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柑桔锈壁虱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又称柑桔刺叶瘿螨、锈螨、牛皮柑、黑炭丸、铜病等。在我省又叫"火烧柑"、"牛皮子",是重要的柑桔害螨类群之一。柑桔锈壁虱主要为害柑桔的果实、枝叶及幼芽等各个部位,严重时,  相似文献   

2.
一、害虫种类新疆枣树害虫主要有四目七科,分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梨园蚧、粉蚧科的枣粉蚧、蜡蚧科的大球蚧;蜱螨目瘿螨科的枣壁虱、叶螨科的红蜘蛛;双翅目瘿蚊科的枣瘿蚊;鳞翅目螟蛾科的甲口虫,其中梨园蚧、大球蚧、枣壁虱、枣瘿蚊、甲口虫等为主要害虫,红蜘蛛、枣粉蚧为次要害虫。二、防治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运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防控同心圆枣主要病虫害,2013-2015年对同心圆枣主要种植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采用系统调查方法,4月-10月每10~12d调查1次。经3a调查,共发现同心圆枣病虫害27种,其中,病害1种,虫害25种,害螨1种;病害为真菌性病害——枣叶斑病,虫害分别隶属4目20科,害螨为枣叶壁虱。综合表明,同心圆枣病虫害种类繁多,生产中需重点防控的种类为枣瘿蚊(Dasineura datifolia Jiang)、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枣叶壁虱(Epitrimerus zizyphagus Keifer)、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和枣叶斑病(匍柄霉菌Stemphyliumspp.)等。  相似文献   

4.
<正> 梨叶肿瘿螨,又叫梨潜叶壁虱、梨叶疹病、叶肿病等,对梨树危害极大。 (一)危害病状 梨叶肿瘿螨主要危害梨树嫩叶,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幼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一些橘园黑皮果挂满枝头,果小、味酸、皮黑,失去商品价值。1.发生原因柑橘黑皮果是由柑橘锈壁虱(又名柑橘锈蜘蛛、锈螨、刺叶瘿螨)为害造成的。柑橘锈壁虱成螨、若螨和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果实和叶片吸取汁液,  相似文献   

6.
2011年在海南省海口市进行瘿螨种类资源调查时,在茉莉[Jasminum sambac (Linn.) Aiton]叶片上采到一种瘿螨,经鉴定为茉莉丽瘿螨(Calacarus jasmini Chakrabarti et Mondal,1978,)属于蜱螨亚纲(Acari)瘿螨科(Eriophyidae)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丽瘿螨族(Calacarini).该螨为害后造成叶片畸形、变黄,严重影响茉莉的正常光合作用.茉莉丽瘿螨在中国为首次发现,目前仅发现发生在海南省茉莉上,建议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和化学防治方法,防止该螨扩散.  相似文献   

7.
柑橘锈瘿螨的为害识别及防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锈瘿螨严重为害果树品质,降低产量。介绍了柑橘锈瘿螨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比较了均以刺吸方式取食柑橘果实和叶片的蓟马、侧多食跗线螨和锈壁虱的为害部位、特征的区别,比较了几种常用方法防治柑橘锈瘿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0引言 葡萄毛毡病实际是一种害虫葡萄缺节瘿螨(Colomerus vitis Pagen.)为害所致,又称葡萄锈壁虱,属节肢动物门瘿螨科。该虫为害症状似病害,因此,人们习惯列入病害类。  相似文献   

9.
安庆地区属柑桔种植的北缘地带,多年调查发现,危害本地柑桔的害螨主要有全爪螨(又名柑桔红蜘蛛、瘤皮红蜘蛛)和锈瘿螨(又名锈壁虱、锈蜘蛛、黑炭丸、铜病等),它们均以柑桔的叶片、绿色枝梢和果实为食。条件适宜时经常形成高虫口的大发生,造成落叶、落花、落果,品质下降,导致桔农减产减收。  相似文献   

10.
一、为害症状 柑桔锈壁虱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是柑桔的重要害螨之一。该虫又名锈螨、锈蜘蛛,又称火烧柑、油皮子等,对所有的柑桔类均可造成为害,一般以桔、柑、橙、柠檬受害特别普通而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瘿螨在广西百色市杧果产区局部果园发生为害严重。开展广西杧果瘿螨发生为害调查与防治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为害杧果的瘿螨共有4种,分别为杧果顶背瘿螨Tegonotus mangiferae Keifer、杧果臀后瘿螨Metaculus mangiferae Attiah(中国新记录种)、杧果刺毛瘿螨Spinacus pagonis Keifer(广西新记录种)、长刺毛瘿螨Spinacus longinquus Huang(广西新记录种)。杧果顶背瘿螨是广西杧果瘿螨的优势种,27℃时其世代历期11.34 d。杧果瘿螨在叶片上的种群密度最高可达47头/cm2,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杧果枝梢叶片脱落。15%哒螨灵EC 2500倍液、40%炔螨特EC 1500倍液、20%呋虫胺SG 2000倍液对芒果瘿螨卵的触杀死亡率在86%以上,对成螨的触杀死亡率在91.0%以上。常用的杀螨剂和一些杀虫剂对杧果瘿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葡萄瘿螨(又名葡萄潜叶壁虱、葡萄锈壁虱)1.为害症状被害葡萄叶片背面最初发生苍白色病斑,之后表面逐渐隆起,叶背产生绒毛,绒毛颜色由灰白色到茶褐色,最后呈黑褐色。受害严重时,病叶皱缩变硬,表面凹凸不平。该虫有时也为害嫩梢、嫩果、卷须和花梗等,使枝蔓生长衰弱,产量降低。6~7月间为害最重。2.防治措施①定植前,把引入的插条或苗木先放入30~40℃温水中浸5~7分钟,再移入50℃热水中浸泡5~7分钟,即可杀死潜伏的瘿螨。②早春葡萄芽膨大吐绒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潜伏芽内的瘿螨。这次喷药是防治的关键。若历年发生严重,发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轮台县杏园芽瘿发生原因、分析梅下毛瘿螨的发生、转移、扩散规律,确定最佳防治时间。【方法】对杏芽瘿室内镜检,在田间定点、定时选取样株样枝记录危害症状、致瘿因子及田间时空动态;在新老枝条间粘贴胶带及树冠不同高度、方向、距离悬挂粘虫板的方法,记录致瘿因子的转移危害规律、传播的方式及传播距离。【结果】危害杏树芽苞,使其增生畸变成瘿瘤的是瘿螨,经鉴定系梅下毛瘿螨 Acalitus phloeocoptes (Nalepa)。在新疆轮台县该螨主要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幼嫩杏鳞叶片内越冬,占调查总数的95.91%;翌年3月下旬杏树开花中期,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4月上旬出蛰成螨开始大量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梅下毛瘿螨的产卵高峰期,5月中下旬是成若螨高峰期,9月底随着气温下降,成螨为越冬做准备。梅下毛瘿螨5月上旬开始从芽苞内向外爬行转移,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风是梅下毛瘿螨被动传播的主要媒介,帮助其远距离传播,传播距离最远可达15 m。在不同高度的粘虫板诱捕螨量存在差异:迎风面>背风面。【结论】杏芽瘿是由梅下毛瘿螨侵染引起,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内层越冬,在新疆轮台县3月底至9月下旬均有危害,一年发生10余代,其中4、5和6月危害较严重。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这一阶段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害柑桔的害虫种类包括昆虫、螨类等,据统计达500种以上。其中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有:害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蚜虫类、蛾类、天牛类、吉丁虫类、叶甲类、蝇(瘿)等,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是吸汁类(害螨、蚧壳虫、粉虱和蚜虫等类)害虫。一、害虫越冬场所害虫(螨)在柑桔采收后,  相似文献   

15.
因气候变化、种植面积增加等原因,近年来枣树害虫危害有加重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枣树主要害虫种类、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北方枣树种植区发生的主要害虫(包括害螨)有6目24科41种。其中,宁夏分布的枣树主要害虫有枣瘿蚊、绿盲蝽、枣叶壁虱、桃小食心虫、枣球蜡蚧、梨圆蚧、黑绒鳃金龟、枣食芽象甲、红缘天牛等。同时,介绍了枣树主要害虫发生的诊断测报与防控技术,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花卉是欧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日本等国的重要栽培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花卉生产主要采用温室栽培,或大棚冷温室栽培。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主要的种类有潜叶蝇(Liriomyza trifolii),棉红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瘿螨(Aculops fuchsiae),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木虱(Psylla uncatoides),蔷薇白蚧(Aulacaspis iosae),棉粉蚧(Phe-  相似文献   

17.
柑桔锈壁虱Phyllocoptruta oleivorus(Ashm.)属瘿螨科,是世界性害螨。国外分布于南北美洲,叙利亚、日本、苏联、菲律宾和澳洲等地;国内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区为害最为严重。于1984—1985年在日光培养箱和人工气候箱内,分别在不同温度、品种、光照时数、不同期叶龄和不同受害程度等因子下,用叶片进行饲养,现将其结果初步整理如下: 一、温度因子试验:表1给出不同温度下柑桔锈壁虱的发育历期、寿命、死亡率、产卵量、种群趋势指数Ⅰ。可见卵在41℃下几乎都不孵化,少数孵化的一若也都死亡,柑桔锈壁虱非常耐高温,最适温度在26℃—32℃之间,重庆地区每年7—9月为该螨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柑桔螨类为柑桔上的重要有害生物群落,主要有红蜘蛛和锈壁虱,杀螨剂的使用是重要防治手段。杀螨剂种类繁多,特点迥异,果农有时无所适从。实际上使用者仅需了解其杀螨特点、温度敏感性和药害发生程度等,就能应用自如,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钝绥螨属拉戈群的不少种类是叶螨、跗线螨和瘿螨的重要天敌。分清种类是利用它们的前提。拉戈群中的种间形态差异不大,鉴定时容易混淆。本试验用采自江苏和四川茶树的两种钝绥螨进行杂交和形态、生物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种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二者胸板后缘形态差异显著,前者为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后者为草栖钝绥螨[A.herbicolus(Chant)],德氏钝绥螨(A.deleoni Muma et Denmark)是它的同物异名。比较二者的发育速度、产卵量及分布地区,可看出江原钝绥螨更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植绥螨是叶螨、瘿螨、粉虱等害螨(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当前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首次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野生枸杞地新发现植绥螨3属4种,分别为安德森钝绥螨(Amblyseius andersoni Chant)、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新小皱新小绥螨(Neoseiulus neoreticuloides Liang et Hu)和拟普通真绥螨(Euseius subplebeius Wu et Li),其中,安德森钝绥螨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