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利用土池放养3~5厘米/尾锦鲤夏花进行了养殖试验,经过5个半月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池塘2个,池塘面积均为1660米2,水深1.2~1.6米,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塘基高出水面0.5米。  相似文献   

2.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1,26(8):28-28
青虾秋季暂养催肥就是在秋季收购 4厘米左右的中虾,经 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于元旦、春节起捕上市,青虾体重增重 1倍以上,售价提高 3~ 5倍;生产周期 3~ 4个月,每 667米 2效益可达 3 000元以上。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新方法。 1暂养池的选择和准备 青虾暂养池要求紧靠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 2 000~ 3 000米 2为宜,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坡比为 1∶ 2.5~ 3,水深 1.5~ 2.0米,池底平坦,淤泥层不超过 10厘米。池底开浅水沟,并在出水口外挖一个长 5米、宽 3米、深 0.5米的集虾潭。…  相似文献   

3.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6年我们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试验初探,初获成功,为今后大面积人工养殖锦鲤苗种和成鱼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一、锦鲤的苗种繁育1.池塘条件(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共4个,其中室外池塘2个,长方形,面积为1.5亩;温室内亲鱼暂养池2个,正方形,面积36米2,池深1.8米,水深1米,具加温设施。(2)产卵池:条件相同的产卵池9个,正方形,面积均为4米2,池深1米,水深80厘米,产  相似文献   

4.
黑脊倒刺鲃池塘主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平 《科学养鱼》2005,(11):24-25
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我站在县水产科技示范场开展了黑脊倒刺鲃池塘主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用于试验的池塘五口,均为长方形,面积共计14540米2,每口面积为2134~3869米2。池塘底质为壤土,保水性能好,塘底淤泥厚度10~15厘米,池深2.5米,配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周围环境安静。2.水源水源为溪河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pH值为6.3~6.8。3.鱼种试验所用的鱼种均为本县水产良种场培育的苗种。二、试验方法1.池塘清整消毒鱼种下塘前,挖去过多的淤泥,保留水深6~10厘米,池塘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  相似文献   

5.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1~3亩,坡比1∶(3~4),深1.5米,安装一进出口管道,管道口用密网扎紧,网径为0.3~0.4毫米。池塘四周用薄膜搭建防逃墙,埋入土内10厘米,墙高50厘米,每隔2米用木桩缚实,转角处做成圆角,池塘边用小瓦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连片鱼塘3口共5亩,主养鳜鱼池面积1亩,配套池塘4亩。鱼池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水深1.5~2米。淤泥10~13厘米,池底平坦,池埂水泥砖墙坚固无渗漏。  相似文献   

7.
正一、赤眼鳟鱼苗培育技术鱼苗培育是指把孵化出膜后3~4天的鱼苗,培育到体长3厘米左右的生产阶段。1.池塘的环境条件池塘面积2~3亩,水深1.5~1.8米,淤泥深10厘米左右。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池底要平坦,或略向排水口  相似文献   

8.
我场从2000年开始进行黑脊倒刺鲃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试验工作,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4亩,水深1.5~2米。底质以砂壤土为好,淤泥应少于10厘米。黑脊倒刺鲃受外界惊动后,喜欢躲藏在石砌池壁的石缝中间,笔者曾见过拉网后,有1/2的鱼种躲在石缝中的现象,给鱼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初,我们在遵义绥阳县选择了2个农户10亩池塘进行了生态养殖集成技术模式的示范试验,经过近2年的养殖,已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中一农户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材料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水深1~1.6米,池塘底质为土质,淤泥20厘米左右。并根据鳖的生活习性,对现有池塘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池塘四周建造防逃墙,墙高50厘米左右,墙顶端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养殖户收益,笔者于2020年选择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贤分部养殖场的两口4亩土塘进行"温棚一年两茬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现将养殖技术及养殖结果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贤分部养殖场。2.虾塘条件试验用池塘共两口,每口池塘面积4亩,编号分别为科1、科2。池塘东西走向、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1,淤泥深20~50厘米,池塘水深1.2~1.8米,注排水方便,并配备两道排水设施,第一道为木架闸网,闸网为30目,第二道为排水口的硬塑料闸板。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解淡水鲳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其池塘养殖技术,我们在1986年试养的基础上,于1987~1989连续三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鱼池是本所菱湖工作站土池。1987年是4号池,面积396米~2,平均水深1.3米;1988年为1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1989年为5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放养前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1987年和1988年的试验用鱼种购自外省。1989年是本所上年人工繁殖的越冬鱼种。淡水鲳三年放养情况见表1。鱼种放养后用0.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感染。为  相似文献   

12.
江兴龙 《内陆水产》2003,28(2):20-20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盐度适宜范围广,对饲料蛋白需求量较低,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笔者于2001年在我县山区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试验,现把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池塘6口,每口池塘面积2333米2,水深1.5米左右,每池配增氧机1台。池塘1/4面积长有轮叶黑藻,池塘进水口设60目筛绢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水源为溪河水,溶氧充足。苗种2001年6月7日自龙海市购回南美白对虾苗84万尾。虾苗规格约0.8~1厘米,已经淡化至盐度3‰左右。每667米2水面投…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池塘使用微生物制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和方法 1.场地 本技术研究在江苏省赣榆县佳信水产开发公司的白对虾协作养殖区进行,根据养殖区的池塘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了在养殖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不同规格的池塘:1#池面积666米^2、水深140厘米;2#池面积2000米^2、水深130厘米;3#池面积3350米^2、水深为120厘米。底质均为泥沙质,池水日渗漏率为5%~10%;水源为表层地下水,可以用水泵每日添加新水以保持池塘水位。1#池配一台1.1千瓦增氧水泵,2#池配两台1.1千瓦增氧水泵,3#池配一台3千瓦增氧机。  相似文献   

14.
鲢鳙鱼是我国池塘套养的主要滤食性鱼类,近年来由于鳙鱼价格上涨,大规格鳙鱼更是市场走俏,价格6.0元/kg以上,逢年过节销价更高。如何调整盐碱水体池塘鲢鳙鱼的放养比例,提高鳙鱼的产量,尤其是大规格鳙鱼的产量,对于增加鱼池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意义。1材料1.1试验地点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合阳基地,位于黄河中上游合阳段滩涂,水质为盐碱水。1.2试验池塘试验池1,面积14.25亩,水深2~2.5米,底泥40~50厘米,池配3千瓦增氧机1台;试验池2,面积14.25亩,水深2~3.5米,底泥40~45厘米,池配3千瓦增氧机2台。1.3水源地下水上渗补充,试验池1不易加水,试验池2…  相似文献   

15.
鳜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市场价格较高,为了探索鳜鱼池塘养殖技术,我们进行了鳜鱼池塘单养试验,取得经济效益。试验池两个,面积分别为3300多平方米(东池)及4600多平方米(西池),常年水位O.8~0.9米,池塘靠近外河,进出水方便。东池于5月中旬放养规格为3~3.5厘米的鱼种2000尾。西池于6月上旬放养规格为2~2.5厘米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养殖池塘建设1.面积与水深土池规格大小要求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为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氧气,面积5~10亩为宜,池塘深度1.5米,平常保持水位0.8~1米。坡度1∶(2.5~3)。2.土质与底质为保证养殖池塘常储水,要求土壤保水性好,池水透明度以40厘米左右为  相似文献   

17.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亩,养殖期间平均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20~30厘米之间,注排水方便,水量充足,水质良好;苗种下塘前20天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带水清塘,6月8日鱼苗下塘前7天,对全池泼洒牛粪500千克培育天然饵料。2.鱼种放养6月15日运回体长4厘米花&苗种2万尾,运回后按照1万尾/亩立即投入养殖池塘中,苗种投放时池塘水位控制在80厘米,7日后加深至1.5米。3.饲养管理(1)池塘培育阶段精细喂养:在池塘中搭建食台一个,在食台中进行投喂,根据花&鱼苗营养需要,在生长的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颗粒饲料,前期我们投喂粒径为0.7~1.0毫米、粗蛋白含量为4…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养殖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本场基地,1号、2号池面积均为10亩,东西走向,水深1.5~2.0米,池塘四周用1米×0.5米的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预制板下埋4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10亩塘配备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养殖对比试验。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试验时间从2005年3月12日至11月15日。2.试验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试验池1个,面积10亩,水深为2米,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增氧机两台。(2)网箱要求:20米2的网箱6个,并编号1#、2#、3#、4#、5#和6#。网箱的材料选择双向延边的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目2a=1.5、2.5、4.5厘米,网箱规格为4米×5米×2.5米的敞口式五面体网箱,为适应水…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源、交通便利、电力配套。池塘面积为12亩,水深为1.5~2.0米,池埂坚实,池底平坦,淤泥为10厘米左右。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四周低20~30厘米、面积为50~60米2的洼坑,以便于成鱼捕捞。进排水口安装过滤拦鱼设施,防止鱼类外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