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果夜蛾是夜间活动危害果树果实的蛾子,为山地或近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群众大多不知是何种害虫.只称之为“夜老虎”“刺果虫”。 吸果夜蛾种类多达50种.发生规律、取食危害及生活习性各不相同,有的一年发生2代,有的4代。如新邵县发生较普通、危害较严重的嗜食健果的主要是鸟嘴壶夜蛾.一年发生多代。  相似文献   

2.
尹凯 《农家科技》2006,(2):20-20
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脱帮”.是白菜的主要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白菜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多发生在白菜团棵后期.初期是外叶在中午萎蔫,严重时茎基部腐烂、脱帮.心叶顶部腐烂,根部及叶球内腐烂.具有腥臭味.使白菜严重减产,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产的重要季节,也是风害、低温危害、病虫害、气害等“四害”肆虐的时期,对于频繁发生的“四害”,最关键的应对措施就足“防”,“防”字当头,可以实现节本、提质.增产、增效,一举心得。  相似文献   

4.
会泽县立体农业、立体气候突出,作物种类繁多,为病虫害的发生、繁殖、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据普查:全县境内共有农业病虫草370余种,其中常年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达50余种。1991~2005年,农业病虫草鼠年平均发生134.8万余亩(次)。为降低病虫草鼠的危害,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会泽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保护环境”的植保方针,建立、健全测报网络,预报及时准确,年均指导防治98.8万亩(次),减少粮食损失1.77万t,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8月中下旬以来,受气温偏高、降雨频繁影响,南方中晚稻区“两迁”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总体重于去年同期。截至9月2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分别发生2.73亿和2.26亿亩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8%和1.5%。综合分析田间虫源基数、水稻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预计下阶段“两迁”害虫在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单季晚稻区、西南东部迟熟中稻区重发态势明显.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田间虫量将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白菜软腐病俗称“烂菜”、“水烂”.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高温高湿年份发生较重。此病多发生在包心期.发病初期,植株外围叶片基部或短缩茎发生水渍状软腐,外叶萎蔫,叶球裸露.极易脱帮,往往溢出污白色菌脓,组织呈黏滑状腐烂。由于其它腐败菌的侵入.发生恶臭,最后全株腐烂致死,危害严重时可致全田绝收。这种病不但在田间可以  相似文献   

7.
瘦肉精与肉类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能够加快动物生长.增加胴体瘦肉率.提高饲料报酬,但是由于其过量使用.畜产品中残留过高,由此而引发的“瘦肉精”中毒事件不断发生,危及到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但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仍铤而走险,在饲料中违法添加.本文对“瘦肉精”的本质、危害、及检测方法作一阐述.同时提出了控制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苹果绵蚜 危害性及发生规律:苹果绵蚜又叫苹果绵虫.有的果农称其为“白油虫”。成虫、若虫群集危害,取食树体汁液.新梢、枝干和根部因受刺激产生肿瘤和裂缝,造成树势衰弱.严重的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9.
朝天椒落叶、落花(蕾)、落果,称为“三落”,发生较为普遍,常导致严重减产。引起朝天椒“三落”的原因很多,如病虫危害、天气异常和肥水管理不当均可引起“三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山区丘陵地带和靠河边的农民喜欢养羊.但每年春秋常发生以“烂嘴”为特征的传染病.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瘤状厚痂为特征。该病传染快.羔羊病死率较高,在羊群中常可连续危害多年。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州斑潜蝇的发生分布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5-1997年,在黔东南州16个县对60多种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双翅目潜蝇科害虫4种,危害19个科58种寄生植物。其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为1995年发向,对瓜类,豆类等10多种蔬菜造成毁灭性危害,分布于58个乡,发生面积1933hm^2在交通方便的商品蔬菜种植基地虫情指20-46,交通不便的乡村虫情指数0.-3.3、多呈“岛状”地理分布。根据此虫的发生分布及危害习性提出了杜绝扩散,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林业病虫害发生总量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蛀食性等危害性病虫频繁发生,外来有害病虫威胁加大,如毁灭性国际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已在一些地区蔓延危害。针对林业病虫发生的趋势和特点,在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以提高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了森防检疫体系建设,重点推广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治新药械、新技术,从而有效地抑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为878.5万公顷,防治面积574.2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5.36%。与2002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54.9万公顷,防治面积增加了17.7万公顷,森林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及灭火灵应用技术,在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1芝麻的主要病害与防治 1.1芝麻枯萎病 1.1.1分布与危害。此病是一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俗称“半边黄”或“黄死病”,安徽、河南、湖北等芝麻主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10%,严重者达30%以上。苗期发病造成缺苗,后期发病致使植株过早落叶、枯死,种子发育不良、炸蒴落粒。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2008年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受播种期间低温多雨影响,2008年山东省棉花苗病普遍发生和危害较重;棉花枯萎病普遍发生,但病情指数大部分在10%以下,危害不重;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病株率为4.26%~96.7%,病情指数为2.66%~76.7%;棉花红叶茎枯病在山东发生相对较轻,且主要发生在鲁北地区。结合发病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浅阅读"的危害及图书馆人的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阅读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的闼《方式正追赶着“浅阅读”的流行。介绍了高校大学生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浅阅读”现象对大学生成材的危害.提出了图书馆人应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近几年来全国稻飞虱危害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达到大发生程度。近两年上海市稻飞虱发生也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过后,上海市稻田遭受自[987年以来最严重的稻飞虱虫灾,市政府和全市科技人员展开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基本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了粮食安全。2006年8月29日后,受气流影响,大量稻飞虱迁飞至我市.上海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迁入峰,使田间亩虫量、卵量迅速上升。每年此时我市水稻正值扬花灌浆期。具有稻飞虱所需的最适食料,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如不有效控制.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大豆重迎茬现象日趋严重,农田杂草群落发生演变,部分弱势种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优势种群,“三菜”就是当前大豆田最难防除的代表性杂草。黑龙江垦区因杂草危害一般减产10%~14%,但“三菜”对大豆田的危害较为严重,一般减产28.3%,因此“三菜”是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防除“三菜”成为大豆种植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偏重发生后.2007年旱季大发生.迁入量和危害程度为20年来罕见.部分稻区甚至暴发威灾.其迁入量大,发生范围广,危害损失严重.是历年来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年份。据调查统计。我区2005年发生面积2.85万亩.占水稻面积75%.损失稻谷735吨:2006年发生面积3.1万亩,占水稻面积81.5%,损失稻谷799.5吨。稻飞虱大面积暴发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和稻农收入的一大灾害。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是潜在危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其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严重危害性、时间紧迫性以及公众关注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就很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而农产品生产由于链条长、环节多、生产主体分散、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极容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事件。如“多宝鱼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海南豇豆事件”等,每个事件的发生几乎都给其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党中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青海麦田杂草演替趋势,麦田杂草种类变化不大,严重危害的杂草野燕麦、密花香薷、匾蓄、黎等发生危害下降,其危害指数减少依次是:15.03、8.02、9.51、7.42;多年生和难治杂草田旋花、苣荬菜、大刺儿菜、猪殃殃等发生危害加重,危害指数依次增加1.88、1.53、1.87、1.61。以野燕麦和对2.4-D敏感的阔叶杂草群落发生危害明显下降;以田旋花、苣荬菜、大刺儿菜等多年杂草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