义乌市春花菜生产以往都采用露地栽培,于5月上旬上市.我市蔬菜办于2003年冬季引进新品种日本雪岭进行大棚栽培试种,获得成功.通过2003~2005年的冬春季3年试种表明,春花菜上市期可提早到4月上旬春淡期间,比露地栽培提早30d(天),且大棚栽培花费人工少,管理较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产量可达2 100kg,产值5 0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豇豆在我市主要以春、夏、秋三季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为主,上市较集中,经济效益较差。为了提早豇豆上市,延长供应链,避开集中上市期。近年来,我们在义乌市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园区蔬菜基地开展大棚豇豆早春栽培试验,可比地膜露地栽培提早20d左右上市,667m2产量2000-2500kg,产值达5000-6000元。现将早春大棚豇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梨大棚栽培可提早果实成熟期、避开台风影响和解决上市集中等问题,极大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于2006-2007年进行了适宜南方塑料大棚栽培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导读:大棚鲜食蚕豆—香堂芋早熟高效种植模式采用双层棚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鲜食蚕豆上市期提早40天以上,芋头提早15~20天;鲜食蚕豆和芋头产量高,价格也较高,全年合计每667 m2产值2.6万元、效益2.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瓠瓜在我地又俗称瓠子。随着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区进行了瓠子的大棚早熟栽培,生产实践证明,大棚瓠子栽培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半个月到一个月,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5月底即可分期上市,亩产在3500公斤左右,产值5000元以上,既增加了市场的花色品种,又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就我区瓠子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泰州市海陵区采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的3膜覆盖设施栽培早熟小冬瓜喜获成功,比本地区露地栽培提早55d(天)上市,填补了该时段冬瓜市场的空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般667m^2大棚产量7000kg以上,产值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衡阳地区喜食油罐茄,采用大棚+小拱棚+电热加温线于9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在10月中旬假植1次,11月底定植于大棚的春提早栽培模式,通过提早培育壮苗、年前定植,栽培过程中结合农业、化学等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促使茄子上市期比露地常规栽培提早45~50天,种植户利用该模式栽培茄子每667 m2可增加经济效益3 000元以上,在本地区累计推广应用6.67 hm2。  相似文献   

9.
大棚杨梅栽培既可提早成熟,延长采摘期,减轻集中销售压力,又能提高果农经济效益,被列为浙江省五大主推技术之一。大棚杨梅成熟期比露天提早11~14天,果实发育天数比露天延长17~21天。大棚杨梅产量稳定,商品率比露天杨梅高32%,平均667m~2产值3.28万元,比露天杨梅增加2.46万元,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象湖镇引进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表现出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成本低、效益显著等特点。2013年象湖镇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面积达4hm~2,平均667m~2产量5000kg,667m~2产值1.2万元。加强番茄栽培管理,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现将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好、品质优、耐贮运、抗寒性较强的高产番茄品种,如金石王子1号。2培育壮苗11月~12月上旬播种,667m~2大田用种量8~9g。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厚皮甜瓜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浙江瓜农采用多重覆盖全程避雨长季节栽培模式,可使厚皮甜瓜种植时间大大提早,且采收期延长,667 m2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从品种选择、瓜地选择、土壤消毒、育苗技术、大棚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厚皮甜瓜优质高产立架栽培技术,尤其是对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丝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盐城市春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丝瓜667mW产值在8 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市大棚丝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 500公顷左右,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m2产量10000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m2产量达到12953.9kg,产值26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4.
蔬菜和玉米轮作对老菜田的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有抑制、缓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菜-菜间作模式中的病虫交叉传染,提高了菜粮品质。本文推广的冬暖大棚秋冬西红柿-春提早甜玉米-越夏菜豆的一年三茬栽培模式可提高菜粮产量和产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淮安大棚红辣椒栽培历史悠久,通常1年栽培2茬,即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秋季延后生产,产品集中在春节、元旦期间供应市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好于春提早茬口。为了提高大棚土地利用率,防止发生连作障碍,提高土壤供氮水平,我们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大棚春提早毛豆—夏西瓜—秋延迟红辣椒生产模式,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军 《蔬菜》1999,(9):10-11
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台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667m2产量达5000km,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小型冬瓜高密度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姜堰市蔬菜试验场采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的三膜覆盖设施,高密度搭架栽培早熟冬瓜获得成功,既使冬瓜的上市期比露地提早50d(天)左右,又充分利用了大棚空间,大幅度提高早期产量,达到了早熟高产高效,一般667m~2大棚可收冬瓜5000kg左右,高产可达6000kg,产值万元以上,纯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18.
童辉  袁祖华  彭莹  殷武平  杨晓  李培  刘峰  林萱 《上海蔬菜》2023,(1):31-32+93
长研清香为湖南省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极早熟、风味型辣椒新品种,早期产量高,抗病性强,大棚春提早栽培每667 m2优质商品椒产量1 500 kg以上,每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从茬口安排、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长研清香辣椒大棚春提早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以色列青椒是从以色列引进的高产杂交新品种,近年来,高档宾馆、饭店的需求量很大,经近两年栽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保护地栽培以色列青椒的实用技术,温室大棚提早栽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色列青椒种子昂贵,不宜直播,因此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温室大棚栽培可提早育苗,苗龄60~70天。一般在1月下旬~2月上旬,3月上、中旬定植于冬暖式大棚中。1培育壮苗1.1配制优良营养土:优质有机肥、田土和充分腐熟的马粪过筛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 m2产量10 000 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 m2产量达到12 953.9 kg,产值26 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