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山地板栗低产林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山地板栗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板栗低产林改造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低产林改造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我省目前有板栗低产林约5万亩,占全省板栗总面积的27.8%,占全国省板栗投产面积的90%,亩产不足50kg。如果通过复壮措施,亩产量将提高1倍,全省板栗总产量将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 低产林几种类型 我省现有板栗低产林,根据生长状况,管理水平,栽植类型和分布区域,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特产于我国的著名干果,果实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湖北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建有大面积板栗园,现阶段这些板栗园,存在管理粗放、树体老化,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或绝产等问题,对这些低产园进行标准化改造能有效提高栗园产量.作者通过对大别山区老栗园进行低产林综合改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情况,系统总结了湖北省板栗标准化改造综合技术,旨在推广板栗低产林标准化改造技术,提高板栗低产林改造水平和科技含量,推动全省板栗低产标准化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4.
低产栗园实施嫁接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和镇板栗实生栽培面积大,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差。采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板栗新品系对低产栗园进行嫁接改造,并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的管理,实现了板栗早实丰产,优质高效,为大面积改造低产栗园提供了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板栗是我国的名优干果,分布区域广,栽植面积大,但低产园较多。近年来,林业科技工作者在板栗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低产园成因分析及增产改造配套技术研究尚少。为此本文分析了低产园的成因,并探讨了低产园增产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6.
云南板栗实生栽培面积大, 管理粗放, 结果迟, 产量低, 品质差。采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板栗新品系, 对低产板栗园进行嫁接改造, 并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 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管理, 实现了板栗的早实丰产优质高效。为大面积低产栗园改造提供了良种和配套技术, 给板栗产业化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曹阳  陈建华  李昌珠 《经济林研究》2003,21(3):44-45,61
通过对张家界永定区板栗低产林(≤750kg·hm-2)的调查,分析了板栗低产的成因,并将其划分为实生型、密植型、稀疏型、荒芜型、病虫危害五大类型。根据各类型林分的特征和立地条件,采取相应的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经实验研究,各改造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明显,有指导生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广西灵川县板栗林生产概况,分析造成板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改造技术,包括改土、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措施,为促进板栗的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阳板栗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琰 《河南林业科技》2003,23(3):5-6,11
信阳市板栗生产中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问题,本文通过对板栗低产原因的分析,为开发板栗资源,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太行山区板栗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本文对板栗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开发现有板栗资源,增产增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霍山县主要油茶分布区产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了现有油茶林低产的主要成因是个体差异、品种退化、密度过大、缺少抚育,提出了台刈疏删、砍灌垦复、高接换冠、合理施肥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低丘林果营造技术及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年生试验林进行了生长调查、产量统计、经济效益分析及水土流失观测。结果表明,在低丘陵生态脆弱区营造和恢复人工植被,能改善已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采伐系统的生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华  赵尘  张正雄 《森林工程》2012,(5):11-14,32
针对伐区作业系统层面的人工林采伐作业,确定生物质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分别研究南方常见的3种人工林即马尾松林、桉树林和杉木林的采伐系统,利用跟踪观察法进行试验分析,建立相应的生物质材料流动图和跟踪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获得原木的干物质量以桉树林最大,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9.16%,达到68 927.05 kg/hm2。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伐区,原木干物质量分别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3.35%和53.14%,原木干物质量分别为53 685.05 kg/hm2和50 916.44 kg/hm2。  相似文献   

14.
板栗是一种加工贮藏难度大的干果,因加工糊化而产生的褐变问题严重限制了板粟的开发利用.对极粟加工糊化中褐变的成因作了实验分析和理论上的探讨.结果表明,单宁与Fe3 氧化成色以及Maillard反应是引起栗果褐变的主要原因,并且温度、水分、pH值、氧化还原剂、糖分等对Maillard褐变有影响.并提出了板栗贮藏加工时的护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孝感板栗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感地区板栗主要害虫剪枝栎实象、栗实象、板栗雪片象对板栗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板栗的产量与质量。3种象虫的成虫出土期各不相同,分布为害程度也有差异。根据各地虫情,在板栗象成虫出土期前10d,在树盘、园地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同年在堆果场、仓库进行了土壤、地面药剂处理、用全生境土壤、地面药剂处理法来防治板栗象虫,能有效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祁门油茶发展的3个历史时期,分析指出了造成全县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混杂、栽培管理粗放等,提出了林地清理、良苗补植、垦复施肥、密度调整、修剪整形、高接换冠、蜜蜂放养、病虫害防治的油茶林低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德兴市低产人工用材林的形成原因,对近年来采用的改造措施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带状改造的方法。针对低产林形成原因,提出了发展人工用材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 grow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97 hybrid chestnut plantations on former agricultural land and forest land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site conditions (climatic variables and soil properties). A single family of curves was obtained for classifying the early height growth of hybrid and sweet chestnut. Soil limitations and nutrient deficiencies were evident in the former forest land, whereas the agricultural soils were found to be generally suitable for growing chestnut. The stands with highest growth r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oliar concentrations of K, P and Ca. Successful growth of the plantations was always related to high summer precipitation, low elevation and absence of long periods of risk of frost.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adaptability of chestnut to most sites where it has been planted for timb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板栗成林垦复对生长结果的影响,通过板栗成林垦复与未垦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垦复栗林树高,当年生枝,百叶鲜重与未垦复的栗林比较,分别增长29.9%、69.9%、37.9%。单株结果数、单鲜果重、单株结实量分别是未垦复的4倍、2倍、5.9倍。其生长与结果差异显著,垦复效果明显。建议在板栗生产中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陈山红心杉速生丰产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因其近髓心木质部相当大的比例成油亮的栗褐色而得名。主产江西省安福林区,是江西特产的优良杉木种源,被誉为"皇上木"。通过对陈山红心杉幼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并进行总结,为其速生丰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