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辽东山区泥石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东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概述了该区泥石流的基本条件,提出该区特大暴雨是泥石流形成的触发条件;物理风化和断裂构造是形成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重要过程;岩性、植被条件对泥石流的影响比较突出。最后指出该区泥石流治理应以近期工程措施,远期森林植被等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定西地区南部的泥石流,主要发育在漳县、岷县两县,该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泥石流阻塞境内甘川公路的现象,泥石流对两县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不良的地质现象,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固体物质,大比降的沟道,为泥石流提供了良好的流通条件,加上降雨等因素的作用,致使该区泥石流暴发频繁。据分析,日降雨量大于29mm且10分降雨量大于9mm,都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合理配置的水土保持措施,可抑制泥石流的发生。根治泥石流,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应从恢复植被目标出发,科学配置林草措施,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修建沟道拦蓄工程。目前,首先应做好预警工作,其次要制订防治规划,并逐步付诸于实施。  相似文献   

3.
攀西地区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之处,泥石流活动强烈。该区由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和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例如,森林集中过伐、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修路开山炸石而破坏山体、矿山开采、乱倒弃渣、过度索取生物能源等,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山地自然环境,破坏了森林而招致山地灾害发展,泥石流灾害频繁。泥石流给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极大影响,它影响矿山开发、交通运输、水电建设、城镇发展和农牧业生产等。泥石流防治对策有预防保护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时首先要保护环境,预防泥石流发生。在短期尚不能治愈的泥石流地区,经济建设布局应避开泥石流危险区,防患于未然。对泥石流的治理应当是应急(工程)先行,生物与工程治理结合,重视社会防治措施,三者综合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次生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弄清调查灾区泥石流工程防治措施的建设情况及其效果,2014年11月、2015年6月对东林寺至银厂沟海汇桥段,银白公路泥石流沟两侧的治理工程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该段泥石流沟总体效果良好,治理比率50%;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较为单一;有1条沟工程措施损毁严重,亟需重建;有7条泥石流沟需及时治理。建议加大对该区域泥石流沟工程措施建设的研究,以期使该区域泥石流工程措施配置达到最大效益,从而降低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虎峪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虎峪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地区,该区泥石流的发生直接威胁着太原市城西一带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查清该区泥石流的危害程度,以虎峪沟潜在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其流域地质坏境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山地区构造活动、河流下切形成的复杂地形地貌、自然风化及人类工程活动堆积的松散堆积物物源、不均衡降雨等各种作用相伴生的地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采用危险度评价分析方法对虎峪沟泥石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虎峪沟泥石流的危险度Rd为0.768,属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若爆发仍将对下游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马尔康县城区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作者1987年5月和8月两次对马尔康县城区泥石流实地考察的资料,对该区的4条泥石流沟的有关自然要素、灾害状况和潜在危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4条危害较严重的泥石流沟进行治理原则、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安全性和长效性,是治理工程最受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大地沟泥石流的治理过程、治理效益发挥及防灾能力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大地沟实际,对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危险性及治理工程优化措施进行了讨论,并在传统的"稳、拦、排、停"治理措施基础上,提出以"滞"为核心的泥石流治理方法,可供类似泥石流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具有强烈的区域特色、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庙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综合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评价,得出庙沟泥石流易发程度综合评分分别为95分和77分,易发等级均为中等,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性、山坡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对研究区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影响较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建立了快速、准确、实用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对该区泥石流防治及线路工程的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是金沙江下游主要山地灾害之一,它对重大水电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工程安全可能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和危害。通过评估该区泥石流对重大水电工程的影响,指出泥石流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施工道路、水电工程附属设施及移民安置、库区泥沙、坝区工程设施等4个方面。以金沙江下游白鹤滩电站库区黑水河泥石流为例,具体分析了泥石流对水电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水河泥石流可能堵塞主河,其堵塞回水和溃决洪水对白鹤滩电站建设的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有一定危害。此外,泥石流会将大量的泥砂带入库区,从而减少电站的有效库容。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9条沟暴发了泥石流,通过对近场区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获取了这些泥石流沟的相关数据,据此进一步对其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泥石流容重、流速、流量、一次总量及冲击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合泥石流影响因素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在强地震、干湿循环变化气候的耦合作用下,该区仍可能会发生超过百年一遇规模的泥石流。上述计算与分析结果对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泥石流沟防治工程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为合理选择泥石流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金川县八步里沟泥石流灾害治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八步里沟位于金川县城郊,近百年间多次暴发泥石流,对金川县城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减轻泥石流对金川县的威胁,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即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80年代对八步里沟泥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竣工至今其治理效果非常显著,近20年来再未发生泥石流灾害事件,有效地保护了县城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鉴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即将到期,加之后期缺乏妥善管理,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已逐步减弱。同时因工程发挥的防灾效益较好,致使当地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一遇特大暴雨引发新的泥石流有可能引起较大灾害。因此对八步里沟进行进一步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由于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加上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因子又比较复杂,目前尚难以完全治理,无法抑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勘测评估沟谷形态、地质条件等泥石流特征指标,可分析泥石流发生的成因与机理,在预测预报上,还应充分重视与分析泥石流发生时作为最重要外因条件的雨强。提出了用雨强指标分析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在泥石流发生预测预报技术上根据计算概率划分泥石流紧急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泥石流易暴发区地表变化监测时控制点难以布设的困难,基于最小二乘与稳健估计原理,应用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方法,对川西南普歪沟流域30 a间由于泥石流暴发造成的地表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变化监测。通过对差异探测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证明该方法对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地表形变监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生态环境初探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3 040 km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东川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泥石流灾害严重,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严重危害着农业、城镇、铁路、公路及农田建设;植被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重大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造成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特性恶化,肥力下降,耕地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收入拮据。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川人民强烈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以小江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林型、树种单一,人口增长过快,陡坡耕作,缺乏统一的管理等等。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小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会理地区糯乍沟泥石流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会理地区"8.30"地震震源浅,强度大,诱发了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潜在危险性大。糯乍沟位于会理县最南端,为金沙江一级支流,由于地震产生大量崩塌、滑坡和岩土体松动,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右支沟流域汇水面积大,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及动力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野外勘查,结果表明,金沙江强烈的深切作用传导进入糯乍沟,进一步加剧沟床下切及溯源侵蚀,使沟内滑坡失去前沿阻力,失稳概率大增;对该沟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建议在上游崩塌滑坡等隐患点修建谷坊、拦砂坝等土木工程,左支沟坡面侵蚀严重区种植水保林,两者有机结合,可有效控制该沟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海螺沟景区典型泥石流流域地貌特征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螺沟景区泥石流对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生命安全、景区公路和旅游设施以及景区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影响到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查明景区内泥石流沟分布的基础上,对景区内泥石流流域地貌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景区内泥石流流域地貌的演化模式,采用面积-高程分析方法对泥石流流域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进行判别,发现景区内泥石流沟主沟长度和流域面积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并且所有泥石流沟现正处于壮年期或壮年偏幼期发育阶段;最后提出了景区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沉积亚相组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自然界中,泥石流形成环境,发育规律,空间分布等特征的演化和分异,导致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沉积过程和不同沉积地貌部位泥石流沉积亚相组合的变异,该文拟在作者所建泥石流沉积模式基础上,以蒋家沟为例进一步讨论泥石流亚相的组合及变异规律,此外,初步探讨了夷平面解体后,泥石流沉积在地貌回春不同阶段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区下瓦岔泥石流灾害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区是我国北方主要泥石流发育区之一,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崩塌,滑块与洪水的伴生及向泥石流的快速转化是其主要特征,1999年8月14日造成26人死亡的下瓦岔泥石流是其一个典型的实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本文力图忠实纪录该次 石流灾[害过程,建立泥石流个例档案,以利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区域泥石流发育规律及成灾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时相DEM探测泥石流地区地表形变,必须建立DEM的统一坐标系,才能计算地表形变量。引入无控制三维表面匹配技术,提出分块区域匹配方法配准两期DEM。实例试验表明:分块区域匹配方法比现有的M—LZD算法更能适合泥石流灾害地区的DEM匹配,探测出的地表变化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扇形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其土壤层次结构不合理,物理结构性差,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均不足1%,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低.针对扇形地本身的地形、土质、养分等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泥石流扇形地改造利用的整地措施、改土措施和培肥措施.通过引浑停淤改良,土壤颗粒主要分布在0.02~0.002mm之间,土壤质地由壤质砂土改良为粉质黏壤土;土壤表土层厚度增加7 cm,达到25 cm;土壤微团聚体数量为95.31%,比未改造泥石流荒滩地提高了56.87%,改良后的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02~0.002 mm之间,对增强土壤保肥蓄水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经过改造后的扇形地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其自然生产潜力可达3万2 586 ks/hm2;而泥石流荒滩地、非引浑改良泥石流滩地土壤的自然生产潜力分别仅为1万9 295和2万8 299 kg/hm2.在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扇形地中,黏性泥石流形成的扇形地细颗粒含量较多,容易改造成优质高产农田;稀性泥石流的扇形地细颗粒含量相对较少,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在不同开发程度泥石流扇形地中,新开垦的泥石流扇形地(砾石含量高),宜种植水果、西瓜、红薯、花生等;经长期改造土壤质地和肥力都得到明显改善的扇形地,可种植水稻和反季节蔬菜等高效益的有机粮品和绿色粮品;而对于难以改造的稀性泥石流扇形地,可以经过简单整地,发展西瓜、石榴等对土壤质地要求不高的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