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近年来我县春季桑树不发芽或发芽很迟且不旺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天气持续干旱少雨土壤反盐反碱造成的生理性缺水、桑树缺硼、早霜危害、桑象虫危害等原因所致。本文对近年来我县春季桑树不发芽或发芽很迟且不旺的发生原因进行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睢宁县春季桑树不发芽或发芽迟且不旺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春季桑树不发芽或发芽迟且不旺是天气持续干旱少雨,造成桑树生理性缺水、缺硼以及早霜危害、桑象虫危害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3.
独玉贞 《北方蚕业》2000,21(2):24-25
桑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船象属,以成虫在春季食害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芯.受害桑树发芽率降低,影响春叶产量.夏伐后可继续为害剪口以下的定芽和新梢.严重时可将整株桑树吃光,不能萌发,造成秋叶严重减产.为了摸清桑象虫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出最佳防治技术措施,作者于1998年至1999年进行了对桑象虫的防治试验,同时在较大桑园面积内进行示范,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在浙江、四川、广东、江苏、安徽、山东等蚕区均有危害,一般以越冬成虫在半截枝桩的化蛹穴内越冬,次年春季从化蛹穴钻出,在枝条上活动.一年中对桑树危害有三个时期:①春天冬芽萌动时啃食冬芽;②桑树夏伐后,成虫食害伐条截口以下定芽及潜伏芽;③桑芽开口后,成虫食害嫩梢或叶柄,导致新梢枯萎或折断.桑象虫在桑树上活动,不仅危害桑树生长,而且其感染的病原菌(特别是微孢子虫)亦有可能交叉传染给家蚕,使家蚕感染发病.因此,了解桑象虫微孢子虫对蚕的传染性,对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防止交叉感染意义重大.我们从桑象虫体内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对其与家蚕病原性、传染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去冬,蚕农挖桑、毁桑较为严重,对桑树很少投入,放弃了桑树的管理。今春桑树病虫害较往年有大的危害,夏秋桑树枝叶生产量占全年的 2/3以上,桑树病虫害将会造成蚕茧减产欠收。为了获得夏秋蚕茧稳产、丰产,加强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十分必要。 一、桑树主要的病虫害 1.虫害 (1)桑象虫:吃芽,该虫在夏伐后吃光截口下的定芽后,继续吃新发芽,造成全株片叶  相似文献   

6.
桑树冬季枯桩修剪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2):14-16
通过设置冬季桑园修剪区和对照区,在来年春季桑树发芽前以及桑树夏伐后进行桑象虫虫口基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桑园冬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报道了桑象虫的为害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桑象虫的发生与桑树剪伐型式、桑园管理水平以及桑品种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尤以剪伐型式和桑园管理的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剪伐型式、加强桑园管理和适时进行农药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1,21(4):54-54
20年左右的老桑树 ,如树势衰败 ,桑条细瘦 ,叶形小 ,产叶量低 ,可采取截干加上肥培管理 ,能使衰老桑树复壮 ,其作法是春季桑树发芽前 ,将衰败的桑树离地 2 0~ 2 5厘米锯除 ,锯面覆盖 0 .5厘米厚的细土 ,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增施肥料 桑树发芽前每亩地施粪肥1 50 0公斤左右。 5月上、中旬施标准化肥 2 5公斤 ,促使截干更新的桑树旺盛生长。2、适时治虫 潜伏芽萌发后 ,使用杀螟松 1 0 0 0~ 1 50 0倍液杀桑象虫 ,用 80 %敌敌畏 1 50 0~ 2 0 0 0倍液或 90 %敌百虫 1 50 0倍液防治桑毛虫、桑尺蠖等桑树害虫危害桑芽。3、摘芯分叉 一株…  相似文献   

9.
试验"桑农乐"农药对桑象虫等防治效果和桑树药害,效果说明800倍桑农乐夏秋季桑园治虫对桑象虫有效、对桑树无药害,可以用于桑园治虫。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桑树发芽开叶,桑树的各种病虫亦结束越冬,开始出蛰为害桑树或侵染桑树.春季是桑树病虫多发季节,成灾季节.春季(四川包括重庆地区)的主要桑树病虫有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螟、蓝尾叶甲、褐金龟、桑树断梢病、桑黑枯型细菌病等,每年损失春叶达15—20%,严重的达40%以上.因此,抓好春季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当前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桑尺蠖、桑螟、桑红蜘蛛、桑白蚧、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毛虫、斜纹夜蛾等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并介绍了为害桑树的桑树疫病、芽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在1984年和1985年,镇江蚕种场曾连续大面积暴发桑象虫危害桑芽的灾害。大大影响了当年夏秋用叶和次年春叶的产量。为防治桑象虫为害,我场在认真做好整枝和及时改造老桑的基础上,筛选应用了苏州市化工厂生产的50%甲胺磷1500~2000倍稀释液,在夏伐后全面喷洒桑树拳干,得到明显的防治效果,近两年来已基本控制了桑象虫的危害。甲胺磷又名多灭灵,是高效、广谱、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对防治抗性蚜螨类药效  相似文献   

13.
方礼德 《蚕桑通报》1990,21(1):49-51,31
为了开展对桑树主要害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确切地了解桑树各主要害虫的种群变化规律,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和序贯分析及资料代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桑树害虫的防治工作,笔者于1986年至1988年对桑象虫(Baris.deplanata Roeloffe)的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s)属鞘翅目、象虫科。分布我国江、浙、山东、安徽、四川、贵州等省栽桑区。为桑芽重要害虫之一。尤于伐条后为害更甚。以成虫嚙食桑芽及嫩梢基部,其后果:1.发生严重时,桑芽被食尽后,又复集中到桑株陆续抽生的副芽及潜伏芽上食害,终至全株光秃,俨如死树;2.芽是枝叶原始体,芽被食害,造成桑叶减产,嫩梢基部被害,由此长成的新梢易为风折;3.定芽剪定可使桑株提早发芽,增加条长及产叶量,但定芽剪定(无拳式)尤易滋生本虫,加剧其为害,如不注意防治,将影响定芽剪定效果;4.在桑树树型养成过程中,如定芽被害,则不易养成预订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 早春桑园害虫的发生,比较一致,在这个时期,防除效果亦高。还有,同时可防除数种害虫,从而,可以节约人工和药剂费用。现将防除的方法简述如下: 1、桑象虫、桑介壳虫的同时防除早春桑树发芽期,桑象虫的成虫即从树皮下的巢室出来活动。还有,体内充满成熟卵的桑介壳虫,这时亦到了产卵直前状态。(临界产卵期)看准这个时期,选择附表中适合杀灭这两种害虫的药剂,对桑树整株进行药剂喷洒。 2、菱纹叶蝉、桑木虱、桑毛虫、桑尺蠖的同时防除。驱除的对象是:萎纹叶蝉刚孵化的若虫、桑木虱的越冬成虫,桑毛虫和桑尺蠖的  相似文献   

16.
赵明东 《四川蚕业》2007,35(4):30-31
在各项防治害虫的方法中,化学防治由于其对害虫作用快、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由于桑树生长和桑树害虫发生的特点,许多因素影响桑树害虫化学防治效果,提高桑树害虫化学防治效果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1选用合适的农药,确保治虫效果1·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和生物环境的不同,害虫发生的种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也有所不同。我场所处的地区桑树害虫主要有桑象虫、桑螟、野蚕、尺蠖、斜纹夜蛾、红蜘蛛、蜗牛等,鳞翅目昆虫是重点防治对象之一,主要选用甲胺磷、敌敌畏、桑虫净、辛硫磷等。红蜘蛛也是…  相似文献   

17.
四川的早春桑虫,在桑树脱苞期,以桑象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象虫>桑尺蠖>小蠹虫>桑毛虫;在桑树燕口期,以桑瘿蚊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瘿蚊>野蚕>桑始叶螨>桑灰蜗牛。经测定,每头桑尺蠖越冬幼虫1日食芽数为1.71个,从出蛰至化蛹为害10日左右,定芽被害后,桑株推迟发芽期11天,虫株条长减少33.77%,着叶数减少31片,降低着叶率22.1%,冬季彻底修除枯枝枯桩,降低桑象虫为害率85%,填补桑株孔穴,清除残落叶,可明显减少来年桑尺蠖,桑毛虫发生率,早春3月下旬选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药保芽,其桑象虫虫口减退率可达95%,并可兼治桑尺蠖,桑毛虫等其它早春害虫。  相似文献   

18.
桑树赤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小忠  何虎林 《蚕业科学》1994,20(4):259-260
桑树赤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张小忠,何虎林(山西省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阳城县岩山村,近年来因桑树受赤锈病的危害,威胁蚕茧生产。为此,我们以岩山村为基点,进行了防治赤锈病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成效。现报告如下。1桑树受害情况桑赤锈病主要危害桑树嫩芽、嫩...  相似文献   

19.
<正> 桑象虫是我省目前发生比较严重的桑树害虫,春伐、夏伐桑园都有危害,尤以春伐桑园为重。石泉县1986年受害面积大,程度深,损失严重。个别重害桑园桑树死亡率达10%。1987年对一典型桑园调查,桑树死亡率达16%。桑象虫属鞘翅目,体璧坚硬且布满蜡质,体型小,危害习性比较特别,绝大部分时间取食萌动桑芽芽芯,假死性又强,杀螟松、乙酰甲胺磷、敌百虫  相似文献   

20.
<正>桑树夏伐后是桑树重新萌芽长条叶的开始,这一时期桑树能否正常生长是关系到整个夏秋季桑树的发条数和条长,这不仅影响当年夏秋叶甚至影响到下一年产量。 而当夏伐后,重新发芽之际,也正是桑象虫为害、交尾产卵的时刻,同时,一些残留的鳞翅目害虫如桑毛虫、桑尺蠖、桑螟、野蚕及微体昆虫如桑蓟马等也一起食害芽叶,给桑树的发芽生长带来严重的为害。这些害虫在我省桑园中普遍发生,而且很严重,不重视这一期的防治,轻则不少尚未萌发或刚萌发的芽被食害,重则造成死拳、枯树,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而此时又是全年治虫最方便的时期,由于树冠小、用药省、化工少,对养蚕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夏伐后的治虫是我省桑园治虫的重点之一。 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和农药品种,往往夏伐后的白拳治虫效果不好,有的地方建议需要二次用药,这样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增加成本。为此,对药剂的筛选、防治适期的确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进行小区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