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仕凡 《畜禽业》2011,(6):17-18
<正>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关键。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将育雏舍整修并打扫干净,备好育雏工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然后进行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  相似文献   

2.
邹胜龙 《畜禽业》2002,(6):24-25
1 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1.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室需先清洗和打扫干净,再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2次,最后再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在熏蒸前把所有的用具,包括工作服、饮水器、料桶等洗净、消毒后放入鸡舍中.熏蒸时要使鸡舍温度达到25℃以上,同时增加湿度.在进雏鸡2~3d前鸡舍开始生火预热.  相似文献   

3.
徐艺 《畜禽业》2001,(4):65-65
1 进苗前的准备 1.1 严格消毒   进雏前一周,育雏室打扫干净,用清水彻底冲洗,用甲醛40ml/m2,高锰酸钾20g/m2,密闭熏蒸24小时。 1.2 育雏室预热   应在进雏前1~2天进行预热,室温达32~35℃,相对湿度60%~70%第一周相对湿度65%~70%,可采用室内放水盆的方式,以后相对湿度60%~65%。 1.3 备足用具   料桶、饮水器按30~50羽一套,清洗消毒备用,照明3W/m2配置。 1.4 垫料   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铺上干燥无霉变的稻草、谷壳等垫料。  相似文献   

4.
1建立卫生消毒制度1.1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育雏室、鸡舍和放养场地;饲养员进入舍内要穿专用工作服、鞋、帽;门口设消毒池,保持消毒液新鲜。1.2育雏舍和鸡舍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除粪便污物,对粪便污物和鸡尸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月除对舍内外环境、用具和带鸡消毒1次外,同时  相似文献   

5.
黎业勇 《畜禽业》2007,(7):24-25
对提高雏鸡的育成率进行分析和综述。认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要从几方面入手: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度;控制好饲养密度;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保持正常的通风换气;搞好卫生和消毒;选择优质的雏鸡;做好雏鸡的饮水与开食工作;做好雏鸡防病、驱虫和药物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谢林荣 《畜禽业》2023,(8):63-65
育雏阶段对鸡场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面对开口、环境温湿度控制、消毒以及生物安全管理等问题时,必须结合鸡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首日龄雏鸡开口药物可从抗生素、中药、微生态制剂以及消毒药中进行选择;育雏过程中须结合日龄变化逐步调低环境温湿度,使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保持一致;加强舍内消毒,对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将场外病原带入;不断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雏鸡平稳度过育雏期。  相似文献   

7.
1 育雏室的构造   以3.5m×7m房屋为例作育雏室,门窗密封,开启自由,装有天花板,保温性能好,用木料或毛竹搭成双列或3列架,并留有适宽的走道,每列架再搭成4~5层,每层间距40~50cm,每层分5~6格,底部平整,每格之间有隔板,靠走道边隔板能活动,以便加水加料,走道装上2~3盏电灯,每格装一盏电灯,供照明及取暖。这就是简易的立体叠式育雏室,可按房屋大小、育雏量及当地条件灵活采用。 2 育雏室的消毒   一切准备完毕,进雏前2d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3∶1熏蒸消毒,然后排尽烟雾,并增温预热。  相似文献   

8.
陈洪成  林忠宣 《畜禽业》2001,(10):36-36
人工哺育乳鸽的成败,乳鸽料的配制是关键.但是还必须选好健雏、控制育雏温度、提高育雏技术和搞好卫生消毒等方面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1质量关1.1健康鸡苗是培育健壮无病鸡群的基础,购鸡苗应到无传染性疾病的正规种鸡场买进,切忌到不符合孵化卫生管理要求的孵化场购进鸡苗,更不能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鸡苗。1.2选择强壮活跃,叫声清亮,腹部收缩良好,脐环闭合无血迹,绒毛光洁,脚粗壮有力,头大,喙短而粗,眼有神,双翼紧贴身躯的鸡苗。1.3选择市场需求的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本地土鸡品种。2育雏关2.1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进雏前1周,对脱温室进行清洗、消毒、预热,查看供热、供电是否正常,铺好垫料,方可进雏。2.2温度是育雏成败关键。第1周温度控制在33~35℃,温度过…  相似文献   

10.
唐治国 《畜禽业》2011,(2):31-32
<正>如何把好育雏关,许多专业户和养鸡场都很头痛。笔者在多年饲养产蛋鸡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蛋鸡养殖户参考。1做好育雏前准备1.1选择最佳育雏季节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热量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在5~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人们对雏鸡进行人工育雏,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关键的第一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此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与各位同行进行分析探讨,敬请同行指教。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因素,即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常胜  张本清 《畜禽业》2004,(8):11-11
育雏在乌骨鸡养殖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为以后生产打基础的阶段。乌骨鸡在出壳后2月龄内对环境非常敏感,饲养管理稍有疏急将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做好培育工作,以便提高群体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1进雏前对房舍及设施应严格消毒雏鸡由胚胎期生活转  相似文献   

13.
陈赛 《畜禽业》2001,(2):63
近年来,科学养鸡普及广大农户,蛋 鸡育雏成活率从80%左右提高到了 90%以上,但8周龄之前的体重却始终 达不到品种要求的标准.笔者在长期的 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养鸡户使蛋 雏鸡体重达到品种标准的新方法. 在育雏过程中,除了搞好卫生消毒 防疫、科学免疫、合理投药、保证育雏温 度、通风良好、饲喂精细外,采用了以下三 种方法使雏鸡体重达到了品种标准要求. 1 及时调群 在蛋雏鸡十日龄左右(结合免疫或 断喙)进行第一次调群,即将大小或发育 情况不同的鸡进行分笼饲养.简单的方 法是在免疫或断喙时将明显大或强壮的 鸡和弱小的鸡挑出来分笼饲养.对弱小 的鸡给予细心的管理和饲养,这样便可 使其体重跟上正常鸡群.按照此法,以 后,可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调群.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10)
<正>1雏鸡的引进要从正规的大型鸡场引进,注意品种纯正和种苗质量。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2.1抓好开饮开食,严防暴饮暴食和缺水缺料,日常管理要做到少喂勤添,换料要逐渐过渡。饮水、饲料确保干净、卫生、新鲜,饮水器要勤洗。2.2前3 d温度保证在3435℃左右,切忌忽冷忽热,温差过大,以后平稳下降。2.3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育雏前期,由于频繁的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3)
随着蛋鸡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蛋鸡养殖场购买鸡苗的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几乎所有蛋鸡养殖场都是购买1日龄鸡苗自己育雏;2020年笔者调查了84家养殖户共43万羽蛋鸡,其中34万羽为育成鸡,占比为79%,仅有9万羽是养殖场自己育雏,占比仅21%。对蛋鸡育成场、养殖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如何选择优良的蛋鸡育成鸡。  相似文献   

16.
<正>一、黄鳝种苗放养前的水体消毒黄鳝种苗放养前2~3天,要对养殖水体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常用消毒剂为氯安、氯立得或者溴氯海因等。二、黄鳝苗种消毒黄鳝苗种在放养时,必须进行药浴消毒处理。笔者建议用聚维酮碘溶液,方法是10千克黄鳝苗种放入10千克水,加入渔丰碘3克,搅匀,浸泡15~20分钟,再放入网箱中养殖。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4)
<正>春季舍外气温慢慢升高,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是鸡产蛋相对适宜的时期,也是育雏的关键时期。这时各种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且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春季不同阶段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雏鸡饲养管理1.1高温育雏雏鸡刚出壳后卵黄吸收不好,体质弱,抵抗力差,采用高温育雏可以促进卵黄吸收,降低死亡率。第一周3536℃,以后每周降低2℃。1.2湿度与通风育雏期温度较高,舍内湿度较低,易干燥,极易造成气管炎,因此,应定期增加湿度,可带鸡喷雾消毒、也可在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8)
文章介绍了育雏前的准备,育雏、育成、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蛋鸡的主要免疫程序,鸡粪无害化处理,市场行情预测,整理各种记录档案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6)
对已杂交比较严重的重庆地方鸡增福鸡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的选育方法,提纯复壮选育了4个世代。选育群的公、母鸡的青脚乌皮红冠率分别由O世代92.3%和91.6%逐步提高到4世代的98.9%和99.1%,杂羽率由0世代的25.4%、21.6%逐步下降至4世代的1.3%和0.8%,绿耳率由0世代的59.2%、71.6%逐步提高到4世代的82.3%和90.2%。经测定,公、母成年鸡(43周龄)的均重为2 257.15 g、1 713.72 g,分别比选育前增重187.33 g、168.85 g,提高了9.05%、10.93%;受精率、孵化率、育雏成活率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15.8、12.9、12.1个百分点;平均开产日龄、300日龄平均产蛋量分别为158 d、102.8枚,比选育前提高了10.4 d、7.6枚。提纯复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5):40-41
<正>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仔猪,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新的生活环境与母体截然不同,外界条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获取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个体重及最大的断奶重是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而环境影响、日粮标准、饲养技术管理、预防保健、人员管理等影响着哺乳仔猪成活率,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1环境影响1.1卫生进产房前对产房内进行严格清洗、消毒,然后再用2%~3%的火碱水溶液彻底消毒,空舍1周,母猪进产房前1 d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