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将15个青贮玉米品种于2021年5月3日播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4 m×6 m),共45个小区。采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为4~5 cm,株距为25 cm,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约为80 000株/hm2。生育期滴灌补充水分,全年施磷酸二铵135 kg/hm2、尿素600 kg/hm2,人工除草2次。9月6日统一测定各品种相关指标后收获。收获后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营养成分指标和相对饲喂价值(RFV)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品种平均株高为203.61 cm,其中对照品种(正大12)株高为182.23 cm;平均鲜草产量为72.60 t/hm2,其中品种大唐13、屯玉168的鲜草产量分别为90.90 t/hm2、89.43 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及对照品种(P&l...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引进饲用玉米鲁单9066、金凯3号、先玉335、文玉3号、丰贮1号5个玉米品种在临夏川塬灌区试验种植,结果表明5个饲用玉米品种均适合临夏川塬灌区种植,其中丰贮1号在产草性状上均优于其他4个饲用玉米品种,其生育期为159d,株高达到312.12cm,叶片数达到14.53个,鲜草产量达到8 545.23kg/667.7m2,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寻适合吉林西部地区的苜蓿种植技术方案。试验于2013年至2016年对15个不同苜蓿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得到公农5号;并于2017年至2020年进行施肥配比和密度调控试验,对产量进行评价。施肥配比试验采用“3414”方案设计,密度调控试验设置3个区组,每个区组包括2个试验因素,即播种行距和播种量。播种行距分别为15、30、45 cm以及撒播;播种量为:7.5、12.5、17.5和22.5 kg/hm2。结果显示,公农5号在种植第2年、第3年、第4年连续获得高产,3年平均干草产量达21 849.27 kg/hm2,产量高且稳定。建植初期公农5号对氮肥需求量较大,随着年限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随年份增加;综合4年产量,处理7(N2P3K2)表现最佳。公农5号种植前3年在行距15 cm和播种量12.5 kg/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研究表明,选择公农5号苜蓿品种,行距15 cm,播种量12.5 kg/hm2,施氮肥100 k...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引黄灌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选用红花‘甘红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副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施N水平(45、90、135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30 cm×60 cm、25 cm×60 cm、25 cm×50 cm、27 cm×40 cm),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氮素积累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受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干花产量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其中,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50 cm条件下,HSYA含量最高,其余指标在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60 cm条件下趋于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协同提高,在引黄灌区红花种植最佳施氮量为90 kg·hm-...  相似文献   

5.
为了究研白花扁豆在广西最适合种植的密度,对5个不同密度(播种量)试验组进行3次测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区鲜草产量最高的播种密度为A组(30cm×20cm),其次分别为B、C、D、E组。从本试验结果看,白花扁豆鲜草产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与播种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区试验方式,在施肥水平、管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Zeam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采用85 cm×15 cm和65 cm×25 cm播种密度(即61 530~78 450株/hm2)的青贮玉米产量高,品质较好,效益最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为四川省青贮饲用玉米的大田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重量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密度与生物产量存在相关性。在西昌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川单15号、凉单6号、先玉508,适宜种植的密度为11.1万~14.4万株/hm2,其中11.1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川单15号种植密度为11.1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最高,达104 144.00kg/hm2。  相似文献   

8.
为实施好农业部粮改饲计划,在云南省景谷县开展青贮玉米红单10号试验示范,施用农家肥45t/hm~2,钙镁磷900 kg/hm~2,玉米专用复混肥(总养分≥25%,氮15%、磷5%和钾5%)3 t/hm~2。条播种量45~60 kg/hm~2,行距40 cm,株距20 cm,密度应为7 000株/hm~2以上,生育期91 d,青贮玉米处于乳熟后期时收获。每个测产区4个重复,测产样方为4 m×5 m=20 m~2。同时,测定株高、叶片总数、枯叶片数、单株重量等。测定表明平均全株鲜秸秆总产量112.90±4.91 t/hm~2,密度111 088.25±1 277.66株/hm~2,株高3.24±0.15 m,叶片总数15.75±0.50片,枯叶总数3.00±0.00片,单株重量1.07±0.07 kg/株。根据从当地相同区域内种植不同农作物的产量及产值统计看出:产值分别为种植青贮玉米达到39 515.88元/hm~2,甘蔗11 340.00元/hm~2,玉米籽粒12 000.00元/hm~2。以种植玉米籽粒的产值为1进行比较,种植青贮玉米的产值是玉米籽粒的3.29倍,种植甘蔗最低,仅是玉米籽粒的95%。说明粮改饲计划及其实施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青贮玉米品种和密度对生物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选用东单13(H1)、正大12 (H2)、科玉188 (H3)、衡远Y4038 (H4)及濮单6号(H5) 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分别设4.50×104(D1)、5.25×104(D2)、6.00×104(D3)、6.75×104(D4)和7.55×104株/hm2(D5) 5个种植密度,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测定全株玉米相关生物量及农艺性状。结果显示: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其农艺性状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宽、持绿度和百粒干重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密度对单株重、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茎干重、叶干重和果穗干重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的排名为:H3D2 (0.066 59)>H4D3 (0.064 39)>H4D5 (0.062 55)。研究表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  相似文献   

10.
"新青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青饲玉米新品种,为了提高其在江苏省镇江丘陵地区的产量,从青饲玉米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方式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青饲玉米"新青1号"在镇江丘陵地区适宜宽窄行条播,适宜株距为15~20cm,适宜播种量为30kg/hm2,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生长期追肥1次。  相似文献   

11.
文建国  唐平  杨应东 《四川草原》2015,(3):21-23,41
为了筛选出适合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种植的高产、优质的饲草玉米新品种,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5个饲草玉米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研究。通过对参试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生物学产量、再生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播种玉草1号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刈割2次,鲜草产量12 183.0kg·667m-2,干草产量2 551.0kg·667m-2,分蘖数11.3个,草长283.6cm,两茬生长天数很短,为135天,尤其是第二茬为45天,每天生长速度达5.69cm。筛选出玉草1号最适宜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夏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0cm×43cm的种植密度下,进行白顶2号、农大3138、中原单32三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能在闽清地区生长良好,以白顶2号青贮玉米表现较佳。它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数多,干草产量高达18·8t/hm2,粗蛋白质含量为8·96%,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品种设4个重复,随机分成20个试验组,对东陵白、中北410、产草王(青贮品种)、农大108、辽原1号(青贮品种)共5个玉米品种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用玉米品种"产草王"全株的亩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及利用率也最高,且干物质和能量成本较低,是适合平昌县种植的优良饲用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 425.64 kg/hm2和22 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青饲玉米(Zea mays)生物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环县地区的较优青饲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区优质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及牛羊青粗饲草料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年选用‘东单13’(H1)、‘正大12’(H2)、‘科玉188’(H3)、‘衡远4 038’(H4)及‘濮单6号’(H5) 5个青饲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分别设4.50×104 (D1)、5.25×104 (D2)、6.00×104 (D3)、6.75×104 (D4)及7.50×104 (D5)株·hm-2 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 0.01),对粗灰分(Ash)含量的影响显著(P 0.05)。品种对粗脂肪(EE)、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ST)、钙(Ca)、磷(P)和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及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的影响极显著(P 0.01),对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显著(P 0.05)。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处理生物量和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后,结果排名前三的品种及密度依次为H1D5 H2D4 H3D5。综上,在环县地区表现较优、排名前三的青饲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的‘东单13’、6.75万株·hm-2的‘正大12’及7.50万株·hm-2的‘科玉188’,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金荞麦鲜草产量的影响及其生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金荞麦的鲜草产量,增产效果依次为:磷钾肥>播种密度>氮肥,磷钾肥和播种密度对金荞麦产量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荞麦的高产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株行距40 cm×60 cm,氮肥1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和钾肥2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闫慧颖  李春喜  叶培麟  毛德虎  李荣 《草业科学》2017,34(12):2512-2520
以甜高粱(Sorghum dochna)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为材料,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覆膜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行株距分别为40cm×40cm、40cm×30cm、40cm×20cm)和追施不同尿素量(0、150和225kg·hm~(-2))对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两个品种在行距×株距为40cm×20cm(12.00万穴·hm~(-2))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鲜草产量分别达99.75和108.17t·hm~(-2),干草产量分别达17.89和22.58t·hm~(-2);在生长中期追施150kg·hm~(-2)尿素时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两个品种的粗蛋白分别达5.47%和4.80%,粗脂肪分别达5.67和7.57g·kg~(-1),酸性洗涤纤维较低,综合表现良好。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旱地甜高粱种植密度为12.00万穴·hm~(-2),生长中期追施尿素150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青饲玉米(Zea mays)生物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环县地区的较优青饲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区优质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及牛羊青粗饲草料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年选用'东单13'(H1)、'正大12'(H2)、'科玉188'(H3)、'衡远4038'(H4)及'濮单6号'(H5)5个青饲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分别设4.50×104(D1)、5.25×104(D2)、6.00×104(D3)、6.75×104(D4)及7.50×104(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灰分(Ash)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品种对粗脂肪(EE)、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ST)、钙(Ca)、磷(P)和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及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处理生物量和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后,结果排名前三的品种及密度依次为H1D5>H2D4>H3D5.综上,在环县地区表现较优、排名前三的青饲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的'东单13'、6.75万株·hm?2的'正大12'及7.50万株·hm?2的'科玉188',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花  宁凯  徐化凌  毕云霞  陈小芳 《草业科学》2016,33(11):2306-2311
选择不同的饲用型玉米(Zea mays)品种(系),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种植的饲用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除雅玉青贮26外,供试青贮玉米品种(系)鲜草产量都高于对照品种,桂青贮1号鲜草产量较高(69 802.5kg·hm~(-2)),茎秆强韧抗倒,茎叶比较小(1.833),饲用品质好。综合分析认为,桂青贮1号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饲用玉米主栽品种夏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罗平县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选择了家佳荣2号、胜玉10号、西抗18、大天006和罗单297共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设每公顷种植7.5万株和9.0万株两种密度处理。结果:每公顷种植9.0万株的产量(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和可生产牛奶量)最高;两种密度下每公顷产量(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和干物质可生产牛奶量)及营养品质、持绿性、抗逆性等因素综合比较,品种以罗单297最优秀,其次为胜玉10号、大天006和西抗18。在罗平县(海拔1 000~2 000 m)及全省其他地理环境相似的地区种植青贮玉米,建议优先考虑罗单2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