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云南红豆杉良种采穗圃营建过程中,有优树选择、良种繁育、种苗定植、后期管理等几个关键技术,结合《丽江市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红豆杉采穗圃》建设项目的实施,丽江市林科所于2004~2007年分别在玉龙县、宁蒗县选优云南红豆杉母树400株,大田扦插云南红豆杉优系种苗20万株,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90%以上,目前已定植采穗圃60亩,定植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0%以上,定植第一年平均生长率15~20厘米,第二年平均生长35~40厘米,长势良好.结合项目的实施情况,对以上几个关键环节的营建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并对采穗圃后期经营管理方法措施.将对红豆杉等相关树种采穗圃的建设以及云南红豆杉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红豆杉为砧木,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通过嫁接可以使曼地亚红豆杉提早开花结果,并能加快枝条生长。介绍曼地亚红豆杉嫁接栽培中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经营措施及地形因子与南方红豆杉杈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分杈是南方红豆杉内在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探明经营措施和地形因子与南方红豆杉杈干关系,选取福建省明溪县65个标准地,采用数量化理论法Ⅰ构建杈干数学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以造林类型、坡向、苗木类型、林分密度、坡位为变量,构建的南方红豆杉杈干率、分杈高度数学模型是合适的。影响南方红豆杉杈干率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造林类型、坡向、苗木类型、林分密度、坡位;影响南方红豆杉分杈高度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造林类型、林分密度、苗木类型、坡向、坡位;这些因子对南方红豆杉杈干现象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性。采用林下套种模式与2年生宿土苗木类型,选择阴坡和下坡、山谷,提高造林密度与林分密度,能显著减少杈干发生,提高分杈高度。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濒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找到南方红豆杉的濒危原因,才有可能实现南方红豆杉的大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南方红豆杉的医学价值。以南方红豆衫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南方红豆杉的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概述建立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时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基本培养基选择、生长激素、光照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阐述了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重点开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价值,根据实践总结了南方红豆杉的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红豆杉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红豆杉,使其在经济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并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明溪县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对象,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以单木大小、单木竞争指数为自变量,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冠形率和树冠率等为因变量的树冠形状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的判定系数,筛选出树冠形状优化模型。采用独立样本的检验方法,对优选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模型进行t检验与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导入简单竞争指数自变量后的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和树冠率模型的判定系数明显高于与竞争无关的相应树冠形状模型,且当选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优化模型。竞争对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生长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竞争对南方红豆杉冠形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单木竞争指数可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冠幅、冠长生长。优选的南方红豆杉树冠形状模型均通过t检验,且偏差检验结果均较理想,可以用于生产中的树冠形状预测。  相似文献   

8.
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明溪进行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立地条件、修枝、林分结构调整、苗木年龄等内容。结果表明: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应选择Ⅰ、Ⅱ类立地。在林冠稀疏的林分情况下,应采用多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弱度修枝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林分结构动态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保存率,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在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清水处理为对照,使用不同激素(ABT1号生根粉、NAA、IBA)处理南方红豆杉插穗,从而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南方红豆杉扦插苗生根率、生物量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T处理下,南方红豆杉扦插苗的生根率、生根数、新生枝叶数以及紫杉醇的含量均为最高。因此,用ABT处理南方红豆杉插穗优于其他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对南方红豆杉价值的影响,以高经济价值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为研究材料,在田间Cd/Cu复合污染土壤上开展大田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和特异细菌群落结构,测定了南方红豆杉各部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细菌α-多样性,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南方红豆杉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明显不同,南方红豆杉根际Alphaproteobacteria纲(Sphingobium、Kaistobacter)、Betaproteobacteria纲(Oxalobacteraceae、Comamonadaceae)、Gammaproteobacteria纲(Acinetobacter)和Bacteroidetes门(Sphingobacteriaceae)尤为丰富。PICRUSt分析表明南方红豆杉根际中有着丰度更高的与转运蛋白、氨基酸代谢、磷酸盐代谢相关的预测功能基因。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南方红豆杉根际土壤的Cd、Cu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8.8%和55.1%;且南方红豆杉高价值部位重金属Cd和Cu含量偏低,分别是根部的24.8%和30.7%。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根际形成了特异细菌群落结构,其对于根际土壤重金属Cd、Cu有良好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1.
龙泉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调查,龙泉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丰富,有百年以上南方红豆杉古树304株,分布在各乡镇,在初步掌握南方红豆杉生境、育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南方红豆杉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了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状况,共有100年以上南方红豆杉古树230株;初步掌握了南方红豆杉的生境特点,在分析南方红豆杉古树生长衰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南方红豆杉古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方红豆杉在兴宁市逐渐推广种植,表现出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结合实践,简单总结了南方红豆杉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并分析了红豆杉在兴宁市推广应用的情况,以促进其大范围栽植。  相似文献   

14.
景宁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摸清了景宁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状况,初步掌握了南方红豆杉的生境特点,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开发利用前景,并提出保护南方红豆杉古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栽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采用方差分析、径阶分布拟合和林木分级等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进行林下套种及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的12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迹地更新造林,其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10年生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林分生长有着显著的坡位效应,除下坡与中坡间冠幅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着显著性差异,3个生长性状生长量和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在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10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杉木林下,但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南方红豆杉的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不同培育模式及林下套种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林下套种模式及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均呈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迹地更新造林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迹地纯林造林和林下套种的上坡位出现Ⅴ级木外,其它尚未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应该进行培育模式、坡位和弱光环境选择,其培育模式宜选择林下套种,并在林下套种时优先选择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和中下坡。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了云和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状况,全县有百年以上南方红豆杉古树81株,分布在各乡镇。本文对南方红豆杉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促进南方红豆杉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行情与信息     
2004年9月,云南文山县政府与云南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云南红豆杉合同。按合同要求,文山县政府负责组织发动林农种植云南红豆杉,并统筹管理,汉德公司负责提供有偿无息种苗,定下最低价格收购产品。目前,文山县已发展红豆杉采穗圃500亩,2004年底定植的18株云南红豆杉苗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资源及其自然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共有南方红豆杉8773株,并对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造林技术和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选择3株育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Fu)雌性植株,采用树冠分层分区域研究法,测定上、中、下层及内、中、外区域计9个小区的光合作用,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的光能分布和光合生理。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植株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上层、中层外部和下层外部;蒸腾速率在上层外、上层内和下层内较低,在其他方位都较高;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气孔导度差异均显著;中层中、中层内和下层内胞间CO2浓度较高,响应光合作用小;树冠外部的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内部较底;树冠内部透光率低;南方红豆杉植株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不紧密;对南方红豆杉可以截取冠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外部行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20.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克隆种群生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克隆分株的数量、形态特征(分株高度、基径、间隔物长度、分株位移)等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一个连续统指数对克隆构型进行定量描述,进而分析了克隆生长型与种群更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南方红豆杉克隆分株的形态特征有差异,分株平均高度和基径为2.45m和6.2cm.克隆构型指数在0.6~0.8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的克隆构型在不同的生境中有较大变化.采用的克隆构型指数能较好的描述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的克隆构型特征,用指数描述的结果与形态学性状判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种群更新包括种子更新和分株更新,自然状态下以分株更新为主.趋于"游击型"的南方红豆杉分株更新占优势,种子更新形成的幼苗很少见到;趋于"密集型"的南方红豆杉种子更新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