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小兰  陈国清  陆虎华 《玉米科学》2003,11(Z1):045-045
苏玉 (糯 ) 2号原名 98W_2 ,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优质、高产、紧凑型糯玉米杂交种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现已通过国家糯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 ,正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 ,两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32 0 6 .0kg/hm2 和 12 12 6 .0kg/hm2 ,比对照种苏玉 (糯 ) 1号增产 8.2 %和13.6 %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产量均居首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国家东南区特种玉米区试 ,其中 2 0 0 0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0 5 9…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荣枝 《中国稻米》2008,14(6):48-49
扬两优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4)。2006年引进福建省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烟后稻共推广种植面积240hm^2,表现出优质高产,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丰产性,取得较好的推广成效。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5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苏玉糯5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通系5号为母本,通36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5号高产、稳产、优质,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白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浙糯玉 1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 1994年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一般鲜穗产量 9750kg/hm2 。 2 0 0 0年 4月 6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可在全省推广种植。1 产量水平1995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品比试验 ,浙糯玉 1号鲜穗产量 12 4 99 5kg/hm2 比对照苏玉糯 1号显著增产。 1996~ 1997年浙江省糯玉米多点品比试验平均鲜穗分别为 10 0 50kg/hm2 、10 551kg/hm2 比对照苏玉糯 1号分别增产 15 8%、4 9%。 1997年金华市种子公司组织的 6县 (市 )大区生产试验 ,浙糯玉1号平均鲜穗 9930 2kg…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苏玉(糯)1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沿江地区农科所1986年育成,组合为通系5×衡白522。其育种设计思想、选育目标、基础材料的配制、选系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而且富有创造性。苏玉(糯)1号的育成,不仅解决了玉米育种界长期认为的利用自然授粉品种难以选育出高配合力自交系的问题,而且由于直接从糯质基础群体中选系,可保证糯性品质,使高产和优质在更高水平上结合起来。自1991年以来,苏玉(糯)1号已在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市推广6年,累计创社会效益6亿元,并被广泛应用于糯玉米加工业。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新品种连花糯2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自交系LN9为母本,LN221为父本育成的杂交品种。2013—2014年在江苏省2年糯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2 926.9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1.0%;2015年在江苏省糯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285.3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3.0%。该品种株型紧凑,熟期适中,后期保绿性强,抗病抗倒性强,外观商品性好(籽粒颜色紫白相间)、品质好、产量高,适宜江苏省及周边相同生态区种植。介绍了连花糯2号的选育经过、区域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鲜食苏玉(糯)1号单交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玉 (糯 ) 1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 1986年育成 ,1991年审定定名的糯质玉米单交种。其用途既可以收干子粒食用 ,更多的以鲜果穗上市。苏玉(糯 ) 1号的鲜果穗白粒皮薄 ,果穗大小均匀一致 ,无秃顶缺粒 ,蒸煮后集鲜、香、甜、粘于一体 ,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实践表明 ,农民种植苏玉糯 1号一般春播公顷产青果穗 112 50~ 150 0 0kg。高产田块可达 18750kg ;夏播公顷产青果穗 750 0~ 112 50kg。公顷收益 150 0 0~ 4 50 0 0元。现在苏玉 (糯 ) 1号已在全国 2 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尤其在江浙沪地区更是占鲜食糯玉米的 90 %以上。随着城…  相似文献   

8.
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和2020年,以苏科糯1501、苏科糯12、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11、苏玉糯5号和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差异,为糯玉米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支持。结果表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种间差异两年表现基本一致(秃尖长除外)。产量较高的品种为苏科糯12、苏科糯1501、万糯2000和苏科花糯2008,穗粒数和粒重均高于产量较低的品种苏玉糯5号和苏科糯11。糯玉米产量与穗长、穗粒和百粒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鲜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有效灌浆期、最大灌浆速率时的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鲜食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对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等指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水稻后茬种植露地越冬春甘蓝,是江苏省镇江市近几年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而大面积推广的稻-菜栽培新模式,既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示范推广1000hm2以上。镇稻10号是镇江农科所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晚稻香粳糯新品种鄂糯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晚稻香粳糯新品种鄂糯10号系由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选育,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以京科糯2000等3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糯玉米子粒淀粉形态和结构对硬度的影响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糯玉米品种子粒蒸煮后硬度最低的是京科糯768(2 342.00 g),其次是京科糯2000(2 504.50 g),分别比苏玉糯2号低35.50%和31.02%;蒸煮后子粒回生值以京科糯2000(966.25 g)最低,其次是京科糯768(1 142.25 g),分别比苏玉糯2号低28.56%和15.55%。不同品种糯玉米淀粉结晶度表现,苏玉糯2号(43.64%)>京科糯2000(40.96%)>京科糯768(40.59%)。淀粉颗粒平均粒径以京科糯2000最大,其次是京科糯768,苏玉糯2号淀粉颗粒平均粒径最小。相关分析表明,蒸煮后子粒硬度及蒸煮后子粒回生值与淀粉结晶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平均粒径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淀粉结晶度小、淀粉颗粒大是京科糯768和京科糯2000子粒硬度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周糯1号是由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周糯1号鲜果穗相关性状及种植效益的研究表明,收获鲜穗时,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此时种植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南丰糯”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南丛 3”为母本 ,“三五糯”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糯稻品种。“南丛 3”是一个高抗稻瘟病、高产的籼型粘稻品种 ,而“三五糯”是一个优质、糯性好的籼型糯稻品种。南丰糯于 1998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育成至今 ,累计种植面积在 7万hm2 以上 ,在广东省内的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 0 7万hm2 以上 (广东省全年糯稻种植面积在 1万hm2 左右 ,南丰糯占了 70 %以上 )。近年来 ,南方稻区纷纷引种 ,普遍反映良好。本文介绍了南丰糯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1 特征特性1 1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南山区景宁县同全国一样,十分重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景宁县年种植单季晚稻5333hm2,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65%,其中在县城郊区范围种植单季晚稻1333hm2,原产量不高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全县大多为马铃薯—稻两熟制,部分为马铃薯(春粮)—稻—菜的3熟制,由于品种种植多年,复种指数低,产量不稳,产值不高,针对这种实际,2003年以来,景宁县农业局在澄照乡三石村,渤海镇旦水等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马铃薯—稻(鸭)—菜”1.68hm2,经过有关部门验收,每667m2收马铃薯1674kg,收稻谷582.1kg,鸭(12.2只)13.5kg,收冬菜4217kg。以当地市场价计算(马铃…  相似文献   

15.
京科糯2000等系列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1996年开展糯玉米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创制出京糯6、BN2等骨干糯玉米自交系近20个。选育出京科糯2000、京黄糯267、京紫糯218、京科糯569等系列各具特色的优良糯玉米品种21个,其中,通过国审品种6个,省审品种15个,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同时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用途多等特点。京科糯2000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推广范围最广的品种,京科糯569鲜子粒叶酸含量在300μg/100 g以上,属营养强化型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苏糯7132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R16189为母本、镇糯1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724.8 kg/667 m2,稻瘟病损失率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00,中抗稻瘟病,品质达到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安徽省沿江江南单季晚粳稻区种植。现总结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为下一步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交稻丰优香占在陕西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明喜  刘祥鑫  邓艳丽  王宏 《杂交水稻》2006,21(3):63-63,80
丰优香占(粤丰A×R654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2002—2003年陕西省区试中平均单产8.58 t/hm2,比对照胜泰1号增产17.17%;米质优良,米质和抗性均优于胜泰1号。2004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陕西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徐稻5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特优质高产多抗中晚熟粳稻新品种,在东营地区全生育期170 d左右。该品种优质高产,分蘖力强,抗倒伏,中抗稻瘟,田间无条纹叶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田间实产平均673 kg/667 m2,适合东营地区作优质米开发、作单季中晚熟品种种植。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嘉糯I优6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嘉农WXA1与嘉糯恢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3)。2009年上杭县种子管理站在庐丰乡上坊村作烟后稻示范种植,面积0.4hm2,产量559.9kg/667m2。表现生长整齐,剑叶瓦状直立,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成穗率高,熟期转色佳,抗性好,产量高。适宜在该地区作中稻或低海拔区域作烟后稻与双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选萃     
我国育成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旱稻不育系2004年7月10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江苏省优质杂籼稻繁育推广中心正式落户里下河农科所,这标志扬州经成为国家优质杂交籼稻品种技术的研发中心。江苏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00万hm2左右,总产17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0%。下河农科所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小麦、水稻等品种的繁育地,特别是优质杂交籼稻育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该在水稻旱育秧、旱育抛秧等稻作栽培技术研究上也处于内领先水平。此次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里下河农科所建优质杂交籼稻繁育推广中心,主要是发挥该所技术与品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