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以热带地区常见的12种柱花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了它们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部分柱花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盐处理浓度增高,发芽率一般呈下降趋势,但也有例外;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柱花草种子的适应情况不同,同一柱花草种子在萌发时对不同盐的适应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十二种柱花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热带地区常见的12种柱花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了它们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部分柱花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盐处理浓度增高,发芽率一般呈下降趋势,但也有例外;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柱花草种子的适应情况不同,同一柱花草种子在萌发时对不同盐的适应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杂交酸模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鲁梅克斯Rumex patientia × R. tianschanicus cv. Rumex和杂交酸模97-1种子在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钙3种盐不同浓度溶液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进行研究,观察其发芽率.结果表明,随盐处理浓度增高,发芽率一般呈下降趋势,但也有例外;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种子的适应情况不同;同一种子在萌发时对不同盐的适应情况也不同.通过对叶簇期耐盐能力进行研究,按照抗逆半衰减定义,该植物属中等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4种雀稗种子,以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各种雀稗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相对胚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处理对部分雀稗种子萌发、胚芽、胚根的生长和发芽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盐处理浓度增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胚芽、胚根的生长也受到抑制,但也有例外。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雀稗种子的适应情况不同,同一雀稗种子在萌发时对不同盐浓度的适应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4种雀稗种子,以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各种雀稗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相对胚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处理对部分雀稗种子萌发、胚芽、胚根的生长和发芽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盐处理浓度增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胚芽、胚根的生长也受到抑制,但也有例外.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雀稗种子的适应情况不同,同一雀稗种子在萌发时对不同盐浓度的适应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不同浓度的Na Cl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胁迫,并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盐胁迫影响苜蓿种子发芽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提升,苜蓿种子发芽的时间在延长,发芽率也在降低。当盐浓度为0 mmol/L~150 mmol/L时,低浓度盐分对苜蓿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盐浓度达到300 mmol/L时,高浓度盐反而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内模拟的盐分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 Cl盐溶液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中苜3号、中草3号和陇东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2%和0.4%)的盐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苗高抑制作用不显著,对幼根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0.8%和1.0%的Na Cl溶液处理下发芽率、0.6%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幼苗苗高和幼根生长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四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幼苗苗高、幼根生长量、耐盐半致死浓度四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苜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是中苜3号和中草3号,陇东苜蓿最弱。  相似文献   

8.
盐碱及变温条件对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个变温处理(10/20℃,15/25℃,20/30℃)、6个浓度盐处理(盐为NaCl,浓度为0、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和碱处理(碱为Na2CO3,浓度为0、5mmol/L、10mmol/L、15mmol/L、20mmol/L、25mmol/L)研究盐、碱以及盐碱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两种不同来源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均显著降低。低浓度盐、碱条件下,温度对花苜蓿种子发芽影响不显著;但在较高浓度的盐、碱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差异显著;最适发芽温度为15/25℃。随着盐浓度升高,花苜蓿种子胚根长度逐渐减小,但胚轴长度没有明显变化;在一定浓度Na2CO3胁迫下花苜蓿能正常发芽,当Na2CO3浓度为15mmol/L(pH=10.95)时,两种花苜蓿发芽率均高于60%。两种花苜蓿相比较,林下花苜蓿抗盐碱性高于草甸花苜蓿。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Na_2CO_3,NaHCO_3混合液对10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进行盐碱胁迫,研究不同胁迫浓度下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芽苗的生长情况,分析盐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30mmol·L~(-1))胁迫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苜蓿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苜蓿种子的抗盐性进行综合排序,由强到弱依次为:‘WL343HQ’‘WL903HQ’‘驯鹿’‘WL525HQ’‘肇东’‘赛特’‘标杆’‘惊喜’‘龙牧801’‘中苜1号’。  相似文献   

10.
对收集到的6种东北地区常见苜蓿品种(肇东、公农1号、敖汉、龙牧801、龙牧803及美国苜蓿王(Alfalfa King)进行了Na2CO3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在碱性盐的6种不同浓度梯度下,测定了6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及胚芽的相对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Na2CO3溶液胁迫苜蓿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0.002g/100mL,超过上述浓度水平对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抗坏血酸(AsA)和水杨酸(SA)丸衣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以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AsA(1、2、4、8 mmol·L-1)和SA(1、5、10、20 mmol·L-1)对紫花苜蓿种子拌种后进行丸衣处理(未丸衣种子为CK1,不做拌种处理的丸衣种子记为CK2),分析丸衣种子在NaCl胁迫下发芽特性的变化,以期获得能有效缓解紫花苜蓿种子盐胁迫效应的种子丸衣配方。结果表明,1.25%和1.50%的NaCl胁迫显著(P<0.05)降低了紫花苜蓿未丸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苗长和种苗重,延长了平均发芽时间。AsA在1.25%NaCl胁迫下缓解效果不明显,4 mmol·L-1AsA拌种后丸衣处理,能提高1.50%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种苗长。1 mmol·L-1SA拌种后丸衣处理,能提高1.50%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苗长,而20 mmol·L-1SA拌种后丸衣处理降低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说明AsA和SA丸衣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与其拌种浓度和NaCl胁迫浓度有关。本试验筛选出4 mmol·L-1AsA和1 mmol·L-1SA拌种丸衣配方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最优,该结果为AsA和SA丸衣应用于紫花苜蓿种子缓解NaCl胁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优质禾本科饲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对盐胁迫发芽响应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本研究以NaCl为盐胁迫处理液,设置4个胁迫浓度(50, 100, 200和400 mM)研究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 29, 34和39 d)羊草种子对盐胁迫的发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耐盐性,盛花期后39 d的羊草种子活力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复萌率以及总发芽率均优于其余3个发育时期的种子。另外,盐胁迫下未萌发的羊草种子复萌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羊草种子对高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策略,以休眠形式躲避不良环境,待土壤盐浓度降低时萌发出土。本研究可为羊草种子的发育与抗逆生理学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融雪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早熟禾(Poa annua L.)、紫羊茅(Festuca rubra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胁迫处理,研究融雪剂对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长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融雪剂胁迫下,除紫羊茅的发芽率在融雪剂浓度为3g(L-1时呈升高趋势外,其余草坪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融雪剂浓度的升高而下降。4种草坪植物种子的融雪剂耐受性大小为紫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早熟禾。  相似文献   

14.
Na2CO3胁迫对星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星星草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吸水量随着Na2CO3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但不同阶段吸水量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不同,第1阶段降低幅度较小,第3阶段则较大。盐浓度大小于2.75%时,星星草种萌发,吸水停滞于第2阶段。星星草种子吸涨初始时,膜透性较大,随着吸涨的进行,膜逐渐得以修复,Na2CO3胁迫的下,膜系统修复受阻,NaCO3浓度与膜透性正相关极其显著。发芽率和膜透性之间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玉萍  董雯  张鑫  杨茜  张峰 《草业学报》2012,21(1):213-219
以先华70和祁连白雪2个耐盐性不同的花椰菜品种为材料,在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1.5 mmol/L SA浸种预处理的花椰菜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ɑ-淀粉酶活性,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好;0.5~1.5 mmol/L SA处理的花椰菜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和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说明0.5~1.5 mmol/L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ɑ-淀粉酶活性,提高花椰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诱导花椰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性,减轻和缓解盐害,SA浓度超过2.0 mmol/L时对盐胁迫没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保留黏液和去除黏液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和模拟的干旱、盐胁迫处理,然后在最适萌发温度下进行萌发测试,旨在从种子生活力保持和萌发抗逆性角度阐释种子黏液对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保留黏液种子比去除黏液种子提前4 d发生萌发率的显著下降;与去除黏液种子相比,保留黏液种子萌发对水势的下降更为敏感,但其萌发率随水势下降的速率却相对缓慢;两种种子萌发在耐盐胁迫方面差异不大,仅在中等浓度盐溶液(75 mmol·L-1 NaCl)培养下,保留黏液种子的萌发速率显著高于去除黏液种子。总之,车前种子黏液物质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种子生活力的保持,加速其老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对轻微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盐分胁迫对高冰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高冰草种子在4种盐分NaCl、Na2SO4、Na2CO3、NaHCO3的8个不同浓度(0.2%、0.4%、0.6%、0.8%、1.0%、1.2%、1.4%、1.6%)的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分别观测其发芽情况,胚根和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高冰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耐盐顺序为Na2SO4>NaCl>NaHCO3>Na2CO3。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刚果臂形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均降低,质膜透性增加,形态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是刚果臂形草自身为抵御外界不良盐滞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