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五”期间,京郊顺义区果品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农为主体,不断引进优质高效国内外名新优品种,建成了 6个高标准示范化果树基地。一是 6000亩砀山优质酥梨基地,形成产量 1000万公斤,产值 1200万元的规模;二是 8000亩新世纪梨基地,产量达 50万公斤,产值 800万元;三是 15000亩新优梨枣基地,产量达 5万公斤,产值 50万元;四是 10000亩优质晚熟桃基地,产量达 250万公斤,产值 400万元;五是 2500亩优质新大樱桃基地,产量达万 5公斤,产值 100万元;六是 1650亩优质黄冠雪花梨基地,也逐步形成规模。  京郊顺义区“九五”…  相似文献   

2.
果飘香     
《绿化与生活》2005,(3):F002-F002,i001-i002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兴区仅有果树10余万亩,果品产量不足50万公斤。到2004年,全区已有果树20万亩,果品总产1.15亿公斤,位居京郊前列,成为首都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并形成了梨、葡萄,桑椹三大主导产业和十余个树种300余个品种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宁晋县是邢台市果品生产大县,以梨果产业为主,现有梨树面积20万亩,果品产量3.5亿公斤,占全市果品产量的46%。“十五”期间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该县组织广大果农换品种、调结构、创品牌、促增收,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先后被国家、省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果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 遇。经过一年的努力,京郊果树生产结构调整工作已初 见成效。2000年北京市共发展果树30万亩、1857万 株。包括新植果树18.8l万亩、1164万株,其中退耕还 林面积12万余亩,占新植果树的64%;更新8.15万 亩、607万株;高接换优3.07万亩、86万株。七个山区 县发展21.2万亩,占总发展面积的70%;其中新植 12.4万亩。山区及全市的果树发展规模均创历史最 高。 2000年果品产量已达60916万公斤,比1999年 增长 8.9%;果品收入已达1…  相似文献   

5.
到2007年底,全省果树总面积2284万亩.全省果品总产量达1039万吨,果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梨、桃、红枣、板栗、杏扁、柿子产量保持在全国第一位。全省有30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有22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有80多种果品入选奥运推荐果品。全省果品总产值达280亿元.果品集中产区依靠果品业人均收入1600元左右:果品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150多万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靠果品业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达到2000多个。以“培育大基地,发展大产业”为目标.制定和出台了《河北省果品强省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林果的外销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河北省林果外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河北省气候环境适应多种果树生长,形成了如京东板栗、河北鸭梨、沧州金丝小枣、深州蜜桃、涿鹿大扁杏等一系列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优势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名优稀特果品。目前,全省果树面积达132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68.6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梨、红枣、板栗、桃、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以板栗、梨、核桃、红枣、苹果等为主的果品年创汇额达8800多万美元。2000年全省果品外销量约占生产总量的2/3,其中销售到南方市场、京津市场、东北市场的果品约占外销量的75%…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是我国果品的主要产区,果品总产量占全国第二位。其中栗、枣、梨产量占全国首位,苹果、葡萄为第三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持续不衰的“果树热”,果品产量由8亿kg增长到15多亿kg,成为全国果树生产发展最快的一个省。1986年,又取得全省丰收的好成绩,全省新发展果树187.8万亩,育果苗7.27万亩,果品总产量17.6亿kg(创历史最高水平),果品总产值9.55亿元,占全省林业生产总值的70%以上(见表1、2)。他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9.
珍珠山核桃林,1958年始建于灵台县珍珠山。时逢党中央关于“广种木本油料”的号召,投资力度较大,籽种直播1.3万亩,1964年至1974年集中植苗营造1.2万亩,1980年栽植基本结束。共营造核桃林2.7万亩54万株,连片规模在亚洲名列第一。1975年部分植株开始挂果,年产核桃1万公斤左右,1978年达到1.5万多公斤,此期,国家给予了较大资金支持,经营管理较规范,树体健壮,产量稳定,效益显著。同时,先后从辽宁、新疆、云南引进薄壳、露仁核桃及良种植苗、接穗进行培育、嫁接繁殖,使得核桃林优良品种占…  相似文献   

10.
<正>魏县地处河北省东南端,冀、豫两省交界处,与河北、河南的8个县接壤,县域总面积863.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中国优质鸭梨基地重点县”,是河北省林果生产大县,“河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河北省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也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定的“千年古县”。魏县梨树总面积20万亩,年果品总产量45万吨,其中鸭梨15万余亩,年产量35万吨,面积占全县果树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1.
孙绍洲 《国土绿化》2009,(12):32-33
北京市顺义区现有果树面积10万亩,年产量7180万公斤,产值2.08亿元,从业果农数1.5万人。随着观光采摘业的兴起和发展,顺义区又增育了大樱桃、葡萄、精品梨和苹果四大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了樱桃、梨、葡萄、苹果、小杂果五个特色果品产业化基地,樱桃产业已成为顺义区果树观光产业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庄浪县按照“川地果园化”结构调整的新思路.相继建成了阳川优质红富士基地、水洛黄金梨基地等6个重点果品基地,使全县果品基地累计达到20多万亩,果品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林业》2012,(1):19-19
编者按:为加快我省林果业发展.围绕“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全省林业工作总体思路.2012年省林业局研究决定,在全省启动实施“四个十工程”.选择“10个3万亩以上造林大县、10个万亩封山育林县、10个果品特色县、10个果品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打造40个林果业示范典型。通过“四个十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科学合理、优势明显、特色显著、效益突出的造林绿化和林果产业区域布局,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带动全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林业“双增”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秦安县是我省重要的“花牛苹果”和各种鲜桃外销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瓜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苹果为主,桃、梨、杏、李、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7.2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年产果品9600万公斤,花椒总产量176万公斤,果椒年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13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1997年,秦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02年被国家林…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新的一年里.我省林业工作的重点是完成好三项任务:一是下大力气抓好五大工程,确保7县绿化达标。全省要以国家确定的“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为重点,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全年完成荒山造林300万亩.其中飞播100万亩;植树1亿株;育苗30万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好中阳、岚县、交城等7县基本绿化达标。二是突出重点抓好山区以林果为主的综合开发。全省新发展经济林要达到200万亩,其中水果100万亩,力争经济林果品产量达到18亿公斤。要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以晋南为主的优质苹果基地;忻州、晋东南地区为主的优质梨基地;黄河沿岸、吕梁地区和晋南产麦区为主的红枣基地;吕梁山、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为主的核桃基地;晋北、晋西北为主的仁用杏基地的经济林发展总体规划。在布局上把重点放在山区、丘陵区.  相似文献   

16.
礼泉是全国苹果产业化优质苹果基地示范县、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苹果、酥梨50万亩,年产果品75万吨,位居全省之首。由于采用了选育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果品套袋、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使果品以个、形、色、味俱佳独领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沧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切实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和谐沧州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目前,沧州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46万亩,其中“十五”期间完成造林159.5万亩,相当于过去20年造林面积之和,其中速生林面积达到11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1.5%,比“九五”末增加了5.5个百分点;果品总产量达到10.75亿公斤,较“九五”末增长1.65亿公斤;林业总产值达到35.4亿元,为“九五”末的2倍。林果产业已经成为沧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全省果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果业体系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和树体改造步伐,加快发展果品贮藏加工,努力推进果品业发展实现栽植良种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技术现代化、装备机械化、果农知识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全省果品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果品总产量达到105亿公斤,完成树体改造13.33万公顷,建设和完善高标准外向型果品基地13.33万公顷。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相似文献   

19.
高洁 《河北林业》2007,(5):10-10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阶段性评选中,河北省又有20多种果品入围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此阶段评比中,河北省入选果品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其中辛集市的益康牌黄冠梨和遵化的栗源牌干栗仁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分别夺得同类产品一等奖。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涉及梨、苹果、桃、板栗等主要树种的40多种果品成功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奥运果品基地面积达500多万亩,富岗牌苹果、益康牌黄冠梨等一批果品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顺平果品业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市场,山外找销路,科技创高效”的总体思路,以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为重点,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为中心,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果品质量逐年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果品生产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果树总面积达31万亩,形成了红富士苹果、桃、柿子及杏、李杂果四大果品基地,果品年产量113亿公斤,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4.6%,山区达到70%以上。林果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绿色银行”。顺平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县”,是河北省优质苹果、优质桃生产基地县。2002年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桃乡”、“中国苹果之乡”,2004年全县31万亩果树全部通过省无公害基地环评认定。“顺富”牌鲜桃、红富士苹果是河北省优质名牌产品,十几年来,红富士苹果成为中南海的特供果品,“顺富”果品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并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