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Cladosporium allii引起的大蒜叶斑病流行于四川西部大蒜产区,致使全株枯死(又称大蒜叶枯病),近年,随着大蒜商品化生产,栽培面积扩大,其危害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2.
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得到防治香蕉叶斑病的3种化学药剂组合和1种生物农药组合。复配药剂12.5%腈菌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40%氟硅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和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2年的田间防效均在71.6%~75.7%,显著高于1%中生菌素水剂+4%枯草芽胞杆菌水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病害——紫茎泽兰叶斑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紫茎泽兰叶斑病是恶性杂草紫茎泽兰上发生的主要病害。对云南省十个专州的二十多个县市进行紫茎泽兰病害调查及病叶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研究表明:紫茎泽兰叶斑病在紫茎泽兰危害区内已广泛发生,并随着紫茎泽兰灭敌昆虫泽兰实蝇的定殖与扩散有病情逐渐加重的趋势。#br#紫茎泽兰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飞机草菌绒孢菌[Mycovellosiella eupatorii-odorati (Yen) Yen]该菌在紫茎泽兰上发现尚属首次。病原菌危害叶片产生叶斑,严重时植株叶片大部分枯死、脱落,发病严重的地方发病率达90%以上,病情指数为65.2。对该病原菌分离较难,培养基需加入紫茎泽兰叶汁才能产生分生孢子,在自然病叶病斑上分生孢子大量产生,可见该病原菌是寄生性较强的真菌。#br#对紫茎泽兰叶斑病的研究为紫茎泽兰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几种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和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是我国花生生产上为害较大的3种叶斑病。在山东褐斑和网斑的始病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后。黑斑病始病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中旬以后。褐、网、黑3种斑病田间发生的普遍率依次为31.2%、17.9%和1.0%。发生程度、高峰期来的早晚受湿度影响较大。3种斑病的分布特点、花生品种间的抗性均有差异。化学防治效果随药剂种类与方法及条件而异,防效最高为62.8%,亩增干果74.5公斤(增产28.9%)。用抗病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步研究简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经作者分离接种鉴定,确认近年北京郊区和河北省的一些玉米产区发生的叶斑病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是Curvularialunata。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20%~60%,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经人工接种鉴定不同品种(系)抗性不同,Mo17、黄早四、丹340、478、5003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均为感病类型(3~4级)。西玉3号、京早10号不同生育期抗性不同,以3~4叶期为抗病类型(0.5级)、7~8叶期、10叶期和抽雄期为中抗型(2级),13叶期为感病型(3~4级)  相似文献   

6.
咖啡美洲叶斑病的生物学特性和近期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在Fries培养基上培养20 d左右,菌丝大量生长并紧密交织成团时病原菌即可产生大量毒素。毒素粗提液经高温处理仍具有生物活性,甚至略有增强。该毒素经低温处理后,可保存30 d以上而不失活。经验证毒素原液中的活性成分经光处理10 h不失活,对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和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virus,WSSMV)的特异性序列为引物,逆转录-PCR方法并配合免疫电镜观察,对采自我国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江苏5省9个县、市的27份感病田小麦样品进行检测。除2份样品未检测到病毒外,其余25份样品均为小麦黄花叶病毒所侵染,没有发现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由此表明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淮河及渭河流域严重危害小麦的真菌传线状病毒应主要为小麦黄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9.
大豆毛口壳叶斑病菌产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生产上新发现的大豆毛口壳叶斑病菌(Aristastoma sp.)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的Czapek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可获得毒素粗提物。通过对该菌产毒条件的研究表明,pH 7的改良Richard培养液产生毒素生物活性最强,培养温度25℃、黑暗条件下持续振荡培养20 d最有利于该病菌毒素的产生。毒素活性测定表明,毒素对大豆叶片产生与病菌作用相同的褪绿症状,对种子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有致萎作用,说明毒素是大豆毛口壳叶斑病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法在松嫩平原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松嫩平原西部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89年和2001年的可持续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和对比分析。采用相对指标法,首次对研究区10个县、市的可持续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2a中,松嫩平原西部整体的可持续性呈下降趋势。在分析生态赤字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生态供给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甜菜夜蛾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发育分级及在预测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雌性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夜蛾科其它昆虫近似。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可分为卵黄沉积期、成熟待产期、产卵盛期和产卵末期4个级别。室内试验发现3级比例与产卵量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田间调查发现当1级卵巢比例在50%左右时,大约3天后为发蛾高峰日;当3级卵巢比例在50%左右时,即产卵高峰日。因此,可以通过剖检甜菜夜蛾雌蛾的生殖系统发育进度来预测下代卵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提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蛋白质,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不等弯孢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圆斑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与弯孢菌相似或相近)蛋白吸附除去抗血清中的交叉反应抗体,提高了抗体的特异性,建立了酶联免疫检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技术,应用ABC-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ABC-ELISA较间接ELISA检测灵敏度高2到5倍。  相似文献   

13.
对热带洋兰叶斑病病原菌串珠镰刀菌B10b开展了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进行了防治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后该病原菌能侵染石斛兰、蝴蝶兰、大花蕙兰和文心兰叶片并引起典型叶斑病症状;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28 ℃,最适pH7~8;甘露醇、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是其最佳生长碳源,牛肉膏和蛋白胨是最适氮源;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5 ℃ 30 min;异菌脲、腈菌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很强,其EC50分别为1.12×10-5 μg/mL和1.525 4 μg/mL,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的效果较弱,其EC50分别为105.879 8 μg/mL和66.830 2 μg/mL。  相似文献   

14.
海南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近几年发生的一品红细菌性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特别是该病原菌的分子特征,为该病害的治理提供可行的依据,本文描述了2005年海南省部分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并通过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和16SrDNA序列比较将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部分碳源利用测定进一步显示2005年海南分离的菌株与2004年海南报道的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存在差异,但与杭州地区报道的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基本一致。利用黄单胞菌模式种典型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个海南菌株与巴豆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odiaei)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xonopodis)单独聚合成群,其中与巴豆黄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以多主棒孢的可溶性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克隆抗体。通过优化Dot-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Dot-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田间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 h左右。通过同多主棒孢在黄瓜叶片上不同侵染时期的症状及显微诊断比较,发现该方法可在黄瓜棒孢叶斑病潜伏、未显症期对病害进行早期诊断,为黄瓜栽培期的病害监测和及时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何希树 《植物保护》1992,18(3):35-36
随着小麦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国内报道其病情调查方法所见有7、8种之多,作者从中选择王晓军、刘孝坤等和陆锡康等的3种方法于1989-1991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了验证比较。 一.方法 供试品种为当地感病品种扬麦5号(3种分级方法见文献)。 病情调查:于小麦扬花末期,选长势均匀的田块,随机取9点,每点20株3次重复,分别按3  相似文献   

17.
对白头翁叶斑病菌胞壁结合黑色素和胞外黑色素进行了理化性质和红外光谱扫描测定,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 均易溶于KOH、H2O2和NaClO, 不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白头翁叶斑病菌YS-24菌株的胞壁结合黑色素与胞外黑色素为同一种类型的黑色素。DHN黑色素的特异性抑制剂—三环唑, 对白头翁叶斑病菌黑色素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白头翁叶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 得到了聚酮体合成酶基因的同源片段 AaPKS , 初步推断白头翁叶斑病菌黑色素合成属于DHN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洪奎 《植物医生》1995,8(3):34-37
正交优化法在植保试验上的应用李洪奎(山东省潍坊市植保站261041)1、正交优化法在植保试验上应用的意义在多因素试验设计中,通常采用完全设计方法(如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等),这种试验设计的特点是,在参加试验的各因素的不同位级(水平)之间进行全面地相...  相似文献   

19.
李复宁 《植物保护》1991,17(2):30-30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严重度分级标准,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分级标准(分5%以下、5%、10%、25%、40%、65%、80%和100%8级)。这个分级标准,级别较多级距较乱,难于记忆。商鸿生等(1990)虽然作了改进(分级标准为1%、5%、10%、20%、40%、60%、80%和100%8级),但笔者认为这个标准仍较麻烦,对于在基层仍不适用。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既能反映真实情况,又简便易行的新的分级标准(定名为简易分级标准),即5%以下、10—20%、30—40%、50—80%、80—100%5级(参见分级标准图)。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观察了稻曲病不同稻曲量在单穗上的分布 ,应用Q型系统聚类分析 ,以稻曲纵横径比、百稻曲重、单穗实粒重、结实率、损失率为指标进行数量分类 ,确定了新分级标准 :0级 ,未发病 ;Ⅰ级 ,1个稻曲 ;Ⅱ级 ,2个稻曲 ;Ⅲ级 ,3~5个稻曲 ;Ⅳ级 ,6~9个稻曲 ;Ⅴ级 ,10个以上稻曲。此外 ,利用韦布尔模型描述了稻曲病病情指数和产量损失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