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周  仝德侠 《四川蚕业》2007,35(3):19-20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分散零星的桑园已逐步被淘汰,桑园主要集中在重点镇、村,养蚕户数减少了,但户平均桑园面积比以前扩大了近2倍。如我们双沟镇现有桑园面积180hm^2,其中单桥和孟圩两村的桑园面积120hm^2。占桑园总面积的66.7%。桑园面积0.03hm^2以上的户占60%以上,由于户桑园面积的扩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崔海丽 《北方蚕业》2003,24(4):49-49
我市现有桑园0.2万hm^2,年养蚕3万余张,667m^2均养蚕仅1张,管理好的桑园667m^2产叶量在2000~2500kg以上,年可养蚕3~4张,管理差的桑园667m^2产叶量还不到500kg,年养蚕还不到1张,单位面积产量很不平衡。而中低产桑园在我市约占40%以上,可见现有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我们要在拓植新桑园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对我市的蚕桑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蚕共育技术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斌 《中国蚕业》2005,26(4):46-47
近两年来栽桑养蚕在本镇发展较快,桑园面积已近550hm2.随着桑园面积扩大,养蚕户数增多,新老蚕区小蚕共育规模已明显跟不上蚕桑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对本镇的小蚕共育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5.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体制以来,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上以零星分散为主的个体经营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断分化、组合,其趋势表现为养蚕户数减少,户养蚕规模逐渐扩大,户均蚕种饲养量稳步上升,全县蚕茧生产得到了发展。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时,全县总养蚕户数为49451户,户均占有桑园面积0.07hm2,年养蚕种平均为1.43张。到1997年全县总养蚕户下降到40398户,户有桑园和年养蚕种增加到0.088hm2与3.27张,其中全县养蚕户减少了18.31%,而户有桑园和年养蚕种分别增加了26.92%和128.67%。户养蚕规…  相似文献   

6.
桑园行间地面饲育大蚕,能较高程度利用土地,既可充分利用桑条和树叶遮荫,又可利用塑料薄膜保湿、保温、防雨水,较好地调节自然条件,能够满足蚕的生理需要。在地面直接养蚕,与室内蚕台育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我县安国镇张双楼村蔡可胜、朱寨镇罗军等几户养蚕大户,承包桑园在1hm^2以上,年饲养量50张以上。  相似文献   

7.
桑园行间地面养蚕,能较大程度地利用桑园土地,利用桑树枝叶遮荫和塑料薄膜的保温防雨水,较好地改变自然条件,满足蚕的生理需要。由于在地面上直接养蚕,与室内蚕台育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如皋市林梓镇文东村李建明、蒋殿村秦正明、五里村杨美英等三户,承包桑园均在10亩以上,年饲养量在30张以上,10多年来,他们都将用5龄蚕放在桑园行间地面饲养,均能取得高产稳产,春季张产都在42.5公斤以上,夏、秋季张产在35公斤以上。 1.建好桑园。按照适当密植,高产的要求,桑园密度一般为1200株/亩左右,采取…  相似文献   

8.
万盈镇西灶村是大丰市蚕桑生产的专业村。其桑园面积由不足6.7hm^2发展到现在超100hm^2,仅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是我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村。该村共有433个养蚕户,户平桑园面积2333m^2.其中桑园面积超3333m^2的大户34个。2006年全年养蚕收入超2.5万元的有41户。去冬今春新拓桑园超20hm^2,落实一步成园面积47hm^2,发展势头强劲,是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其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何猛 《蚕桑通报》2007,38(4):29-30
近年来蚕桑生产虽有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但据笔者在睢宁县调查,单季养蚕在1~3张的养蚕户仍占60%以上。这些养蚕户养蚕投入少,因小蚕共育成本增大.基本上都不采取小蚕共育技术,甚至小蚕室根本不加温,全龄采取自然温度饲养,春蚕1~3龄蚕室的平均气温是18~22℃.晚秋小蚕期蚕室气温略高些.但都远低于小蚕适宜温度26~28℃,这样就人为的延长了小蚕龄期.导致小蚕发育不齐,增加蚕病的发生,从而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为使养蚕生产能持续发展,找到一种成本低,又安全、节能、环保、且简单易行的加温控温设备,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东台市富东镇是个只有3万人口,3333hm^2耕地的小镇,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栽桑养蚕作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主导产业来抓,到2006年底,桑园面积已达1400hm^2,占耕地面积的40.4%,年养蚕5.5万多张,产茧2100t,缫丝加工企业生产的“松蝶”牌白厂丝供不应求。近几年来,富东镇狠抓蚕桑三个转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蚕桑生产得到了巩固、发展和壮大,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稻桑混栽区中秋蚕中毒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常年种植水稻面积220万hm^2,现有桑园面积8万hm^2。桑园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海和淮北局部,大部分地区为稻桑混栽,以饲养春蚕、中秋蚕两季蚕为主,中秋蚕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55%。中秋蚕饲养期与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发生和防治的重要时期重合时间长,稻田用药防治害虫极易污染附近桑叶,  相似文献   

12.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黄河中游西岸,境内气候、地形地貌及生物资源条件有利于发展蚕桑业,是陕北蚕业较为稳定的2个县之一,在西北地区有较为广泛的影响。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1333hm^2,其中退耕还林幼龄桑园667hm^2,饲养蚕种1100张,蚕桑综合收入130余万元,部分重点村户的蚕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5%以上。目前,国家商务部正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效果,对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那乐村的河滩地桑园近4年养蚕效果及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两个村40户农户中,河滩地桑园的每667 m~2桑园产茧量最低为47~50kg,稳定在60 kg以上的农户占70%,90 kg以上的农户占25%。每667 m~2桑园售茧收入最低为1 780元,最高达6978元,稳定在3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62.5%,单位桑园面积的产茧量、产值与平地、水田地、坡地等常规地种桑养蚕的效果接近。农户年养蚕售茧总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5%,3万元以上的农户占45%;人均养蚕售茧收入最低为3 167.8元、最高为1.1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实现当年种桑养蚕当年就有收入,来年就实现脱贫致富。针对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成功经验,总结种养配套关键技术,从选择适宜桑树品种、适时种植、合理密植、蚕造调节与桑采收调整、灾后桑园恢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河滩地种桑养蚕关键配套技术,为今后那坡县发展河滩地种桑养蚕,促进那坡县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06,34(4):25-25
桑条,在农村部分被当成柴火,大多被废弃。绵阳涪城区石洞乡70%的农户栽桑养蚕,户均2亩桑园,一年每户就有桑条上万斤。2005年,乡政府引进一家木炭厂,按每公斤桑条1角2分至2角的价格收购,使户年均增收600元以上。在绵阳一韩国烧烤店还看到,桑条炭比杠炭火力强,无烟少污染,特别受烧烤店、火锅店青睐。不仅桑条变炭棒,石洞乡还形成了桑叶养蚕一园地里套养小家禽一蚕粪作沼气原料一沼液沼渣灌桑园一桑条加工成机制木炭的循环产业链。农户利用头年11月到第二年4月的非养蚕期,在桑园里养殖小家禽,不但可以为桑园除害虫,禽粪还促进桑树生长。村民范善书一年养10余张蚕,加上利用桑园养小家禽,卖桑条,年收入可达2~3万元。  相似文献   

15.
蚕桑产业是平利县的传统产业,截止目前,已有桑园5060mh^2,其中密植丰产桑园1400hm^2,投产桑树3500万株。2005年养蚕发种44256张,产鲜茧1300t。由于农民鲜茧收入低,从而导致产量、质量、效益“三低”的蚕业局面。加之养蚕劳动强度大,蚕室、蚕具建设投资较大,传统上蔟营茧方法茧质得不到提高和外出打工人员猛增,已严重制约着蚕农增收和蚕桑产业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推行“桑园管理规范化、小蚕饲养共育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营茧蔟具优良化”综合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单位面积桑产茧量,提升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加快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推进南漳县蚕桑产业发展,2017年改造旧桑园1867hm2,新栽桑园1000hm2,5年内桑园面积达到5333hm2,建设小蚕共育室15个,面积达720m2,养蚕大棚20个面积达9000m2,推广方格蔟使用,提高蚕茧质量,惠及5个蚕桑产业镇,78个专业村,4948养蚕农户.产茧量达到5000t,农业产值达到2亿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蚕业科研新成果,最近韩国采取扩大饲养量与减少产茧量的做法,将大蚕用来开发医药新产品。方法是:将养至5龄第3日的大蚕进行快速冷冻后,售给制药厂,用作加工医药制品的材料;由于这种以蚕为原料的药品,具有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血压等的疗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韩国饲养量与产茧量增减的现状韩国1995年的养蚕农户为5000户,桑园面积2500ha,饲养量为3.2万盒,产茧210t;翌年,养蚕农户数减少为4000户,桑园面积照常,但饲养量激增至5万盒,而产茧量锐减为12t。从两年对比来看,饲养量提高1…  相似文献   

18.
2008--2010年连续3年对如东县蚕桑生产及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东县农户饲养的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8%,每667m2桑园平均年饲养蚕种3.68盒,盒种平均产茧43.37kg,每667m。桑园平均产茧159.60kg;在饲养过程中蚕病累计损失率为5.014%,其中病毒病占0.447%、细菌病占0.222%、真菌病占0.446%、蝇蛆病占0.064%、农药中毒占1.371%、上蔟不结茧发生率占2.464%,上蔟不结茧已成为目前养蚕生产中最大的威胁。在养蚕过程中,主动淘汰弱小蚕的比例为0.295%;遗失蚕率为7.379%,其中春蚕6.729%、续春蚕5.046%、中秋蚕7.857%、晚秋蚕10.566%;平均结茧率为87.312%,其中春蚕91.85%、续春蚕92.00%、中秋蚕82.70%、晚秋蚕81.16%。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盐城市蚕桑生产进入低谷期,部分地区毁桑现象严重,全市桑园面积因此减少3万亩,减幅10.7%,但仍然是全省稳桑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射阳县2007年桑园面积5.2万亩,到2008年底桑园面积增加到5.5万亩,增幅达到6.2%。在这一轮调整期中,该县的桑园面积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该县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特庸、盘湾两个重点镇,这一区域的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0%以上,5亩以上的规模大户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上半年,我场在贵港市港南区八塘镇苏岗村饲养的第一批原蚕,发生了大面积、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农药中毒事故,严重影响了本批蚕的生长发育和蚕种生产。笔者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l中毒的特点1.1中毒面大、范围广。以户统计,全村原蚕户33户,中毒17户,占总户数的引.非k。以饲养量统计,全村饲养原种u.5张,中毒30.5张,占总数的I入O%。全村批饲养2张以上的养蚕大户共Ic户,发生中毒的就有8户。全村17户中毒产中,IO户为养日系品种、7户为养中系品种。1.2中毒持续时间长。从二龄小蚕开始至熟蚕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