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红美 《农技服务》2014,(4):122-122
<正>火龙果,又名红龙果,原产中美州,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因其果实外表具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故称火龙果。火龙果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果肉有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有预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功效,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火龙果多为红皮白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果实。近几年,在我县重点推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地区5个白肉火龙果品种(系)的果实外观性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白玉龙果实的综合品质最优,本地野生种的果实品质最差.与市售的白肉火龙果相比,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火龙果试验园区的火龙果(本地野生火龙果、普通白玉龙、新白玉龙、红宝石和黔白1号)Ca含量高3~6倍,Mg含量高7~9倍,而Cu和Zn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市售的白肉火龙果.  相似文献   

3.
正火龙果是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之一,原产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经我国台湾地区引入大陆后,在海南、广东和广西等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温带地区也逐渐扩大栽培。根据果实、果皮颜色可将火龙果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3类,其中以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系列为佳。  相似文献   

4.
对红肉与白肉火龙果的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数据的分析与筛选,得到30个差异表达的MYB类转录因子。运用生物信息学进行了MYB转录因子序列的比对、基因注释分析、进化树分析、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等,通过qRT-PCR验证,探究红肉与白肉火龙果果实颜色的代谢差异与MYB转录因子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火龙果果肉颜色差异可能受MYB转录因子家族部分成员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现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其果实病虫害少,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多种产品等,具有广泛的食用和保健价值。火龙果主要包括红皮白肉种、红皮红肉种和黄皮白肉种。  相似文献   

6.
正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量天尺的果用栽培品种,属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之一。目前,江西市场上以红皮白肉火龙果品种为主。红皮红肉品种正在兴起,较之红皮白肉的火龙果,其口感更甜爽,花青素含量更高,市场价格也更高。笔者于2006年引种火龙果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采用塑料大棚设施冬季防冻栽培获得成功,进入盛果期(种植后第三年起),全年生产10多批次果,采果期长,每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产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原产中美洲,在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南佛罗里达及其他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果实病虫害少,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果粉、色素、冰激凌等,具有广泛的食用和保健价值。火龙果的种类主要有红皮白肉种、红皮红肉种和黄皮白肉种三大类。鹿城区岙底乡田塘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引进红仙蜜1号、龙珠、白玉龙三个火龙果新品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以火龙果果实品质为指标的高效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技术对火龙果红肉、白肉和粉肉品种果肉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果肉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为主,其次是果糖和蔗糖;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其次是柠檬酸,未检测到奎宁酸。所检测的3个品种中,柠檬酸、奎宁酸、总酸、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在粉肉火龙果中含量均最高,其次是白肉火龙果,含量最低的是红肉火龙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不同授粉方法对火龙果纵径和横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红肉火龙果,自花授粉处理、异花授粉处理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极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处理;对于白肉火龙果,自花授粉处理、自然授粉处理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极显著高于异花授粉处理。综合来说,自花授粉处理对火龙果纵径和横径的增长效果最好,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华夏 《新农业》2012,(18):41-43
[火龙果简介] 火龙果,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植物,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之后又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栽培. 现如今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火龙果已经不再单纯由南方生产供应.辽宁和黑龙江等部分北方地区进行了火龙果的南北引种栽培,并已获得成功. 火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它是仙人掌科量天尺(三角柱)属的仙人掌果实,因此又被众人称之为仙人果.当光洁而巨大的花朵绽放时,飘香四溢,作为盆栽观赏让人倍感吉祥,故又称之为"吉祥果". 火龙果品种众多,因其肉色不同进行分类.果肉目前有三种颜色:红色(紫红)、白色、黄色.红肉称为红龙果,白肉称为玉龙果,黄肉称为黄龙果. [火龙果与鞍山结缘] 要说火龙果与鞍山的渊源,这还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一手将火龙果引种到鞍山的张福宽.  相似文献   

11.
1-MCP对火龙果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CP)在火龙果果实保鲜过程中的抗衰老作用机理,为火龙果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白肉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1 -MCP处理对火龙果低温贮藏期的果实硬度、呼吸强度、POD、CAT、PG、PE、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处理减缓了火龙果贮藏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对火龙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贮藏前期(第24天前)可廷缓火龙果果实衰老,但是在贮藏后期却加速了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2.
火龙果选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化之星火龙果实生植株的栽培试验,选育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红皮粉红肉和红皮红肉白心4个品系类型,对其生长习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出的火龙果新品系类型均具速生、早实、丰产的优良特性以及较强的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4个株系类型在风味、口感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较佳,其中以红皮红肉类型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花粉直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肉火龙果为母本,选用白肉火龙果花粉以及红肉、白肉火龙果混合花粉作为花粉源进行人工授粉,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花粉直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红肉火龙果在成熟期、单果重、可食率和种子数等方面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座果率、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千粒重和风味等方面与对照差异显著,存在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果皮厚度、鳞片红色着色面积、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种子形状等方面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无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14.
CaCl_2处理对火龙果低温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白肉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处理对低温贮藏期火龙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处理对火龙果呼吸作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对降低火龙果的腐烂率有一定的作用,以2%CaCl2处理效果较好,而6%CaCl2处理可延缓果实的腐烂;2%CaCl2处理可降低火龙果果实的水分蒸腾率;火龙果果实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各处理间的营养品质变化差异不显著。3种钙浓度处理中以2%CaCl2溶液浸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火龙果,大家可能会想到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近几年,在不少高端水果店却能看到一种黄皮白肉的火龙果,不少人形象地称它为"黄金火龙果"或"燕窝果"。在海南果农眼中,它是发家致富的"黄金果",地头价卖到1个30元起。火龙果按其果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黄皮白肉3类,国内以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品种最为常见,而黄皮白肉的黄金火龙果属于稀缺品种,经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产自武义火龙果商业基地的红心火龙果和白心火龙果为材料,对市面上常见的2种不同成熟度(S1、S2)的果实单果重等外观品质进行评价,并对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TSS)、有机酸与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比较同一成熟度2种火龙果不同部位挥发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确定其特征香气物质。结果表明,2种不同成熟度火龙果果心部位TSS、还原糖、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其他部位,各成分S1成熟度明显高于S2;火龙果中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主要有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肉豆蔻醛等。与白心火龙果相比,正己醛是红心火龙果特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其相对含量与TSS等呈相同趋势。红心火龙果之所以口感比白心火龙果甜,是因为含有相对较高的果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白肉火龙果‘玉龙1号’新品种的成花结果节律与果实品质形成变化规律,以4年生结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全年成花结果物候期进行观测,并对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分级。结果显示‘玉龙1号’每年自然开花结果9个批次,花蕾发育期需17~22d,果实发育期需38~42d,果实转红第10~14天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达到峰值。全年果心TSS含量峰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11月批﹥9月批﹥8月次﹥10月批﹥7月批﹥翌年1月批;果实中心TSS含量相近(平均17.5%)的3个品种中果糖含量相比,‘大红’(37.7g·kg-1)>‘玉龙1号’(37.3g·kg-1)>‘越南白肉’(26.3g·kg-1);甜度口感是‘玉龙1号’及‘大红’优于‘越南白肉’。综合果心TSS、相对甜度等级和品质,初步制定‘玉龙1号’指标评价标准,以期为生产高品质果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白肉火龙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间火龙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火龙果果实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当贮藏温度为(3±0.5)℃时,可减缓火龙果贮藏期间的失重和失水萎蔫,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的损失,有利于延长火龙果的贮藏保鲜期。综合火龙果果实贮藏后的各项品质指标,(3±0.5)℃为火龙果的适宜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9.
新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剂对火龙果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剂,在火龙果的生产上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花期和幼果期,用400倍液分别喷施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的效果最佳:红肉火龙果横径、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TSS)比空白对照提高0.13%、2.89%、0.69%、21.05%和7.18%、8.43%、30.30%、0.19%;白肉火龙果横径、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TSS)比空白对照提高3.01%、7.33%、18.88%、4.09%和7.47%、13.31%、19.42%、7.95%。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剂能够促进火龙果果径增长,果实增大,提高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型物(TSS)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育果肉颜色新颖、品质优良的火龙果株系。[方法]通过对"从化之星"火龙果实生后代中所有果肉颜色为粉红色单株的栽培试验,对所有粉肉单株生长习性,丰产性及果实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从156个粉肉单株中选出各方面均表现较佳的单株。分析结果表明,单株80-1综合品质最好。[结论]该粉肉火龙果既有红肉火龙果的甜度,又多了白肉火龙果的酸味,且果肉颜色新颖,在市场推广中必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