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速推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的必然要求,对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  相似文献   

2.
<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是在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中央制定的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意见》紧紧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这一要求,着眼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并更好发挥对普通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把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十四五"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指导服务,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4.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闵行区注重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快速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日益突出,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为推进闵行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作为丰富农村经济经营模式,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充分挖掘财产性收入的潜力,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中指出,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增强其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其中,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融合发展"部分强调,一要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二要推动服务组织联合融合发展;三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四要推动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新"字成为重要关键词之一。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更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这些举措都会给农村发展带来  相似文献   

8.
<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其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框架,定位于构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我国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着扶持政策落实难、发展质量亟需提高、发展要素制约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等问题。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促进提质增效,深化农村土地和金融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改进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首先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特点,并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海东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技、农机及农产品营销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1.1种养大户初具规模。全市现有规模养殖户46471户,其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大部分,由于旧的经营主体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五河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发展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重点,以期为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针对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阐述了当前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针对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阐述了当前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亮点一:现代农业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本次农交会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为方向,集中展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品牌化带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发展品牌农业是推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加快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以来,农业部紧紧围绕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这条主线,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政府推动和创新实践中稳步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针对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阐述了当前长治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