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单7号(红2002-118)于2008年3月初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特审,审定编号为滇特(红河)审玉米2008004号。是目前云南省南部地区抗灰斑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示范推广中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2.
<正>红单9号(红2001-22)杂交玉米新品种系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云南省的生产、气候、生态条件及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灰斑病、穗粒腐病流行严重的实际,经过多年努力,用人工多代选优汰劣育成的2个自交系(172-1、37-1-2)杂交育成。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2009年3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特审,审定编号为滇特(红河)审玉米2009027号。该品种具有植株紧凑,幼苗健壮,植株整齐,种子顶土力强,抗或高抗多种病害,商品性及品质好,易贮藏等特点,同时该品种亲合力高,制种技术易掌握,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新品种"武玉一号"是武定县农技推广中心于2007年以自育系WY01为母本,以TY7二环系自交选育而成的859-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2年12月19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特(楚雄)审玉米2012039号,适宜于云南省楚雄州海拔1200~2400m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杂交玉米新品种"武玉一号"是武定县农技推广中心于2007年以自育系WY01为母本,以TY7二环系自交选育而成的859-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2年12月19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特(楚雄)审玉米2012039号,适宜于云南省楚雄州海拔1200~2400m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红单5号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云南南部主推杂交种兴黄单892作基础材料,与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二环选系、多代选优汰劣纯合性状稳定的自交系杂交,双亲互补结合,于1999年育成红单5号杂交种,其组合为“5964—1—3~SW92D343—30—2”。经过4年的州级生测、区试、生产试验.以及6年的大面积示范,2008年3月初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特审.  相似文献   

6.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品质较好、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2008年申报云南省区试试验,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号,适宜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600~1 750 m的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原山区高产早熟玉米杂交种康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玉1号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川西北高原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8—2010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区试平均产量8 683.88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13.7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12.14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82%。5个试点全部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耐密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2013年11月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玉米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区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8-29
康玉3号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川西北高原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10—2011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区试平均单产8 928.60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7.9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0 574.21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25%。5个试点中4点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耐密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2016年3月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玉米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区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玉54号(区试代号CX311)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耐旱、耐密、抗倒、广适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新疆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品种审定号:新审玉2010第29号。201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支持。一、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①在历年品比中的产量与生育期新玉54号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分别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乌鲁木齐市安宁渠镇)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试验基地参加了春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在疏勒县洋大曼乡参加了复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楚白单5号”是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旱粮育种栽培站选育,2011年通过云南省特审,审定编号:滇特(楚雄)审玉米2011031号,多年试验示范实践证明该品种具有突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锦润911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锦02-59为母本,锦04-7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9.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9%;2012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1%。具有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2]559号)。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2007,(1):47
北玉2号玉米杂交种是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玉米育种专家周宝林先生于2000年选育的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以连续三年云南省区试冠军的突出表现,于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玉(200515)号。北玉2号在云南省表现出了较好的农艺性状和优良特点,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10001),同年通过国审(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1主要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929.5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23.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774.2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9%,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华兴单7号是云南盛衍(华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抗病、抗逆性强,稳产性较好,2012年年初通过市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同年通过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特(玉溪)审玉米2012040号。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葫单3号是辽宁省葫芦岛农业科技示范区种子经销中心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经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优点,2008年3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07323号)。  相似文献   

16.
凤稻19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通过鹤16/86-167//合系35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在品比,省、州区试及示范中一致表现兼具早熟、耐寒、高产、稳产、品质好等特点,最突出的优点是抗稻瘟病极强。2006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900~2 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凤稻29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杂交方式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历经品比试验、省州区试产量居前列,较对照增产8.08%~50.93%,大面积种植产量9 375.0 kg/hm2左右,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原主栽种。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拔1 950~2 250 m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漯单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单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2003-2004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位居2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2004年省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位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05004。  相似文献   

19.
丹玉39(原代号丹科2109/富友1号)是丹东农科院以外引系C8605-2为母本、自育系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增产潜力大,比掖单13增产5%以上。多抗,保绿性好,适应性强。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取代沈单16成为辽宁省玉米区试晚熟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0.
德麦7号系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应用系谱选育法以云植437作母本,892-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病性强的特点,广泛适宜春麦区种植,2005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滇审小麦2005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